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慎重:东部中小企业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查看: 927|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4: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家安徽滁州市全椒县的!一个小县城!房价6000+现在每个月房贷3000!自己吃喝和朋友社交1000~1500!还有亲戚朋友结婚乱七八糟的上份子这样的花销每个月要预留1000左右!现在还没小孩,还没结婚!这笔开销还没算上!我这县城厂工工人平均在4500到5000左右!真的生病都不敢生!我不知道有些人评论真的低能!不食人间烟火吗?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东部地区的中低端制造企业正在遭受煎熬,他们战战兢兢地踏上转型之旅。若干年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成为炮灰,一些人将腰缠万贯,一些人将成为实业资本家,这些中国商人们的命运,将随着中国实体经济转型与证券市场扩容而起伏。

今年2月底,笔者到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高等教育继续学院讲一天课,在座的都是资产千万元的中小企业主,从事的行业包括食品、鞋袜、印刷、IT、物流等,基本反映了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情况。

在去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些中小企业去年成本上升很快,日子不好过,测算大约上升了30%左右。询问的结果却让人吃惊:去年企业平均成本上升50%到60%。具体构成是:人力成本上升30%左右,原材料成本上升20%到30%,很多企业已经难以为继。这并不是特例,去年底在浙江等地听到纺织等行业的企业主诉苦,他们的产品竞争激烈,成本上升却难以提价,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东部的中低端制造企业有三条路可以走。

第一,毫不迟疑地跟随富士康的脚步去中西部,继续在低成本制造的温床上流连。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告诉笔者,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已经不比东部地区差,甚至一些政策比东部地区更加灵活。

第二,在当地提升产品,从中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企业主已经通过机器取代人、通过减少员工、提升效率的办法,想方设法度过难关。在内地市场较有销路的企业,如广东佛山、福建晋江的企业,日子要比纯粹的代工企业好过得多,其中的国内一二线制造企业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第三,从实业家向实业资本家转型。大约从前年开始,笔者在东部地区接到的企业家名片,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兼具某某公司董事长与某某公司合伙人的身份,他们如同“蝙蝠侠”在虚拟与实体经济间游刃有余,事实上,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早已走了蝙蝠侠之路。时至今日,东部大大小小的企业主们已经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资本与货币市场,投资领域五花八门,从股权投资、证券市场二级市场投资到黄金期货、艺术品收藏,应有尽有。

实业家大规模向实业资本家的过度,说明中国新的财富生成方式已经开启,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财富分配的重要时期。

实业家向实业资本家的转型是压力下的娇艳之花,是全球与中国货币大爆炸的必然后果。中国商人们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胜利大逃亡,与货币发行量的十年急剧扩张期同步,从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兴盛开始。

财富效应让人欲罢不能。在这一时期,以往没有市场定价的资产通过资本货币市场得到了溢价,国资重新估值、矿产重新定价让财富坐上了火箭,估值过程无不打上了资本市场的烙印。中国M2在过去十年上升了4.36倍,中国的M2与GDP之比位居全球第一,而中国却奇迹般地没有发生恶性通胀,就是资本货币市场发展的结果。

实体经济产生的财富通过资本货币市场几何级数放大,制度漏洞使财富分配显失公平,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差距急剧加大。只要看三个例子就可见一斑。

2010年,ST威达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以现有全部资产与银都矿业62.96%股权进行置换,置入资产的净资产溢价为何高达21倍,引起资本市场疯狂追涨。而2008年吉林制药一度要注入的钾肥资产,竟然溢价100倍以上,让人目瞪口呆。最新的例证是,上海徐家汇(002561,股吧)商城上市,批量制造千万与亿万富翁,这些人凭借在上海商业领域的关系,以零成本获得了平均上亿元的天量财富。

在资本市场,净资产注入最低的溢价也达到1.5倍左右,只要注入资源就有财富滚滚而来,谁还会安心从事实体企业?这些股权投资或者资产溢价所生成的财富受到保护,个人股权投资者一度不必纳税,旱涝保收,制度成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帮凶。

十二五期间,证券市场的股权投资趋势只会加剧不会减缓。

试图阻止实业家向实业资本家转变是不现实的,未来全球与中国的货币市场资金仍将充裕,我们看不到货币要自我停止的迹象。这就意味着,实体经济收益将永远赶不上虚拟经济收益,美国也好、中国也好,第一流的头脑都浸淫在资本货币市场中。

实体经济的转型需要实体资本家的投资。早期出现的温州炒房团几乎与2003年中国房地产的彻底市场化同步,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民间资金无法正确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而转入到虚拟经济获得财产性收入。这说明将近十年前,中国的实体资金配置已经出现低效现象,而现在,通过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资金主导者与产业主导者合为一体。政府显然乐见其成,不断推出创业板与三板市场,引导资金进入证券市场。

金融危机后开启的财富转移之门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恶劣的方向是,通过证券的一二三级市场吸纳民间资金,最后被国资以及权贵资本纳入囊中,实业家辛辛苦苦几十年创造的财富全部涌入证券市场,被消泯于无形。在今天的中国,执着于制造业、不偷税漏税还能够发展壮大的企业如凤毛麟角。截止2010年,每年30%以上的房地产收益使实体经济企业难以望其项背,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属性不改革,中国最终将只剩下两个行业,房地产行业和为房地产配套的行业;中国只剩下一桩大宗投资品,就是房地产。如果中国风险投资中的特殊阶层不受限制,那么,中国商人、中国民众前二十年积累的财富,将会成为特殊资本的猎物,他们以合法的方式侵吞上市资产,吞食得极为潇洒。

比较好的方向是,证券市场建立公平而透明的机制,抑制一二级市场的权贵吸血管道,使第一代中国商人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选择出优质的第二代中国商人,两代中国商人以资金互相提携、以理念互相鼓励,使中国完成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均衡发展。中国显然需要的是优秀的风投家、踏实的中国商人,以及成为中国商人、资本家之间联系纽带的公平市场制度。

对东部的中国商人们,在课堂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过度悲观、也不要过于乐观,顺势而为,让资本成为企业的翅膀,让中西部成为东部企业发展的广阔腹地。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的前公司,微信群名字就是一个90后Hr取的,叫金粉世家。老板姓金。我是发工资后一天提的离职。群里正好在约发工资后去哪happy。我说我就不去了,一个要离职的人,不去扫大家的兴。这位90Hr开始走油腻腔,说什么只要一天还是同事,就是大家庭的一员。金爸爸会在聚会上发红包,抢个红包再走。本80后说了句,我没那么多爹,就退群了。80后,不是为了那点臭钱,也普遍不讨好领导。90后,如果能给够臭钱,讨好领导起来有创意得多。如果90后,都普遍不讨好领导了。说明90后,普遍钱没给够。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3 05: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遇到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成长造成的;所有发展的瓶颈是因为学习不力造成的;所有事业的停滞是因为知识折旧造成的;学习、成长、精进,是企业的必修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2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有一个使命,我们必须重塑传统文化,强调新的儒学精神,树立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新的文明礼仪形象,中国梦中国不仅仅成为经济大国,还要成为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文明礼仪大国、世界文化大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受到世界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应有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5 10: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有一个使命,我们必须重塑传统文化,强调新的儒学精神,树立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新的文明礼仪形象,中国梦中国不仅仅成为经济大国,还要成为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文明礼仪大国、世界文化大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受到世界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应有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18: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型企业的企业价值和遵循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第一个是责任心,第二个是可持续性,第三个是长期概念看问题。你当然可以很快发展,但很快发展、很快的成功从长期来说可能制造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给破坏了,员工越来越不满意,或者你的客户觉得你骗了他们,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跑了。短期内你是赚了很多钱,但长期来说你的环境没有了、顾客没有了,员工跑了。所以长期来说要有长期性的责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6: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最优秀的观察家,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留意身边的事情。因此,换种眼光去看习以为常的事。寻找差异和特征,留意事物运转的模式,多角度地看问题,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