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发现:领导者要提升倾听与发问能力

[复制链接]
查看: 91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4: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利用你的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温柔、同理心,激发你的内疚、疯狂、歇斯底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员工福利:缴纳五险, 月休4,法定假日,按时发薪;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写成员工福利?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接接电话的。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提升倾听能力非常重要!美国CNN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莱瑞·金(Larry King)一语道破天机:“我从来就没有在说话的过程中学到过知识。”企业领导们应该从中有所感悟。

倾听能力是企业领导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训练技巧中最重要的工具。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可以使同事、下属或上级乐意讲述甚至倾诉,令对话持续不断,有利消除隔阂、减少误会。倾听还可以了解上司、同事与下属的感受、观点与需要。可惜很多人不懂其中真味,喜欢多说而少听,甚至有些所谓企业领导,说起来喋喋不休,听起来充耳不闻,因此影响沟通质量,造成人际关系缺撼和诸多损失。

企业领导提升倾听能力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注意倾听时的身体姿态。谈话时要面向谈话者,不要背对着他们,切忌:抱臂、翘二郎腿或靠在椅背上,显示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采用开放的姿态,上身微微前倾,以表示愿意接近,同时保持目光接触,以真诚、信任、鼓励、期待、嘉许和专注、理解的眼神去注视被教练者。

二要注意沟通场所,尽量不要隔着老板台作沟通,而是选择比较中立、有人情味的场所进行。

三要注意倾听态度,在倾听时要传达出接纳的态度,让员工或下属感受到你能理解他的感受,接受他的看法,从而引发员工或下属自我认识,自我启发,思考更多达成目标的有效方法,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树立“方法总比问题多”的坚定信念。

此外,企业领导人在倾听过程中还要注意,善用眼睛去观察员工或下属的面部表情、神态,留意他们讲话时的语调、情绪与动机,通过了解非语言信息来掌握对方的真实想法;同时要适当提问,通过提问使听来的不完整信息更完整,通过提问,了解事实真相,达到最佳效果;注意提问时要尽量客观中立,不要太强势,不使对方有压迫感。

还要真心回应,包括点头表示理解、复述确认重点等,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尊重并接纳员工或下属的意见,使双向沟通有效进行,使员工或下属觉得受到关注和被尊重,从而更愿意讲心里话,继而与企业共同分担重任、分享快乐,有效解决问题,改善关系,提升品绩力。

倾听能力是企业领导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训练技巧中最重要的工具。但是,为了使双向沟通有效进行,还要善于发问!接下来将着重讨论怎样发问。

发问,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挖掘自我潜力,发现他的盲点所在。

发问是自古以来圣贤们所采用的一贯做法,只有会问才能了解到问题的实质,只有会问才能看到更多的事实。企业领导人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善于发问。

世界顶尖的NLP潜能激发教练安东尼·罗宾是很多世界级名人的心理教练。他的发问技术是一流的。在他已经出版的《唤醒你心中的巨人》一书中,几乎全篇都用发问来引导读者,无怪乎他说,所谓的“成功的人生”就是“问自己一个更好的问题”;问对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

为什么企业领导人要发问?发问什么?怎么发问?

企业领导人的发问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发问,问的是和下属或员工的目标有关系的、有帮助的问题。有人说:“企业领导人就是帮助下属或员工如何去问他自己。”另外,通过企业领导人的不同角度的发问,帮助下属或员工发现自己的盲点。这也是企业领导人的最大价值之一。

美国著名的领导力专家隆纳·海非斯说:“好的领导是问正确的问题。”好的发问本身就是洞察力的一部分。

调查数据显示,企业中执行效果不佳,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原因是因为任务接受者与任务发布者对于任务的理解不一致,而且各自认为对任务的理解是准确的。

通过发问可以了解员工对事情的理解、做事的方式、对工作任务的态度与处理模式,只有知道员工真实想法,才有可能达到高效管理效果。而只有在基于事实与真相基础上的决策才是正确的决策。否则,只凭别人所说、所汇报,就不能从更深、更宽、更广的层面来了解问题,这样做出的决策,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先生深谙发问的奥妙,他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法”为他的有效决策做出了非常人所能想到的贡献。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小细节上吧!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就是创业起步的企业,最后因为政策行情,接不到项目,无奈倒闭。因为人少,老板人很好,在工作上都亲自教学指导。11年开始,包住宿,租了个小区房,一个月2000多,老板偶尔会去宿舍看望我们3人。看到我买了新家电,洗衣机那些。。第一句话就是“开发票没?拿回来报销”,这种细节还是很收买人心的。公司倒闭半年,我在新东家上班3个月,老板打电话说给我转账,因为有个项目回款了,大家都按规则分一点!老板当时是在读博士,后来考了公务员,相妻教子去了。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12: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企业家的孩子不愿继承家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个很好的技术工老师傅,他虽然不是你的家里人,但你企业里的人,对企业非常了解,他们有理论和实践加上在企业干了很长时间,多易他们是理想的传承人。所以你要好好对待员工,帮助他们进修,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对身份的认同感与企业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8: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润并不比人重要,人也不应该被简化为统计数字的工具。企业可以成为推动进步的巨大杠杆,但必须明确知道进步不能只包含企业主的利润,还需要打下哲学的基础——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8: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一个好企业的,好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最后我终于找到的标准,我们要做一个百年老店探索者,要有一个永恒的创新,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上要兼听信,跟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文化,包括使命定位的准确性都重要,使命并不是挂在墙上看的,而是习惯,企业文化具备真正的核心力,偷不去,买不到,带不走,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成员通过担负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尊重,并对别人的表现抱有较高的期待。虽然听起来缺乏理论依据,但实际上,要保持团队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事间相互施加压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例如不再需要那么多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等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害怕辜负同事的期望,这比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更能够促使成员们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3: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产品强调个性化的智能定制,所以一定要在前端有捕捉用户个性化数据的品牌,这样才能满足每一位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要找到用户需要的突破口,这样才能从“我们”的时代进入“我”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