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新快报讯 南民,年仅37岁,又一个如日中天的浙商富豪因健康原因英年早逝,人们的第一感叹几乎都是“又一个王均瑶”。2004年底,对温州地区87名著名企业家的一次健康体检发现,按WHO的标准,完全意义上的健康者几无一例。
新快报讯 南民,年仅37岁,又一个如日中天的浙商富豪因健康原因英年早逝,人们的第一感叹几乎都是“又一个王均瑶”。2004年底,对温州地区87名著名企业家的一次健康体检发现,按WHO的标准,完全意义上的健康者几无一例。
在熟悉浙商的人士看来,“太少休息和放松,事业心太强”,也许是这一代民营企业家的“通病”。经历了第一桶金的积累,民企开始第二次创业,行业竞争压力巨大。“不进则退,这使得很多企业家紧绷神经。”“不少民营企业家只顾埋头创造财富,等到花开结果时却可能无法享受了。”
临近原本喜庆的春节,上海浙江商会秘书长陈康汉昨日下午却要召开一次沉重的新闻发布会:2006年1月21日,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撒手人寰,年仅37岁。
在富豪遍地的浙商圈子里,南民算是一个人物:2005年胡润富豪榜第351名,身家约5亿元。对于其突然病逝,人们的第一感叹几乎都是“又一个王均瑶”。1年多前,南民的老乡、中国企业界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在事业如日中天、人生黄金时段38岁时,因患肠癌英年早逝。
“正处于二次创业中的民营企业家,承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对于浙商群体里的“早逝”现象,陈康汉这样评价:“不少民营企业家只顾埋头创造财富,等到花开结果时却可能无法享受了。”
事实上,除了外部环境外,这种情况与民营企业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有关。记者认识的诸多温州商人,多少都带有“事业狂”的特征。在商业氛围浓厚的温州,事业和财富能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这也促使“事业”成为多数温商的价值取向。在生意场上打拼,则少了一份生活的潇洒,工作之余常常喝酒、唱K等。尤其是前者往往成为习惯。
陈康汉表示,近年来“倒下”多个浙商,敲响了健康警钟。2005年初,上海浙江商会成立健康管理中心,为企业家作健康检查,当时就有一位企业家被查出患上中期肝癌。“上周浙江商会会长郭广昌在视察中发电气后,特别提出企业家要注重疾病的预防。”陈康汉强调道。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不是自己开公司,在管理公司下属的一个公司。从公司无到有全程负责到现在运行,所有公司管理按独立公司运作,也类似自己创业开公司。公司是做商业和办公酒店运营的,管了几十万方物业。较大的预见不足的成本:1.税,各种税,不同的合作模式或不同开票,税差别大。2.保险,经营场所,为防止风险,各种保险加加总额就上去了,每年都有。3.关系维护,物业运营和各个部门都有联系,部门多,量大。4.沟通成本,独立公司运作,对内对外沟通成本,不同体制公司语境不一样。5.招聘成本,找到合适的人难,没有合适的就会影响效率,耽误接新业务,机会成本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