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疏漏:小型企业与已经成熟的企业有何管理区别?

[复制链接]
查看: 2449|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在企业发展途中,我们也许会参与到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的学习,以方便我们更好的管理企业,但是对于各类企业培训课程,更多的是针对已经发展成熟的企业,很少有针对小型企业的管理培训课程。除了因为市场份额过少,更多的是因为小型企业发展还未定型,很难在大课

“万事开头难”,难的不是事,而是开始起步时缺少帮助自己的人。

在企业发展途中,我们也许会参与到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的学习,以方便我们更好的管理企业,但是对于各类企业培训课程,更多的是针对已经发展成熟的企业,很少有针对小型企业的管理培训课程。除了因为市场份额过少,更多的是因为小型企业发展还未定型,很难在大课上进行针对的指导。

所以万事开头难,难的不是事,而是缺少能够指导的自己人。

所以针对此,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经历以及学习统计网上一些针对小型企业的管理学习,特别总结了五点在这里分享。

1为什么小型企业很容易在发展途中出现夭折?发展优先度划分错误占了很大的原因

要知道小型企业本身就没什么竞争力,自己却还想着与别人拼产品的多样性、价格的优越性、服务度等,这是现阶段想的么?也许自己的产品都还未开发完善就已经出现了资金短缺;也许价格战才开始自己就已经没了。

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因为企业发展还未步入正轨,资源来源都为固定,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这一阶段,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正轨上才是企业硬道理。

2你是以什么为发展理念,是经营还是管理

在小型企业发展阶段,经营才是企业发展途中的第一目标。只有经营好了,企业盈利了才能有资本谈其他,正如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那样,若是连自己的生理需求层次都满足不了又谈何安全需求、自我需求呢?连温饱都未解决就想着吃大餐,想想也不现实。

在企业发展上,管理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经验企业吗?所以要明白管理只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营这一道理。但是恰好相反,许多没有经验老板反而认为只要做好了管理,那么企业发展便步入了正轨。

3你需要那些人,分别安排在哪些岗位

一个小公司,我要有HR、财务、销售、秘书、还要有舆论公关?请问你有那么多的资本用来招聘吗?真的是必须要的吗?好刀要用在钢刃上,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这是每一个小型企业老板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道理。

在进行招聘前,想想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将他们放在那些岗位,对于小公司来说,找一个适合的人远比找一个人才更好,因为没资源市场上一般不会有什么突出人才加入,就算加入自己凭借什么留住他?其次就是有时候就算是个人才也不一定会被发现,多少小型企业的老板还没有那双识人的眼睛。

4对于明天的有没有计划(自己的和下属的)

“大空谈”是许多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问题,设计了许多战略,制定了许多计划,但是最后落实下来的却只有少数几个,甚至一个没有,长久之下也便没有了制定了计划的习惯。

事实上制定计划很重要,但是在制定前需要分清什么是战略计划,什么执行方针。对于战略计划,我们是看结果,对于执行计划我们更看重过程,而对小型企业,则看重的就是执行计划,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清晰执行过程,更能让我们减少执行过程中问题产生。

5通过总结反思错误,促使自己以及团队快速成长

通过总结,使得老板能够确保项目的进度以及快速带领团队成长,因为在不断总结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同时结合前面的经验,沉淀出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或经验,同样因为企业小,在总结过程中多谈实际的,少谈管理理念。

相对于已经有着完善企业模块的中大型企业来说,小型企业在团队管理上更多的考虑是事和人,也正是因为考虑的都是事与人,更多的需要管理者在发展途中见招拆招,前人能留下的更多的是一些注意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与其关注缥缈的管理,对于小型企业更需要的是考虑当下的发展。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说说自己刚起步的一个小微公司的感受吧,公司坐标深圳,员工加上我两个人。每月办公室租金加管理费3500,员工工资3500,两个人每个月3000块钱伙食,自己租房住2000,宽带,手机,固话,水电,交通杂费1000, 其它杂费支出约2000,加上办公设备,仪器陆陆续续投入约10万,不算流动资金和借贷的利息成本,两个人的小公司,投入10万左右的工具和每月最少1.5W的固定开支。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5 14: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0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才能画好这条曲线,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多重要。有些事可能从一开始的起心动念就让我们觉得有动力,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06: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时代需要企业家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总结为16个字,叫“家国情怀,学者智慧,商业思维,江湖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7 10: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匠精神是中国企业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但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迷茫中走出去,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的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那些百年老店承担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那些新兴的企业也加入行业,为建设中国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8 08: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知识结构过程中,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劳动来的;学习主要是读书学习,光靠读书学习不行的,读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但有时候不增长智慧。人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人的智慧主要是在劳动中来的,劳动增长智慧,一个人如果光读书,不参加任何劳动,这个人最终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劳动的人情商高不了。光劳动不读书也不行,没有理论的滋养你是受限制的。所以作为企业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