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讨论:从“囧”字流行看压力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837|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在毕业没找到工作,在莆田系男科医院干了两个月网络咨询(前些年才知道类似于或者就是医托),就来了一个人,还是来了一下就机灵的溜了[微笑], 主管可以查看所有工作QQ微信聊天记录,经常说不要把聊天搞成公益性咨询(就差指着我鼻子说了),觉得很违背内心的医德,第三个月辞职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是什么?囧!“囧”字的本意是光明,却被网民们赋予了完全相反的意思:悲伤、沮丧、郁闷,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郁闷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从这个囧字的流行,就可基本探知这个世界上

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是什么?囧!“囧”字的本意是光明,却被网民们赋予了完全相反的意思:悲伤、沮丧、郁闷,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郁闷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从这个囧字的流行,就可基本探知这个世界上的年轻人压力有多么大了!北京一家公司赶上浪潮,迅速推出了一种命名为“郁闷”的减压饮料,传播导语就是“倒过来看世界,其实不郁闷”,醉翁之意是希望年轻人都来把“郁闷”喝到肚子里,生发出些许开心和快乐来。

现代人的抗压能力似乎比不上古人—比如,前几天天为一家电动车企业培训讲座的时候,我讲起了一个在”高压”下迅速成才的小故事:话说宋徽宗是一位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造诣的皇帝,他有一天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回答不出来,退下后急寻画驴出名者姓字名谁,焦急中得知一名叫朱子明的画家有”驴画家”之称,即召朱子明进宫画驴。

朱子明得知被召进宫是为皇上画驴时,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他根本不会画驴,他本是画山水的画家,因为有同行戏弄而给他起了个”驴画家”的绰号,并非擅长画驴才得的”驴画家”。但皇上之命不可违,情急之下的朱子明苦练画驴技术,先后画了数百幅有关驴的画,最后竟阴错阳差地得皇上赏识,真正成了天下第一画驴之人。从朱子明被逼画驴的”压力”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压力管理的精华:变压力为动力!

再看一个例子吧—传说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上仅存十几只,其中秘鲁动物园里有一只。秘鲁人为了保护这只美洲虎,专门为它建造了虎园,里面有山有水,还有成群结队的牛羊兔子供它享用。奇怪的是,它只吃管理员送来的肉食,常常躺在虎房里,吃了睡,睡了吃。

有人说:“失去爱情的老虎,怎么能有精神?”为此,动物园又定期从国外租来雌虎陪伴它。可是美洲虎最多陪“女友”出去走走,不久又回到虎房,还是打不起精神。

一位动物学家建议说:“虎是林中之王,园里只放一群吃草的小动物,怎么能引起它的兴趣。”

动物园里的管理人员采纳了专家的意见,放进了三只豺狗,从这以后美洲虎不再睡懒觉了。它时而站在山顶引颈长啸;时而冲下山来,雄赳赳地满园巡逻;时而追逐豺狗挑衅。谭小芳点评—美洲虎有了攻击的对手,也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使它精神倍增,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对于企业来说,适度的压力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提高忍受力,增强机体活力,减少错误的发生。压力可以说是机体对外界的一种调节的需要,而调节则往往意味着成长。经理人要在压力情境下不断地学会应付的有效办法,可以使应付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也会随之上升,所以压力是提高人的动机水平的有力工具。压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国内企业家和员工的工作压力的特点,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时应该注意五个原则:

第一,适度原则。进行压力管理并不是不顾组织的经济效益而一味减轻员工压力,最大化员工满意度,而是要适度。

第二,具体原则。由于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观感觉,因此在进行压力管理时要区别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岗位原则。组织中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不同。一般岗位级别越高,创新性越强,独立性越高的员工,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比如营销部门的压力-般比较大,因为销售业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自己努力的程度,还与客户、市场大环境、竞争对手有关系。当然,我们也经常听到一线服务人员抱怨服务压力越来越大,客户要求越来越高、服务标准越来越高、服务的内外压力越来越大、服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人甚至有不堪重负之感。

第四,引导原则。由于压力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引导压力向积极的一面发展就显得很重要。谭小芳老师认为,对企业家来说,有些外部因素是不可控的,比如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这时可以灵活地将压力变为动力,激发更多的工作热情。

第五,区别原则。在消除压力前,首先要找出压力的来源并区别对待。有些压力是可以避免的,比如由于员工之间不团结,人际关系复杂造成的工作压力;而有些压力,比如来自工作本身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提高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来解决。

我们说,闪闪发光的金刚石与平平常常的石墨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化学家的结论却令人惊异:金刚石与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原子构成,并且,石墨竟然能变成金刚石。石墨在5-6万大气压((5-6)×103MPa)及摄氏1000至2000度高温下,再用金属铁、钴、镍等做催化剂,可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那么,企业家是怎么把”石墨”变成”金刚石”的呢?--激励。但是激励是有一定方法的。比如可以将主管、经理自己成长的例子讲述给新人和下属,来鼓励、激励下属同样成长。

近期,肯德基推出了早餐新品“法风烧饼”,外号叫“发疯烧饼”,更是把这股“减压疯潮”推向了极致。为了高效推广“法风烧饼”,肯德基联合多家媒体举办了“让我们一起疯一把—疯狂丢沙包大战”,吸引了众多白领疯狂参与。年轻白领们脱下职业套装,集体穿着七八十年代流行的海军装,抛开就业、升职、失业等诸多困扰,通过沙包大战来减压。游戏中,白领们把自己的压力写在纸条上,缝进自制的沙包中,寓意“像丢沙包一样把压力丢出去”,有人写着“让加班去见鬼吧”,有人写着“让老板赶快下岗吧”,更有人写着“让我的痘痘赶快好吧”;真正让白领们重温了一把儿时简单的快乐,可见减压都快成“全民话题”了!

有的业界朋友也问过我,谭老师,您是怎样面对压力的?怎么说呢?曾经的我,面对各种压力时,也曾想选择放弃。但是后来我及时调整了心态,换了种思考:压力越大,越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后碰到相同的人、事,就不会不知所措。当然解压的方法还有很多,因人而异,适合自己就好。

从囧、到郁闷、再到纠结。这些流行语都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压力日益增加,但怎样减压,怎样借助压力发挥潜力就成了每一位职场人士的必修课。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2: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为社会承担责任,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或改善劳动者的环境,或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都可以说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创新节约能源技术,生产环保产品等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1: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制度让好人坚定地留下来,让他找到做好人的价值和快乐,拥有持续做好人的力量;好制度让坏人赶紧走出去,让他觉得留下来没有价值,而且是一种痛苦,让其自动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5: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领导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在创建联盟、发展和运用支持体系、激励,以及倾听和发展他人方面,领导者的效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17: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者的策略在于增加自己的时间,通常是借由缩小或尽快解决下属占用的时间比例,亦即消除“往上指派的工作”(upward delegation),这样他们就可以运用额外的时间,妥善处理老板与组织交付的任务。通常,当下属向上司求救时,他所寻找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解决问题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5 07: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企业家的孩子不愿继承家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个很好的技术工老师傅,他虽然不是你的家里人,但你企业里的人,对企业非常了解,他们有理论和实践加上在企业干了很长时间,多易他们是理想的传承人。所以你要好好对待员工,帮助他们进修,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对身份的认同感与企业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