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近几年,中国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开始了大举并购国际品牌的全球化发展之路,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海外并购之路更是越走越宽。一个不知名的中国工业企业突然并购一个国际百年品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国内一个弱势品牌并购了国外的强势品牌后,如何进行品牌整合
近几年,中国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开始了大举并购国际品牌的全球化发展之路,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海外并购之路更是越走越宽。一个不知名的中国工业企业突然并购一个国际百年品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国内一个弱势品牌并购了国外的强势品牌后,如何进行品牌整合、管理和经营好这个强势品牌,就成为国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张东利认为应该把握好下面三个关键点:
一、把握好并购信息的披露
国内弱势品牌并购海外强势品牌之后总是会被媒体以“蛇吞象”的说辞推到台前,使并购方立马曝光在公众舆论面前,如果操作不当,就使得并购方今后开展品牌整合工作处于不利地位。张东利认为,并购信息的传播口径应该与今后的品牌整合和管理工作关联起来,在信息的披露上,要形成利于品牌将来发展的局面。比如何时公开、通过何种渠道、公开什么内容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今后品牌管理的整体步调,成为品牌整合与管理的关键一步。
一般来讲,并购信息的披露方式要考虑到以下两种情况:
A、如果并购方的品牌相对弱势,被购方品牌却很强势,并购方不希望并购行为影响被并购的品牌价值,就应该削弱并购方信息,而强化被并购方的强势品牌信息,以免弱势的品牌拉低了强势品牌的价值。
B、如果品牌相对弱势的并购方有意借助被并购方的强势品牌来提升品牌价值,则需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以缩小差距,通过大力宣传自身品牌实力及国际化形象,来与被并购品牌进行对接和缓冲,以减少硬着陆对所购的强势品牌的伤害。为了不伤害并购强势品牌的价值,则需要在信息披露中强调被购品牌独立运作的信息,保证技术、生产、管理、营销各方面的独立运行,并进一步表明将加大对被购品牌的支持力度,从而树立公众的信心。例如,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门,市场上立即引发诸多疑虑:联想能驾驭好THINKPAD品牌么?当时,联想采取的方式就是立即提升自身品牌,给市场以足够的信心,将联想塑造成为国内IT领域一流品牌的形象;同时借助该事件,不失时机开展“让世界一起联想”的公关活动,极力打造国际化的联想形象,使公众对联想品牌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联想通过保留IBM原有班底的举措与传播,让公众感受到ThinkPad品牌的独立性,联想所做的就是尽力支持被购品牌ThinkPad品牌的更好发展,为中国IT行业做出更大贡献。联想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巧妙公关使自身品牌借助并购而得到了快速提升。即使“ThinkPad”品牌损失一点,也能从“LENOVO”品牌上得到补偿。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不玩虚的,明确权责与利益!能上班的都是成年人,老板不讲废话,工资谈好不扯皮,经营目标明确,做的好不靠口头奖励,定好明确奖励标准,按时发。不要骗员工,公司拿多少,员工拿多少,员工认可就留下!不要说公司不赚钱,没利润,都给员工了!员工又不不傻,明确公司必须赚钱,员工必须为公司赚钱服务,赚钱光荣!员工做什么谈清楚明白具体,这样员工做不了自己走,不划水。哪方面要精进做好,也讲具体,让员工知道公司要什么,员工也可以学习进步。最后不要靠梦想留员工,记得多给钱。公司要花心思多赚钱,让员工看到公司赚大钱,给员工的钱超正常标准!不赚钱的公司可耻,内斗复杂,福利极少。成吉思汗说,若遇战事,我不先冲,请斩断我马腿; 分配战利品,我若先动手,请剁掉我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