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战略在西方标准管理学里叫战略管理。什么叫战略?在中国文化里,战略指的是你在做事以前,想想这件事怎么做。“战”是指怎么打仗。“略”就是粗略看看的意思。战略管理主要指是领导者如何管理好企业,战略思维不同于战略管理,是指领导者如何有效地管理员工。
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用“眼高手低”来阐述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战略思维。“眼高”是领导者要看清企业战略的方向性问题:“手低”则是指领导者要有好的执行能力。
领导者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具备长远的眼光。在中国,表扬领导者的最高表扬就是这个领导有眼光。那么如何做一个“眼高”的领导者呢?
一个“眼高”的领导者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有见识。好男儿志在四方,年轻人就要到处闯一闯,扩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般友;
第二、重视学识。自己不会做的要向别人请教,不仅要模仿别人的东西,还要积极创新自己的东西。
第三、要有胆识。中国文化的教育是做顺民,要求大多数人听话,因此想成大事的人一定要摆脱这种顺民文化。一般能做英雄的都是违反规则的人。
当领导者具备“眼高”的能力之后,是否就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呢?当然不是!领导者还要具备“手低”的能力。
中国人一般用“头儿”形容单位上的领导,标准的叫法叫“一把手”。这三个字代表着中国人对管理的认识,因此,中国人的执行能力都体现在“手”上。那么领导者要如何“手低”呢?
中国人做领导者,要用手的五个部位。
第一、用一个手指头。领导下部门巡查的时候,部下通常都会说,“领导,请您给我指点指点”。因此中国人用一个手指头是叫指点,做领导的要学会指导部下。
第二、用两个手指头,代表批评。在中国文化中,如果对一个人很好的话,就很少对他笑,都是非常严厉地批评他。你越批评他,代表你对他越好。大家都认为指出你缺点的人是好朋友,表扬你的人则是坏朋友。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恰恰相反,西方文化推崇赞美。所以做一个好的领导最好的标准就是批评员工和表扬员工要结合起来,收放自如。
第三、用三个手指头的时候则是叫拿捏。拿捏得当意味着你的决策是正确的决策。
第四、用五个手指头。在中国做领导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最后还是没有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被压在五指山下,因此做领导者要有非常强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第五、用手掌。你把手握起来叫把握,把手伸开叫掌控。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掌控部门的局面。做领导者,手腕不能轻易用,因为轻易用就叫“耍手腕”。手腕要用的时候,一定要用的彻底。
因此,领导者要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往远处看,往高处看,从低处着手,做个“眼高手低”的人,进而修炼自己的领导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小细节上吧!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就是创业起步的企业,最后因为政策行情,接不到项目,无奈倒闭。因为人少,老板人很好,在工作上都亲自教学指导。11年开始,包住宿,租了个小区房,一个月2000多,老板偶尔会去宿舍看望我们3人。看到我买了新家电,洗衣机那些。。第一句话就是“开发票没?拿回来报销”,这种细节还是很收买人心的。公司倒闭半年,我在新东家上班3个月,老板打电话说给我转账,因为有个项目回款了,大家都按规则分一点!老板当时是在读博士,后来考了公务员,相妻教子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