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专注:企业经营如何控制不同的风险?

[复制链接]
查看: 86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4: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一定要让所有员工知道,不管成本有多高、不管是不是要赔钱,一旦发现舞弊行为,就要把你送上法庭,送进监狱,公司在所不惜!此外,还要制定舞弊防范政策,譬如对雇员背景进行调查,对履历有空档和空白时间段,无法得到证明的人,要格外小心。

一定要让所有员工知道,不管成本有多高、不管是不是要赔钱,一旦发现舞弊行为,就要把你送上法庭,送进监狱,公司在所不惜!此外,还要制定舞弊防范政策,譬如对雇员背景进行调查,对履历有空档和空白时间段,无法得到证明的人,要格外小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企业经营要想持续进行,必须控制风险。要控制风险,单单制定好的规则还不够,因为风险有各种不同类型,能够用制度解决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大体来说,风险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可预防的风险,这是由企业自己的行为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通过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可以避免。二是策略性风险。譬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投进去的钱可能因为这个产品卖不出去而无法收回。第三类是外部原因带来的,譬如地震、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公司倒闭带来的影响等等,这类风险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站在企业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讲,真正通过制度、通过完善内部管理能够改变的只有第一类风险。这类风险如果控制不好,最容易带来的后果就是企业出现舞弊。但千万不要以为内部控制建好了,执行了,就可以杜绝所有的风险,内部控制绝对不是万能的,不要一厢情愿认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就可以避免所有的风险!

防范舞弊

企业为什么会出问题?为什么一个好员工最后会走舞弊之路?从理论上来讲,一个人只要具备三个条件,十有八九都会舞弊。

第一,有动机、有压力,换句话说他缺钱。譬如家里有人住院,或者孩子到国外读书,要花很多钱,等等。

第二,有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譬如心里想:公司里每个人都在捞钱,我现在捞钱比别人迟了很多,算是好的了。

第三,知道这个制度哪里有漏洞,利用漏洞钻空子。

三个条件具备,很多优秀的人都抵挡不住这种诱惑。在这三个条件中,站在公司的立场,可以改变的只有第三个-他的动机、他的理由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篱笆扎起来。这也是内部控制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也是企业防范风险所能做的唯一事情。防范舞弊最有效的手段是工作场所监视。这个时代监视手段丰富、监视成本也非常低。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美国装货的大卡车,司机一开出去就失控了,不知道被开到哪里去,是不是在拉私货,所以以前为了防范风险,所有的卡车,司机要投资30%,公司投资70%,将风险捆绑在一起。

现在就很好办,用GPS,装一个摄像头就解决一切问题,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我有个学生在一家知名白酒企业做老总,有次我对他说:越想越替你害怕,酒桶一个一个地放在那里,哪天有个员工想发泄下,扔点毒药进去就不得了。他跟我说,我没有好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反复在全公司讲,公司没有死角,所有的地方至少有两台监视仪-用威慑的手段告诉所有人不要心存侥幸!监视手段的完善,给做风险控制的人带来了极大便利,一定要善用这个手段。防范舞弊第二个有效措施是匿名报告机制。很多跨国公司为此设立了热线电话,但收效寥寥。

后来,又有公司开始给所有管理层和员工发放调查问卷,主动问他们公司哪些领域有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比等着人家打电话好很多。要对雇员进行道德培训,鼓励员工提供这些信息,从观念上产生对舞弊提出起诉的意愿。这一点在中国尤其重要。因为在中国,异地诉讼的成本非常大,即使打赢官司也未必能拿得到钱,因为执行更困难。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公司在异地的员工或分公司出现问题,就不打官司。这是非常错误的!你一定要让所有的人知道,不管成本有多大、不管是不是要赔钱,一旦发现舞弊行为,就要把你送上法庭,送进监狱,公司在所不惜!此外,还要制定舞弊防范政策,譬如对雇员背景进行调查,对履历有空档和空白时间段,无法得到证明的人,要格外小心。

控制风险,强身固本

德勤最近对中国企业做了个调查,问:你觉得未来3年影响企业经营的风险是什么?调查的结果,第一是宏观经济风险和竞争风险;第二是人才风险。对绝大部分企业而言,这个结果带有普遍性。那么,不同级别的风险怎么防范?在美国做舞弊调查的机构COSO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框架,包括三个目标、五个要素。所谓的三个目标,一个是指有效率且有效果的使用公司资源,其余两个是财务报表和合规。在三个目标中形成了从下到上,从基本到高端的五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控制环境。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企业文化,让正直的人得到重用,让员工知道公司有什么地方是零容忍。第二个要素是风险评估。

企业家永远要想清楚一点:做企业需要冒险,但只能冒可以承受的风险,绝对不冒不能承受的风险。第三个要素是控制活动。要建立控制制度,区分不相容职务。有一个基本原则:两个人干一件事情总比一个人自己干要安全,因为两个人有监督和约束。第四个要素是信息与沟通。在合适的时间让人得到合适的信息。第五个要素是监控。企业领导人做监控通常用的手段是签名,要让每一位签名的人都明白:签名意味着你掌握了签名所需要的所有证据,你明白签名以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愿意承担签名带来的所有责任。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内部控制执行难,占绝对首位的原因是一把手舞弊。

中航油在新加坡出事后,调查公司最后出了200多页的调查报告,结论是中航油内部控制制度是世界一流的,但这套制度管住了所有的人,除了陈久霖。换句话说,再好的制度只要有一个人可以置身制度之外,这个制度就是废纸。做风险控制,本质上是一个非常让人难受的工作。因为风险控制是一个成本中心,它意味着花的钱是看得到的,真正产生的价值未必能看到。做这个行业的人,最苦恼的是将风险控制要做到极致后,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出—但一点事情都不出,公司难免会问:要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雅量,成本压力大时,这方面就会舍不得投入。企业家要时刻牢记:企业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如果企业不能生存,何谈其他?但经营环节充满不确定性,必须强身固本,才有余地施展自己在其他领域的才能。否则,就会倒在成长的路上。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不捶领导就不错了,还巴结?想啥呢?告诉你,为什么90后员工不愿意巴结领导:1.看到跪舔领导的人,心里情不自禁衍生两字:恶心。都说绿到你发慌,舔到最后真的让人发慌。2.跪舔领导,一不能让你发家致富,二不能让你横行天下。搞到最后,就算你颐指气使,同事们也会觉得你是跳梁小丑。3.你见过电视剧里哪一个跪舔巴结的人有好下场?所以,真的没必要去巴结,去跪舔。如果你有才华,就用才华折服人。如果你有气质,就用颜值迷倒人。靠自己,才是王道。巴结别人,永远是小丑。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2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有一个使命,我们必须重塑传统文化,强调新的儒学精神,树立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新的文明礼仪形象,中国梦中国不仅仅成为经济大国,还要成为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文明礼仪大国、世界文化大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受到世界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应有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4: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企业家们缺的不是战的能力,而是略的魄力!战要战得坚定,略要略得坚决!战要战到极致,略要略到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06: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组织或者一场运动能够取得长期的成功,不是因为它们的文化,或者它们的核心制造能力,或者它们使用的先进管理手段,而是因为他们能够不断地造就各个层级的领导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最有能量的事情,不是找到赚钱的项目,而是心中涌现了神圣的使命。使命感是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存在的最大理由和持续的源动力!使命感是凝聚众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0: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中最厉害的武器】奖惩是执行中最锋利的双刃剑:1、奖要舍得,罚要狠心,奖要奖的心花怒放,罚要罚得心惊胆颤;2、奖励一人一次引发多人多次做出重复贡献,惩罚一人一次避免多人多次重复损失;3、奖励要阶梯上升,让人的动力源源不断;惩罚要一步到位,罚的够狠避免得才更加彻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