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安徽滁州市全椒县的!一个小县城!房价6000+现在每个月房贷3000!自己吃喝和朋友社交1000~1500!还有亲戚朋友结婚乱七八糟的上份子这样的花销每个月要预留1000左右!现在还没小孩,还没结婚!这笔开销还没算上!我这县城厂工工人平均在4500到5000左右!真的生病都不敢生!我不知道有些人评论真的低能!不食人间烟火吗?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质量管理本身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做,无非就是质量部门与开发部门、相关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共同解决,难就难在老板如何判定质量责任,若老板每次都把质量问题一概推给质量部门,一概地责问质量部门,一概地责罚质
质量管理本身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做,无非就是质量部门与开发部门、相关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共同解决,难就难在老板如何判定质量责任,若老板每次都把质量问题一概推给质量部门,一概地责问质量部门,一概地责罚质量部门,自然开发部门、相关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业务部门何乐而不为,捞得个清闲,顺水推舟支持老板的观点呢;质量管理本身不是难事,无非是按照PDCA过程管理方法管理,难的是老板是口头做,还是真心下决心要持久做。质量管理本身不难做,无非就是一切依据标准的要求检测与判定,难的就是老板是尊重标准,还是以自己的话语权至高无上、不可侵犯。
如果是短期利益,则很可能是做做样子,收效甚微,如果是长远利益,贯穿产品实现的始终,则可能发生质量管理与相关环节的管理发生冲突。
尤其在制造型企业中,生产部门认为他的第一职责是根据业务部门的订单安排生产计划,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质量部门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检查产质量量,而不是以预防和及时解决问题,完善和改进管理体系为目的。
两个部门都希望产品质量过硬,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没有质量的产量就是浪费,产量越大,浪费越大。但是一味追求质量,一定会影响生产效率。务必要牢记“有量无质一切都是零,一切都是负数;一味追求质而忽视量,一样难以生存;质与量要并重,质与量要兼顾”,所以要想质量管理工作中规中矩开展,请务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有效协调质量与相关环节的矛盾或误解,自然质量管理绩效就出来了。
01质量管理的依据就是法规或标准
质量管理不是某个人怎么说就是什么,更不是某个所谓的专家怎么说就是什么,更不是某个所谓的博士怎么说就是什么,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标准是怎么制定的就是什么。
在某些公司质量管理之所以难做,不是难在标准执行上,而是难在老板喜欢抛弃法律法规的要求,喜欢丢掉标准的要求,倾向于某个专家怎么说的、某个博士怎么说的,所以给予了相关部门钻空子的机会,导致了质量部门没有判定的勇气与信心。
02质量管理就是标准管理首先是质量标准的来源,一个是来自一些公认的法规标准;另一个是来源于技术部门的技术文件,比如图纸、工艺、配方等文件;若质量标准本身错误或来源或依据出现问题,再厉害、再牛逼的质量大佬也管不好质量管理。所以,质量管理来不得半点马虎,质量管理来不得面子,质量管理不能讲眼色,而要用实物的检测结果与标准要求比对的结果作为事实来说话,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
03质量管理难易取决于老板对待质量问题的方式老板对待质量问题的态度具有导向性,如果老板处理质量问题的方式是处罚、责问,相关部门就会遮盖问题;质量部门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板对待质量管理的理念具有决定性,如果老板对待质量管理总是话语在前、标准靠后,相关部门就一定会不讲原则和标准,一切都是“看老板怎么说了”,质量部门就一定会不敢判定,也会害怕判定,一切都等“老板的判决”再说。
反之,老板对待质量问题熟视无睹,认为无所谓,一切都不按标准来,而是以老板的话语为标准,老板说合格就合格,老板说不合格就不合格,质量部门会认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相关部门也不会把质量部门放在眼里;
所以,老板对问题的态度是质量部门的作用能否发挥和搞好质量部门与相关部门关系的关键因素。要让相关部门和质量部门真正良好合作,首先要从老板做起,企业老板必须要表明自己对待质量和相关环节(如开发、生产、采购、仓储、业务等)的立场,不偏不倚,问责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流程,不能消极回避,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定在质量部门。
04质量管理难易决定于老板对待质量问题的判定上质量管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做,质量部门与相关部门在质量管理配合上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敌对,而是决定于老板对待质量问题的判定上,若老板把一切质量问题都归咎于质量部门,自然就会造成开发部门、相关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业务部门的推诿与不担责,自然就会导致开发部门、相关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业务部门认为一切质量问题都是质量部门的责任。
05质量管理的难易取决于老板的工作风格
老板的工作风格决定了公司所有部门的工作风格,老板的工作习性决定了公司所有人员的工作习惯,若老板工作喜欢随意、随心、随性,相关部门必然对待工艺标准、质量标准随意、随心、随性,不是看着好看就可以了,而是一切以质量标准的要求为准则。
06加强质量和相关环节的沟通,增进相互认识和了解质量和相关部门首先应该搞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尤其是生产部门不能只看到生产数量而忽视生产质量问题,更不能认为质量部门提出意见就是找麻烦,发现异常情况要主动与质量部门沟通,不能隐瞒。
质量部门也不能仅仅根据已定的指标去核对生产情况,更重要的是发现已经发生或者尚未发生的异常,找出异常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要协助相关部门发现隐患,共同完善生产管理体系,等不良品出来后再去指责相关部门,已经于事无补。
让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增进沟通理解的方法有交换岗位,促进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和难处,定期召开质量例会,讨论质量问题,并强制要求开会一定要拿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吵没有结果的架,更不是相互指责、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例会。
07生产部门要主动寻求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部门也要改变观念,别以为提高效率只是提高生产数量而忽视质量;产量的提高不能只靠人工劳动的增加,要以调动员工积极性、改进工艺、革新设备,求效率。要时刻记住:没有质量的产量就是浪费,产量越大,浪费越大。出现质量问题的苗头要及时主动与质量部门沟通,不要隐瞒情况敷衍了事,更不要认为生产部门就是只负责产量而不管质量,质量就是质量部门的事情。
作为老板更要务必谨记在心“管开发必须同时管质量,管采购必须同时管质量,管生产必须同时管质量,管仓储必须同时管质量,管业务必须同时管质量,提效率必须同时提质量,抓产量必须同时抓质量”。
08质量部门要改变狭义质量观念,完善质量体系生产与质量发生矛盾,一般是产品质量控制到生产流程的后段,产品质量问题已经产生,再怎么处理都是企业的损失。所以,质量管理不能只是最后的检验,而应该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活动,变事后追查为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改进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有经验的生产人员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从大质量的角度,交货期的保证也是质量保证指标,所以,发生生产与质量的矛盾时,质量部负责人应该把交货期的保证作为质量部的工作。质量部门还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能光说不练,要能够切切实实帮助生产部门提高生产质量。无论哪个行业,专业的是越来越贵了,如果你问的价格很便宜,不是你捡到便宜了,而是被新手练手了。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说说自己刚起步的一个小微公司的感受吧,公司坐标深圳,员工加上我两个人。每月办公室租金加管理费3500,员工工资3500,两个人每个月3000块钱伙食,自己租房住2000,宽带,手机,固话,水电,交通杂费1000, 其它杂费支出约2000,加上办公设备,仪器陆陆续续投入约10万,不算流动资金和借贷的利息成本,两个人的小公司,投入10万左右的工具和每月最少1.5W的固定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