快捷导航

审慎:让培训更具互联网思维的12个建议

[复制链接]
查看: 85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5: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他们想活,他们想生活的更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我看到这样的人,就算他们麻木了,认命了。我也不会嘲笑他们,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最近“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很热的词,可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似乎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的理解,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思想的,更创新地重组工作要素、更关注用户体验、让用户成为中心。

最近“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很热的词,可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似乎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的理解,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思想的,更创新地重组工作要素、更关注用户体验、让用户成为中心。

培训是企业一个传统的职能,选老师、选课程、组织培训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人才发展需要。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我们的培训呢?结合笔者自己的管理实践,谈谈一些方法。

一、用电子问卷系统,改进我们的需求调查和讲师评价。传统的发问卷的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学员觉得繁琐,糊弄了事。通过电子问卷的形式,可以用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问题,让学员通过简单地按按钮、投票等方式,完成这项工作。而且,这样的形式容易引起学员的兴趣,让学员有全新的感觉。

电子问卷,建议与二维码、手机端结合使用。把电子问卷的地址生产二维码,然后然学员用智能手机扫二维码进入手机浏览器填写问卷。问卷提交后,后台的结果可以实时显示出来,节省了统计数据的大量时间、人力。

二、用微信群建立学员间的交流平台。我们都知道,培训一方面要解决知识传授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解决学员间交流的问题。现在的微信已经非常普遍,通过微信群可以让学员随时随地的交流。提醒出勤、提醒作业,组织活动等方面,减少了很多“管”的色彩,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让学员接受。

三、通过通讯软件(YY、多贝或QQ视频)解决外地讲师试讲的问题。从课程品质的角度出发,所有内部课程都必须经过试讲。如果有讲师在外地工作,我们必须想办法找到一种尽量能有交互感的试讲方式。传统的电话会议,是一种方式。但其实,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多贝,可以显示PPT课件,也可以互动讨论,基本达到了试讲的需求。当然,视频会议系统,如果硬件条件允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四、让学员用“淘点点”订餐吧。培训组织者都面临过这样的难题,无论定什么样的餐,都会有学员不满意。那么,索性把选择权还给学员吧。把餐标确定好,学员自己可以通过“淘点点”定好餐,由工作人员统一买单。这样,学员满意,组织者省事儿,何乐不为?

五、视频直播、录播软件。是否遇到过有学员在外地因公无法参加培训的情况?是否面临着培训后转换视频然后上传的繁琐?其实,只要用对工具,这些都可迎刃而解。现在市面有很多直播系统,可以实现视频、PPT、互动提问的功能,而且录制的课程,自动实现了分章节。是不是很方便?

六、培训产品电子化。作为企业知识管理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倡导培训项目要生产知识,要形成知识产品。作为培训管理者,我们一定要把培训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出来,形成从课程大纲、课件、讲师讲义、学员手册到课程视频、研讨观点、分享案例等的一些列产品。同时,要通过电子化的方式,使知识能够有效流转。

七、把累人的设计工作外包给“威客”们吧。成熟的企业大学,培训项目设计一定少不了设计(平面、视频)。可以说,设计已经成为了让培训项目更具吸引力的一种推广手段。也许你的团队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设计,那么,就尝试外包给“威客”吧。也许算算帐,要比为此加个编制划算很多哦。更重要的是,集思广益的智慧,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八、把工作“众包“给班委会吧。“众包”是最基本的互联网思维,让有能力的人承担相应的工作,最大化效率。其实培训组织过程也是如此。学员考勤可以让生活委员做,课间活动可以由文体委员组织,学员作业可以由学习委员跟进,甚至学员评价也可以由班委组织。只要班委会的产生是民主、公平的,我们就会发现,班委会“自治”其实是最优的培训实施模式。

九、“小黑屋”式的课程集中开发。IT圈有个做法,当要开发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会把几个工程师封闭集中工作,排除外界干扰。其实,企业内部在开发课程时,我也非常推荐这种集中讲师、集中备课、集中批课的模式。笔者自己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讲师开发过程,集中封闭开发,是目前大家公认的课程质量最高的方法。

十、让学员选择想上的课程,让学员生产课程的主体内容。传统的培训,组织者定好培养内容,学员只能被动接受。从实践看,不是学员真正需要的内容,学员的学习效果一定不理想。笔者的实践中,在培养项目中开放了一部分模块,尝试让学员选择课程,选择讲师。从学员反馈看,这部分的满意度均值确实要高出一截。另外,在培训项目设计上,要有Q&A这样的环节,既可以通过万达学院同行们的“能量集市”模式,也可以通过笔者实践的“问答接龙”模式,让学员参与进来。

十一、为优秀学员点“赞”。培训中,学员评价一直是重点和难点。笔者的实践中,学员评价由讲师、课程项目经理(领域专家)、HR组织发展(干部管理)、企业大学这四部分成员构成。每个学员的照片和信息提前录入到pad,所有观察者在培训过程中,可随时对表现突出的学员点“赞”。同时,可以通过评论的形式添加评语。整个过程,只有观察者可见。最后汇集各方意见,可以得出相对客观的学员评价。

十二,培训中应用精益创业的思想。精益创业三大法宝:“最小可用品”、“客户反馈”、“快速迭代”。其实培训项目的不断升级完善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从一个点开始,尝试新的项目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倾听客户的反馈。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升级我们的项目设计。其实,前面十条建议,也许都可以成为大家精益做培训的一些参考。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的前公司,微信群名字就是一个90后Hr取的,叫金粉世家。老板姓金。我是发工资后一天提的离职。群里正好在约发工资后去哪happy。我说我就不去了,一个要离职的人,不去扫大家的兴。这位90Hr开始走油腻腔,说什么只要一天还是同事,就是大家庭的一员。金爸爸会在聚会上发红包,抢个红包再走。本80后说了句,我没那么多爹,就退群了。80后,不是为了那点臭钱,也普遍不讨好领导。90后,如果能给够臭钱,讨好领导起来有创意得多。如果90后,都普遍不讨好领导了。说明90后,普遍钱没给够。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23: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业务部门为什么缺乏狼性和战斗力?源自缺乏绩效目标的激励。天底下没有懒惰的人,只有缺乏足够动力的人。企业要用未来的目标激励现在的员工,用市场创造的财富激励自己的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5 00: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04: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命是让一个企业知道为什么而做,愿景是让一个企业知道未来做成什么样,核心价值观就是让一个企业知道用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来做。要让一群人发出同一个声音,只有一条路——统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07: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者的策略在于增加自己的时间,通常是借由缩小或尽快解决下属占用的时间比例,亦即消除“往上指派的工作”(upward delegation),这样他们就可以运用额外的时间,妥善处理老板与组织交付的任务。通常,当下属向上司求救时,他所寻找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解决问题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16: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有一个使命,我们必须重塑传统文化,强调新的儒学精神,树立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新的文明礼仪形象,中国梦中国不仅仅成为经济大国,还要成为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文明礼仪大国、世界文化大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受到世界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应有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