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冒失:企业培训:行动研究应用

[复制链接]
查看: 946|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4: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他们想活,他们想生活的更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我看到这样的人,就算他们麻木了,认命了。我也不会嘲笑他们,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行动研究始于美国,由L.Cohen&L.Manion两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在任何领域中,如果没有客观的标准去衡量成就,就不会有学习的作用。假如我们没有评价努力程度和成就的标准,就不知道行动是后退了还是前进了,也就无法避免错误的判断。”而行动

行动研究始于美国,由L.Cohen&L.Manion两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在任何领域中,如果没有客观的标准去衡量成就,就不会有学习的作用。假如我们没有评价努力程度和成就的标准,就不知道行动是后退了还是前进了,也就无法避免错误的判断。”而行动研究是初衷为了弄清现场面临问题的实质,引出用以改善事态的行动,由现场人员和研究者协作进行调查和研究。它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改善实践。

行动研究有以下特点:

1.它是一种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它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培训状况在行动中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保证研究工作的实际意义。

2.它是一种旨在改进的方法,比日常经验总结要完善,因为它要求培训师对有关情况作充分的了解,依据有关理论认真思考,按计划谨慎行动。

3.行动研究主要适用于培训活动的中“情境活动”,以便更好地改善学员的能力。

在开展行动研究之前,需要了解两个基本的观念:

1.从经验中出发。行动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培训师专业实践水平的发展,在重视专业研究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重视培训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情境活动中作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反省。“从经验中出发”即通过各种方法、策略去研究自身的实践经验,以获得对实践情境的理解和改进。

2.实践者是研究者。在以前“实践者”一般为受训学员,而“研究者”一般为培训师。行动研究认为这种“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分离状态阻碍了培训师培训实践水平的提高。为了克服这一不良状况,不但要提倡“研究者”深入到教学实践第一线中去,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培训师同时成为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通过行动研究把思想统一起来,使培训师既开发性地不断改进培训实践,又通过批判和修正而不断提高对培训实践情境的理解水平。

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为“问题筛选——方法筛选——运用和反思”

(一)问题筛选

1.培训师深入企业,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期培训结束后向负责人介绍相关培训方法,使负责人发现培训问题,提高整个培训部门的总结和概括培训问题的能力。

2.培训负责人与培训师通过随堂听课方式共同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培训师的个别培训问题作出概括和筛选,可以要求每位培训师明确提出自己培训中的主要问题和希望获得的相关培训技能。

3.结合培训研究活动,通过对培训师进行个别访谈的讨论和交流,形成部门间培训师的主要问题。4.培训部门和培训负责人根据各自的研究条件和客观实际,对培训问题作出归纳、分类、筛选,形成一期培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方法筛选

1.培训负责人根据筛选出的问题寻找问题的实际背景。

2.把培训负责人初步筛选的理论材料提交给培训师研究、讨论,并将这些培训方法编印成册,供一期培训或一段时间使用。这种文册由于是培训负责人根据培训问题而精心选择的,具有实用、易懂、新颖等特点,比较适合新员工培训中使用,也可为培训师自己作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3.培训师个别筛选,将文册发给其他部门进行讨论和研究,由培训负责人向其他部门介绍培训方式的改进,每个培训师结合自己的培训实践进一步筛选出适合自己需要的培训方法。

(三)运用与反思

1.培训师回顾筛选出的问题,结合自己本期正在进行或将要开展的培训过程,明确这些培训问题在自己的培训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把培训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化为培训师个人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2.培训师针对自己的培训问题,进一步筛选出的培训方法,获得开展行动研究改善培训过程的操作成分,并且在培训准备中详细制定自己的行动策略。

3.培训师在培训活动中贯彻自己的行动策略,并与培训负责人共同观察和分析培训活动的进展,为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积累必要的素材。

4.总结与反思,对照原先确定的目标,检查改进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总结行动研究的得失。这一环节需要培训师开展行动研究实践的总结报告。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23: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4: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型企业的企业价值和遵循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第一个是责任心,第二个是可持续性,第三个是长期概念看问题。你当然可以很快发展,但很快发展、很快的成功从长期来说可能制造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给破坏了,员工越来越不满意,或者你的客户觉得你骗了他们,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跑了。短期内你是赚了很多钱,但长期来说你的环境没有了、顾客没有了,员工跑了。所以长期来说要有长期性的责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5: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企业发展都很困难,但要记住一个准则:虽民营但不江湖,不能把自己流于社会非议,我们要有这样的情怀。我们虽是民营企业家,但我们一定虽非工仍心怀家国,每个人心怀家国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这不是一个口号。做公司、做企业没有这样的情怀、没有这样的自律是走不长、走不远、走不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成员通过担负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尊重,并对别人的表现抱有较高的期待。虽然听起来缺乏理论依据,但实际上,要保持团队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事间相互施加压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例如不再需要那么多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等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害怕辜负同事的期望,这比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更能够促使成员们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9: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经济发展时代。社会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一些个人对个人的帮助,需要这样的创新技能,需要这样的倡导,这就是我们社会企业的问题,我们相信很多的社会企业家在中国是很好的企业家,我们需要你们这样的天才,能够适用于我们社会问题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