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晚上8.30上班,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下午2点上班1.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谁开单了有广播的,也是全体要鼓掌[笑哭]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别提多开心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中国的企业家常常受到执行问题的困扰,但我并不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真正存在什么执行问题。中国的人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文才,一类是所谓的武将。文的通常是说了再做或不做,而武的通常是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其讨论半天,不如做了再说。
中国的企业家常常受到执行问题的困扰,但我并不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真正存在什么执行问题。中国的人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文才,一类是所谓的武将。文的通常是说了再做或不做,而武的通常是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其讨论半天,不如做了再说。
中国目前能够有点成就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操作型”的,也就是性格倾向上偏“武”的比较多,他们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带大的,所以,如果你说他们缺乏“执行能力”,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事实上,我们这二十多年的改革,造就的本身就是一个偏“武”的环境,“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都是典型的执行语言,但为什么执行问题又在今天成为困扰企业家的问题呢?
当有企业家对我抱怨下属执行不力时,我通常会直接告诉他,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之所以执行能力有问题,可能是由于你(企业家)的执行能力太高了。
我觉得这就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在“执行”问题上的真相:因为企业家执行能力太高,反而导致企业执行能力太低。
我们应当记住一点,企业家的执行能力与企业的执行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企业家的执行能力是个人能力,而企业执行能力是组织能力,或制度性的能力。
GE的韦尔奇是中国企业家喜欢的榜样,但GE的持续靠的是他吗?在 GE2001年的年报中对此有清楚的回答:因为拥有一个制度化的高效业务管理系统(Operation System),GE可以做到所有的重大战略举措一经提出,在一个月内就能够完全进入操作状态,而且总是可以在第一个循环就能在财务上获得很好的效果。
我在为客户做战略咨询项目的时候,就经常以GE的例子说明这一点:你不要指望咨询公司为你提什么执行秘方,因为执行是一套独立的组织系统与制度系统。如果你的公司战略、目标和文化都是“总裁战略”“总裁目标”和“总裁文化”,那么,你就不可能指望能够建立起企业组织性的执行能力。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为啥要巴结呢? 越是靠谱的公司,想要升职加薪越需要好的绩效表现,按照KPI或者OKR要求工作,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内超出组织期望就可以了。 在企业人治大于法治的时代,没有严格落实的规章制度,没有靠谱的对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不用说巴结,连默默忍受性骚扰的都屡见不鲜。 当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性骚扰的去你丫的,光靠巴结也不会再好使。 当然不巴结不意味着就不跟领导好好相处有比较良好的私人关系。 但有的领导吧,想跟他/她好好处,真的是一种煎熬。领导的所作所为自己不端正自己业务能力不过关,能正眼瞧你还把你当个领导就不错了,还想让老子/老娘巴结你?滚一边去。 想让90后下属们巴结自己,领导们先自己反思一下,自己配不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