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冒失: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跨越S曲线

[复制链接]
查看: 102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4: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不管曾经多么辉煌的业务,都迟早会丧失成长空间。面对这一令人不快的现实,公司不得不周期性地进行业务重塑。这种自我延续的能力,也就是从业务成熟的阶段跳跃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能力,正是区分卓越绩效企业与昙花一现之流的关键。

不管曾经多么辉煌的业务,都迟早会丧失成长空间。面对这一令人不快的现实,公司不得不周期性地进行业务重塑。这种自我延续的能力,也就是从业务成熟的阶段跳跃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能力,正是区分卓越绩效企业与昙花一现之流的关键。

企业为何陷入停滞?对此,业界的解释五花八门,比如无法坚守核心(或者坚守得太久),执行力出了问题,对消费者的品位判断有误,或是片面追求加大规模而陷入不健康的发展。这些解释的共同之处是企业的停滞源于未能修正公司运营中明显运作失灵的环节。

我们利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研究了高绩效企业的本质所在,并认识到现有的解释所忽略的一个重点:企业花费大量精力延伸现有业务线(即财务S曲线:一项业务成功问世后,销售首先缓慢上升,然后激增,最后逐渐变缓的过程),而未能投入足够精力,为创建成功的新业务打下基础。

正因如此,这些公司在市场开始萎缩时只有招架之功。研究表明,能够成功进行业务重塑的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不局限于财务S曲线,还关注三条隐藏的但是至关重要的S曲线,并对其善加管理。它们知道如何跟踪行业内的竞争基础,更新自身能力,并且储备充足的人才供给。从根本上说,它们摒弃了传统的经营智慧,深谙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要想为开启新业务的S曲线做出准备,管理者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隐藏的竞争曲线

早在一项业务达到收入的顶峰之前,竞争基础就已不再适用。以手机行业为例,不论是对手机制造商还是服务运营商,行业的竞争经历了多番变化,竞争基础由价格转变为信号覆盖,再到服务价值,最后到设计、品牌与应用程序。第一条隐藏的S曲线追溯了竞争基础在某一领域转移的过程。即便此时现有业务还未到达顶峰,高绩效企业也能通过这一方法准确分析顾客需求,从而判断出行业的下一个竞争点。

隐藏的能力曲线

在打造明星产品,推动财务S曲线攀升的同时,高绩效企业无一例外地创建了差异化能力。这方面不乏杰出案例:戴尔以其PC直销模式着称;沃尔玛以其独特的供应链闻名;丰田不仅掌握精益生产模式,更拥有强大的工程设计能力。但是,能力的差异性很可能像竞争基础一样转瞬即逝。因此,为了顺利跳跃能力的S曲线,管理者需要大量投入在新能力的开发上。但是,企业管理者总是后知后觉,在发现能力曲线到达尽头时已丧失战机。

隐藏的人才曲线

公司往往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保留重视不足。当原有业务运转顺利,但还未达到顶峰的时候,这些人才拥有推动新业务的能力与远见。此时,已经处于学习曲线末端的企业认为运营应当精简再精简,因此,为了提升利润,他们会裁减人员,或者减少人力培训的投入。这种做法对企业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它很可能驱赶大批有用之才,而他们正是重塑业务的主力军。

在业务衰退时,即便最出色的组织也会变得脆弱不堪。事实上,即使在经济形势最乐观的时候,企业也会不时遭遇威胁,包括虎视眈眈的新竞争者、更新换代的技术或者行业与公司的自然衰退。在面对一切挑战时,企业可根据三条隐藏的S曲线,分别管理好竞争基础、能力的差异性以及人才储备。只有进行这样的自我管理,企业才能在重塑业务时抢占有利地位,从而相对轻松地跳跃到下一条S曲线。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做餐饮的,小门小户,强答一波。1、电费,第一个月电费5800,要知道我门店才60平哦。后来才知道,物管的电费按1.8元每度收的。2、外卖平台收费。饿了么平台扣点15%,美团平台扣点18%!!扣的都是利润啊,所以外卖现在不好做了…。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不是领导,管理是让一个系统正常运行,帮助你完成你知道如何完成的事。而领导是建立新系统,或者改变旧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1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中最厉害的武器】奖惩是执行中最锋利的双刃剑:1、奖要舍得,罚要狠心,奖要奖的心花怒放,罚要罚得心惊胆颤;2、奖励一人一次引发多人多次做出重复贡献,惩罚一人一次避免多人多次重复损失;3、奖励要阶梯上升,让人的动力源源不断;惩罚要一步到位,罚的够狠避免得才更加彻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2: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的管理者最终都会发现,工作职权既不是管理的核心——它不是让他们成为管理者的关键,也不是影响别人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工作职权只是一种效果有限的影响力来源,仅仅依靠职权,无法做到让下属全心投入,让管辖权以外的人与自己充分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7: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命是让一个企业知道为什么而做,愿景是让一个企业知道未来做成什么样,核心价值观就是让一个企业知道用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来做。要让一群人发出同一个声音,只有一条路——统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00: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产品强调个性化的智能定制,所以一定要在前端有捕捉用户个性化数据的品牌,这样才能满足每一位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要找到用户需要的突破口,这样才能从“我们”的时代进入“我”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