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淡泊: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管理90后其实很简单

[复制链接]
查看: 95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近日,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爆款文章刷屏,文中写道,在算法的鞭策下,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外卖员已成高危职业。

近日,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爆款文章刷屏,文中写道,在算法的鞭策下,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外卖员已成高危职业。

尽管如此,美团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美团平台新注册的有单骑手数达到了33.6万人。而这些新增骑手的来源中,排名第一的为工厂工人。

外卖抢了制造行业的人?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也曾很郁闷地发问:“为什么年轻人情愿送外卖,也不进厂?。”

前些天,昆山世硕电子厂一位管理员在分发员工证时,把证件扔到地上,员工则沉默地弯腰去捡,引起了广大网民“炸锅”,显然大批年轻人离开制造业,尊严问题是原因之一。

工人的尊严被蔑视不是个新鲜话题。以前,业绩不达标的销售要抱着路灯杆跳舞;实习生拒绝喝酒会被扇耳光!今天又有员工被扔员工证。有网友声称“底层劳动者的尊严不只是被蹂躏,而是被按在地板上不断来回摩擦”。

扔员工证事件,让资本与劳动力博弈的火药味弥漫了整个网络,刹那间,还出现了很多关于该电子厂“工人大量辞职,厂线陷于瘫痪”的传闻,然而这些传闻是否属实呢?、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昆山世硕确实有离职潮,但远没有网传的那么严重。该厂给出的最新回应称,视频现场的800名员工已经正常上班,流水线照常运作。

可见,工厂还没输;相反,记者在这场员工和企业对抗的虚假胜利中,发现另一个事实:电子厂的离职潮不过是个频繁的、正常的现象,工人们普遍干两三个月就会“提桶走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企业对员工缺乏尊重,我想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首先,畸形的薪酬方式。这些电子厂大量的用工需求都是短期的,需求量会随着品牌商的订单、市场需求周期浮动;而且对临时工的要求很低,基本上是培训一天都能上岗的普工。

每当订单激增时,电子厂通过与劳务中介合作,就能在短时间内招聘大量临时工;而劳务中介为了迅速召集大量的工人进厂,按照惯例会把厂商的酬劳,返回一部分给工人,这叫做“返费”,金额几千到一万多不等。

普工们要拿到这笔返费困难重重,但总的来说,普工进电子厂看重的就是“返费”,而一旦拿到返费,这些普工又会马上“提桶走人”。

其次,没有技术上的积累。普工拿到返费或者没拿到返费,都是一进一出;其间既没有技能上的积累,物质上的积累也会很快消耗;这就助长了这些年轻人成为短期就业人群。

再次,缺乏自由。许多工厂管理苛刻,加班时间长,上班还不让带手机,员工每天宿舍、工厂食堂三点一线,被束缚得牢不可破。

作为普工(尤其是短期就业的普工)前景暗淡,再加上诸多约束,导致崇尚自由的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送快递、做保安,哪怕去人才市场蹲“日结工”也不愿进厂。

人终究是制度的产物,而这种“产物“反过来又会推高制造企业的用工成本。所以有个现象就出现了,疫情稍有好转,很多制造企业复工有望,却发现人难招,多地出现了用工荒。人去哪了,去送外卖了。怎么办,不断推高返费?

企业为什么无法吸引人才

企业与员工的博弈从来没有胜利者。美国的工会组织一度保障了工人利益,但是日益强势的工会,力量盖过了企业;导致它的汽车工业却日渐衰落,失业率也不断增加,这是双输局面。

对于中国工厂来说,制造业越来越不吸引年轻人同样非常致命,一个失去年轻人的行业,如同一潭死水,发展进步均无从谈起。

那么为什么制造行业没有吸引力?

首先,什么是人才吸引力,一家企业的人才吸引力,本质上是机制的吸引力。

比如,有企业规定上厕所、喝水规定次数;要求怀孕提前三个月报备(没怀上要继续报备),在这种“毫无人性”的机制下,能力有限的员工宁愿去送外卖,稍微有点能力的人也会跳槽了之,企业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黄埔军校”。这就是没有吸引力的机制。

那什么是有人才吸引力的机制?申通快递早年曾经发生过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有大批上海交大的高材生向申通递出“0薪水”的求职书,这是为何呢?

原来,申通当年开放“内部加盟制”,让表现好的总部员工有机会晋升为区域加盟商。在这种自组织、自激励的机制下,高材生自信有更大的机会脱颖而出。这些人显然图的不是一个岗位、一份薪水,而是未来当老板、赚大钱的机会。这就是吸引人才的机制。

因此,很多企业并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有吸引力的机制。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说说自己刚起步的一个小微公司的感受吧,公司坐标深圳,员工加上我两个人。每月办公室租金加管理费3500,员工工资3500,两个人每个月3000块钱伙食,自己租房住2000,宽带,手机,固话,水电,交通杂费1000, 其它杂费支出约2000,加上办公设备,仪器陆陆续续投入约10万,不算流动资金和借贷的利息成本,两个人的小公司,投入10万左右的工具和每月最少1.5W的固定开支。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4: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造物先造人,造人先造己。企业首先要造就的是老板,老板是企业最大的推力,也是最大的阻力和天花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4 16: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成功的企业,所以趋势当中寻找洞见,能不能选择我们的战略决策,选择比努力重要。无论是做企业还是个人分享上,一定要明白最终的结果都是要退出,离开这个世界、退出行业的成长周期。想到退出才能够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21: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目标不仅仅是赚钱,还有对社会的责任、爱、使命,才是这个论坛最终要取得的。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为什么有这种目标?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18: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为社会承担责任,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或改善劳动者的环境,或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都可以说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创新节约能源技术,生产环保产品等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20: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企业家们缺的不是战的能力,而是略的魄力!战要战得坚定,略要略得坚决!战要战到极致,略要略到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