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更夸张,之前去一家公司,那边职位说是“影视招投”,其实就是让你装白富美,然后去骗那种有钱的老头子,跟他聊骚,骗他投钱,最恐怖的是,公司里真有一个女的装那个白富美,然后其他员工聊到约见面,就会让那个“白富美”去,而且这种一套下来,骗到的钱基本都是六位数,还美其名曰这是线上线下配合的o2o模式[囧],真的恐怖。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其实,弱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客观存在,只不过作为成功人士,我们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优势训练上,通常选择隐瞒或者绕开这些弱项。出于天性,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尽量避免提到自己遭遇的失败。
没错,这确实是通往成功的常见途径。了解自己的弱点,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更是一种非常睿智而且值得践行的良好习惯。自身的优势能够切实帮助自己到达理想化境地,但如果无法全面了解自身的弱点,那么维持长久的成功就只能是痴人说梦。
从这里开始,我也在思考自己都存在着哪些最明显、最致命的弱点。与很多朋友一样,我在做决定时往往表现得很犹豫(有位朋友曾经评价称,我这个人会非常谨慎地考虑问题,而后再以过度谨慎的状态想的更多)。我确实非常不喜欢承担风险,而且常常很难在与他人的接触或者交流中,让对方透彻的了解自己的想法。
单纯了解自身弱点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确实让我有机会认真考虑自己的过失,并在日常工作中避免。举例来说,我现在开始学着加快自己的决策速度,尽力去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宝贵机遇。
各位读者朋友呢,您身上存在着哪些可能带来严重影响的弱点?我知道,我们不该过度深陷于自身的弱势或者将其显露在其他人面前,但为了真正完善自身、我们不妨拿出点时间认真审视自己。回顾以前那些令人难忘的惨痛教训,并考虑这些状况给我们的职业生涯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1.想出5件没能按照既定思路进行的事情。
不妨把它们写在纸上,接下来问自己:这些事情当中是否存在共性?是否是自身的弱点导致的?
2.导致事情偏离正轨的理由,是否有些似曾相识?
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是很常见的,您是否遇到过不断重复出现的、由于自身弱点所造成的不利结果?
3.如何才能让情况出现转机?
如果大家身上不存在这些弱点,或者是成功将其克服掉,情况又会有哪些不同?在这一前提下,原本消极的结果是否会转变,并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就我个人而言,有好几次如果自己能马上拿起电话、以坦诚的态度解释一切,那么事情本来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4.克服弱点,你能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帮助?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一大问题在于,喜欢在面对冲突时保持沉默。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我喜欢会通过邮件与两位成员进行交流,这两位睿智而且愿意勇敢提出反对意见,我很欣赏他们的果敢。
我发出的邮件其实很简单,只是邀请他们提意见,并请求他们在发现我的工作出现偏差时及时做出提醒。这两位都充分完成了任务,而且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建议。坦诚地讲,他们真的帮我避免了很多严重的失误。
必须记住的一个重点在于:大家可以要求自己的同事、合作伙伴针对这些弱点伸出援手,获取援助是一种完全合理而非常有效的应对方法,足以支持大家克服弱点。
5.这些弱点到底是怎么来的?
每个人弱点的形成都有着复杂的综合性因素。以我自己为例,我父母亲工作都很忙,而且我父亲更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不擅长交际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并尽可能通过书面方式表达感受,这一点直到今天还深深影响着我。
正因如此,我更乐于向交流对象发送电子邮件、短信、微博评论甚至是寄出一张明信片,而不愿直接给对方打个电话。我总会觉得他们正在忙自己的事,而我的贸然来电可能会打扰到他们。
6.如果能够克服弱点,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信大家都清楚,放弃不必要的思维过程以及对于失败状况的假设到底有多困难。我就尝试过。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抓住更多机会、并以更积极的态度与交流对象面谈,自己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与现在相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实在是项艰巨的挑战,因为我失败的次数要远高于我成功的次数。不过换成这种以成功为出发点的考量方式,我会更有动力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反思。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小细节上吧!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就是创业起步的企业,最后因为政策行情,接不到项目,无奈倒闭。因为人少,老板人很好,在工作上都亲自教学指导。11年开始,包住宿,租了个小区房,一个月2000多,老板偶尔会去宿舍看望我们3人。看到我买了新家电,洗衣机那些。。第一句话就是“开发票没?拿回来报销”,这种细节还是很收买人心的。公司倒闭半年,我在新东家上班3个月,老板打电话说给我转账,因为有个项目回款了,大家都按规则分一点!老板当时是在读博士,后来考了公务员,相妻教子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