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如何管理好手下的员工是一个世界型的难题,你必须严厉又不失公允,能与员工打成一片,但又不要太不分上下。在商务工作环境中,领导需要表现的像一个政治家那样运筹帷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由最优秀的员工通过优秀的工作表现提拔上来的,而
如何管理好手下的员工是一个世界型的难题,你必须严厉又不失公允,能与员工打成一片,但又不要太不分上下。在商务工作环境中,领导需要表现的像一个政治家那样运筹帷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由最优秀的员工通过优秀的工作表现提拔上来的,而这样成长起来的领导人才可能带领企业或者部门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老一代那种阶级泾渭分明的管理方式和现在年轻人期望的一个相对平等的方式完全不一样。现阶段,这两种方式都还处於应用阶段,要想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也是一个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不一样,有些人希望能尽快做到公司高层;有些人希望学习新的技能;有些希望在工作的同时又能享受生活。领导的职能就是从整体战略的角度出发,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找出每个人对应的岗位,在知人善任的同时又能达成每个人的职业目标。这是一个很简单但经常被人忽视的管理方式。
要想取得管理上的成功,需要在保证沟通良好的前提下,还具备四个基本要素:目标设置;绩效管理;奖惩制度;复核评估。一旦目标确立,领导的职责就是带领所有的员工去完成这个目标。但是如果不幸失败了,也不应该追究某一个员工的责任,而是应该根据事先制定的清晰的战略规划来扭转乾坤。当然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也需要根据绩效管理机制来调整一些人的职责或者裁掉一些不合适的员工。但在此之前,必须保证这个机制是一视同仁并且在事前与所有人达成共识。任务评估对领导和员工来说都一样是有压力的,但是如果流程在最初就被确立了,执行起来也就简单的多了。
以上所说的4点都很重要,但如果非要挑出一个最重要的,我觉得是还是奖惩制度中的奖励。对员工来说,比起完成工作的个人成就感,公开得到领导的称赞更能让员工得到满足;而对领导而言,有的时候甚至要对没有对完成目标的员工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希望有些时候我的员工能告诉我,这个任务我暂时做不了,但是我可以通过学习或者在别人的协助下来完成。这点我们必须向西方国家学习,一味的死撑并不一定能带来很好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4点是一个长期坚持沟通的工作,就像任何一个工作如果不坚持是不可能完成或者取得好的效果的。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如果没有得到适当晋升,或者没有适当的奖惩,那么作为一个领导是不可能得到员工的尊重的,实际工作中的执行能力也肯定要大打折扣。
中国现在正处於一个高级人才短缺的时代,各个行业都有一些鱼目混珠的管理人员,他们终有一天会被真正的人才取代。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我的个人理解,是把公司从各个方面做的更专业。大家知道,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都在向日本老板取经,学习什么呢?日本的员工很大部分都会在一家公司一直做到退休。中国老板都想知道日本的经营者们是如何把企业做到如此有员工归属感的。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如果仅按照工资高、公司规模大这样的普通标准来看的话,那日本的企业岂不个个是丰田、索尼喽?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经营,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对员工薪酬、福利、工作专业度匹配等等方面的建设。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做起的。正如同年轻人不能只追求高工资而不合理规划职业道路一样,小企业的经营者也不能只把效益当做唯一标准,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合理运营,完善制度上。当一切都努力做到最好时,企业也会取得更大的成绩,长久经营、人员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