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夸张:企业软实力决定未来

[复制链接]
查看: 98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4: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随着全球资源的整合,延续了近百年的跨国公司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新兴的全球整合企业——或者以全球公司这个名称——就是一种为追求新的目标而改革其战略、管理和经营业务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生产和价值交付。国家边界越来越不能划定企业思想或实践

——随着全球资源的整合,延续了近百年的跨国公司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新兴的全球整合企业——或者以全球公司这个名称——就是一种为追求新的目标而改革其战略、管理和经营业务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生产和价值交付。国家边界越来越不能划定企业思想或实践的界限了。

——全球化导致了全球商业系统的变化,由此揭开了新的开放性成长的篇章。这需要组件化企业、新的商业平台和标准,这种模式改变过去企业在增长模式、运营方式以及资源利用上的传统方法。

应该说,上面的两个层面更多关注的是企业运营层面,属于“硬实力”的范畴,而作为一个全球性企业而言,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层面,就是“软实力”的建设,比如价值观、企业文化、公司责任,而建设的核心都与无国界、多元文化、开放性等关键要素息息相关。

正如IBM首席执行官帕米萨诺所言:“必须以超越国家和组织边界的共有价值观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培养信任的新办法来增加人们对企业的信心和责任感。”

事实上,全球企业整合将涉及到组织文化,包括各种企业和各种社会阶层之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建立管理更复杂市场的新标准。就好像从百年前的纵向整合和批量生产向当今的综合一体化供应链的转移过渡一样,这些变革非常重大,将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已经变成了第五类管理资产,与劳动力、生产资料、资本和信息并重。

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成为企业制胜的不可或缺的软竞争力。吸纳多元文化和承担全球责任意味着理念和文化的更新,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软实力寻找“支点”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已经变成了第五类管理资产,与劳动力、生产资料、资本和信息并重。

几乎人人都知道乐高积木,这种色彩明快的塑料游戏积木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像小孩子一样玩耍的无数可能性。

乐高集团国际战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其丹麦的印记。如果乐高在美国或德国,他更希望被视为一家美国公司或德国公司。

在此精神的背后是一个简单的理念:游戏是全球的。

在乐高集团的战略架构中,我们会清晰地看到价值观、企业文化和公司责任的三大推动力,而这也成为其塑造核心竞争力重要手段。

有专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现代工商文明发展新阶段,全球公司间的竞争已经从主要是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上升到理念以及道德水准的竞争。理念以及道德水准成为企业制胜不可或缺的软竞争力。

价值观至上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间竞争加剧了。大量事实表明,一个拥有先进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公司未必能够取得竞争的成功,因为只要有资金别人也可以买到先进技术和设备。一个设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治理和管理结构)的公司也未必能够取得竞争胜利,因为在全球化时代,众多的先进公司按照法规都建立了相对统一的公司治理和管理结构。真正形成公司特殊竞争力的是公司独特的文化。

厂房、设备、产品等是企业的硬件。相对于企业厂房、设备等硬件,企业的治理管理结构、薪酬设计方案、奖励和惩罚、财务报表设计及现金流控制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的交流系统等可以视为软件。但是相对于企业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这些结构、制度安排则是刚性的、凝固的。所以相对于企业理念、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我们可以把这些管理结构和制度也称做企业硬件。尽管这种硬件不同于厂房、设备等物理硬件。

如果说技术和设备以及管理治理结构是企业硬件的话,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软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只是毫无生气不能运行的金属和塑料构件的混合体。没有独特文化(理念、价值观、道德等)的企业设备和组织架构也只是钢铁和混凝土构件的混合体。

企业价值理念,是公司文化的核心,是公司赖以存在发展的精神支柱。理念是一种具有鼓舞力和凝聚力的信仰。代表了人们在商业活动中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信念。这种信念虽然是非刚性的,但是它指导人们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尽管它是无形的,但是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实施多元文化战略

过去,跨国公司往往以母国文化为中心整合各国雇员带来的不同的文化。现在全球公司则通过全球各地分支机构吸纳当地人才,从而吸纳人类多种文化成果,形成能够吸纳多元文化的企业文化。

多元文化似乎强调了全球化中最基本的重点:一个公司中,人比产品更重要。

很多大公司未来将包容越来越多的文化,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三家跨文化企业的先驱:壳牌、联合利华、ABB,本身就是经过并购而成的企业体。壳牌石油的一个主管表示:“我们很习惯荷兰人和英国人一起运作,等在把其他人加进去,事情就容易了。”该公司总部现在有40个国家的人员一起工作。在欧洲,单一市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有15万名英国人为德国公司做事,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同时享受到两个国家的优点。

电子业巨擘NEC董事长关本忠广表示,日本公司过去推行的是“放射性全球化”,以总部为中心建立起海外网络,未来日本公司将走向“有机网”形式,将所有的海外机构联接在一起。至于管理,他认为应该要全面开放,由各个分公司掌握独立自主的决策权,但是当以总体观察时又相互平衡,为了达到这种和谐状态,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公司自己的企业文化。

在他看来:“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企业文化已经变成了第五类管理资产,与劳动力、生产资料、资本和信息并重了。”

担负全球责任

在跨国公司淡化国籍强化全球利益,从而形成多元文化过程中,跨国公司的责任理念得到提升。全球公司承担的责任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提升到强化包括股东、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公司责任体系。在现代工商文明新时期,他们不仅对公司股东负责,而且对企业所处的社会和环境负责;他们不仅对总部所在母国的社会和环境负责,而且也需要对海外子公司的社会和环境负责。全球公司承担了全球责任。

国际组织在推进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所引发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就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潮流影响到全世界,全球市场形成,全球公司崛起。人们在发挥跨国公司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希望遏制跨国公司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1999年1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发言中对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进行批评。2000年7月26日全球契约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发起进入实施。全球契约提倡包括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贪污等四个方面的十项原则,全球契约成为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的一个里程碑。

今年来,公司责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得到跨国公司的认可和响应。从2000年正式推进全球契约以来,已经有4000家世界著名企业加入契约。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为啥要巴结呢? 越是靠谱的公司,想要升职加薪越需要好的绩效表现,按照KPI或者OKR要求工作,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内超出组织期望就可以了。 在企业人治大于法治的时代,没有严格落实的规章制度,没有靠谱的对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不用说巴结,连默默忍受性骚扰的都屡见不鲜。 当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性骚扰的去你丫的,光靠巴结也不会再好使。 当然不巴结不意味着就不跟领导好好相处有比较良好的私人关系。 但有的领导吧,想跟他/她好好处,真的是一种煎熬。领导的所作所为自己不端正自己业务能力不过关,能正眼瞧你还把你当个领导就不错了,还想让老子/老娘巴结你?滚一边去。 想让90后下属们巴结自己,领导们先自己反思一下,自己配不配。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0: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最有能量的事情,不是找到赚钱的项目,而是心中涌现了神圣的使命。使命感是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存在的最大理由和持续的源动力!使命感是凝聚众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1 03: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世界,有发展的时刻,也有挫折的时刻,它们的出现总是相伴出现,但是挫折可以让我们从谷底走向巅峰!目前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当市场下降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全世界一起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9: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你也可以改造社会。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尤其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时代,一次微小的改变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摧枯拉朽的小风暴。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那就改变小环境,如果小环境也改变不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真正想改变社会的人,他们的心目中没有敌人,只有努力想要救济帮扶的人。很多人花一辈子才明白的道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2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情前,你首先要有愿景,你要知道你具体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对过去进行一个分析,基于对过去的分析和总结,你才能抉择,我们必须要让公司的每一个人明白我们的使命和我们的愿景,我们为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奋进,让员工对这个目标产生使命感。还要做好持续的沟通,以及要如何这样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05: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关键任务是突破事实和数据的限制,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我们会发现自己需要越来越希望寻求新的可能性,并创造出可以实现这些可能性的愿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