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探讨:如何做对过程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577|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他们想活,他们想生活的更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我看到这样的人,就算他们麻木了,认命了。我也不会嘲笑他们,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人机料法环管理方法是中国人的模糊思维的产物,而零缺陷过程方法是西方人精确思维的实践总结。

人机料法环管理方法是中国人的模糊思维的产物,而零缺陷过程方法是西方人精确思维的实践总结。

“为什么公司总有这么多质量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有这么多客户投诉?”这是众多企业高管和质量管理者共同面对的困扰。对此,笔者的回答是:“那是因为公司内部的过程管理未做对所致。”

内嵌式管理咨询

几年前,作为公司的品质总监,在面试品质经理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我认为产品质量来源于过程管理,但中国的多数企业,过程管理这一块做得很不好,如何才能将过程管理做到位呢?”他的回答是:“将人、机、料、法、环管理起来。”

我告诉他:“如果是十年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也与你一致,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

看他有些不信,我接着说:“人机料法环的管理方法是几十年前的一种认识,据说是由我国著名的质量专家刘源张院士提出的,我刚入质量管理这一行时,老师们也是这样教我的。”

“但是这几年,我在研究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的零缺陷过程方法时发现,克劳士比先生对过程管理的思想与刘院士的说法有较大差异,他将过程分为六个要素来管理,这六个要素是:输出、输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作业程序、软硬件设施。”

“我认为,刘的方法是中国人的模糊思维的产物,克劳士比的方法是西方人精确思维的实践总结。”

下面笔者用一个制造业中极为常见的检验过程为例,为大家讲解零缺陷过程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各个过程要素来解决问题。

数年前,我空降到一家民营企业中任品质总监,这家企业技术能力较强,但是管理体系薄弱,虽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但是内部的过程管理根本没有开展起来,公司处于完全的人治状态。

进入公司不久,我就发现自己掉进了漩涡,投诉不断,几乎每天都有,内部质量异常层出不穷,我与品质部根本盯不住。

无奈之下,我去找领导:“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过程管理体系,确保每位员工的工作输出能满足下一环节的要求。”

但我得到的回答却是:“公司的产品比较简单,你不能用大公司的方法来管理这里的品质,你要做的就是两个字:盯住!”

领导坚持认为规范的过程管理会导致成本上升、反应速度下降,我必须建立一个过程管理的样板,向他们展示:只要过程管理做到位,质量会提升、成本会下降、反应速度会提高。

于是我想到了IQC(进料检验),这个部门因为漏检率高、效率低、反应慢,经常被人投诉。

“ISO9000中强调过程方法,你的IQC进料检验也是一个业务过程,请问这个过程的输出是什么?”我问他。

“我们输出了合格的原材料。”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如果供应商来的物料不合格,你IQC能将它变成合格品?”我立即反驳。

他一时间愣住了:“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IQC的确不能将不合格品变成合格品。秦总,请告诉我您的想法吧。”

“很简单,IQC这个过程只输出两样产品:检验报告和加盖了状态标识的货物。”接下来我打开一个图(如上,过程管理六要素)。

我指着这个图说:“克劳士比有一句经典名言: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如果在后面加一句:每个业务过程都能用这个过程模式作业表来进行管理,那岂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轻松做对了吗?”

我接着说:“①~⑥这6个小项是过程的六大管理要素,不管多么复杂的业务过程,都可以将之简化为这6项来管理,只要你将这6项的要求识别出来并管理到位,这个过程就不会产生品质问题。”

“先来看第①项:输出,这一项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不明白你输出了什么,也不知道客户对你的输出有什么要求,当然更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业务过程的作业质量、周期和效率的要求。”

“不明白输出的要求,工作就没有方向,你看表1是否符合实际?”

看见他点头,我接着说:“识别了输出,再来看第②项输入,请看下页表2。”

“如果将输入这个环节的问题都解决了,相信输出会有大幅度的改善。”我坚定地说。“下面再来谈第③个要素:知识和培训,这个要求其实就是IQC检验员的能力,也就是平常讲到的应知应会。作为IQC的经理,你必须对操作者的能力要求进行识别和控制,那么,IQC检验员需要哪些知识和培训呢?”我的电脑上出现了表3。

“由于IQC检验员能力不足而导致漏检的事情很多,在目前民企中员工流动率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表3中内容就是IQC检验员必须掌握的东西,如何保证员工能达到这个要求呢?要有控制办法,你要组织制定相应的上岗培训管理办法,只要执行到位,员工的能力就能得到保证。”

沿着这个思路,我又讲解了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装备与设施这些要素的管理。最后,他对我说:“原来,来料检验这个过程要这样管理,我算是开了眼界了。”

“接下来,要组织下属全体员工讨论每个要素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把我的思路坚决执行下去!”我对他说。

后来,我将这种工作思路推广到工厂中的其他业务过程,如前加工、插件、测试、老化、包装、OQC检验等,都取得了成功,工厂的面貌在半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内部的制造异常和客户投诉大幅减少。

克劳士比的零缺陷过程管理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八个字:识别输出,控制输入。它要求先将过程的输出识别出来,再确定过程的客户对这些输出物和过程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对其他五个要素(输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作业程序、软硬件设施)进行精确管理,确保其能满足输出的要求。

如果公司的每个业务过程均能得到识别,并能管理到位,那么就不会存在所谓的“质量问题”,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也会在企业中真正得到落实。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请允许我先陈(吐)述(槽)事(一)实(下)。现在所在的公司老板非常抠门,也很奇葩。租的是民居办公,所以客厅原来有个空调,但是……空调是坏的。南方非沿海城市,冬天一直坐着不动还是挺冷的。老板的贴心的解决方法是,你们穿厚点,多动动脚。然后他办公室的空调打开关着门。突然有一天,发现用大程序的时候,CPU和GPU高负荷运转(E3主机),靠在机箱上的腿暖暖的……脑洞大开。于是随手一查一大把狂吃CPU和GPU的软件,同事皆用之,近二十台台电脑,功率怎么的也相当于三台空调了(ง •̀_•́)ง顺便给我们发点热。这些电费,应该是老板怎么也想不到的了~~~先提前谢过,不准备转正,收假了准备离职。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5 06: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成员通过担负责任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尊重,并对别人的表现抱有较高的期待。虽然听起来缺乏理论依据,但实际上,要保持团队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事间相互施加压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例如不再需要那么多绩效管理及改进计划等过度形式主义的措施。害怕辜负同事的期望,这比任何规定和制度都更能够促使成员们努力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5 18: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最优秀的观察家,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留意身边的事情。因此,换种眼光去看习以为常的事。寻找差异和特征,留意事物运转的模式,多角度地看问题,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2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企业家的孩子不愿继承家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个很好的技术工老师傅,他虽然不是你的家里人,但你企业里的人,对企业非常了解,他们有理论和实践加上在企业干了很长时间,多易他们是理想的传承人。所以你要好好对待员工,帮助他们进修,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对身份的认同感与企业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09: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企业要学会用工业化手段·效率·成本,塑造个性化产品;传统企业必须颠覆传统,重塑自身价值,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打造核心产品。只有改变才会有希望,只有改变才会有未来!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情前,你首先要有愿景,你要知道你具体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对过去进行一个分析,基于对过去的分析和总结,你才能抉择,我们必须要让公司的每一个人明白我们的使命和我们的愿景,我们为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奋进,让员工对这个目标产生使命感。还要做好持续的沟通,以及要如何这样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