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研究:怎样进行压力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95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在毕业没找到工作,在莆田系男科医院干了两个月网络咨询(前些年才知道类似于或者就是医托),就来了一个人,还是来了一下就机灵的溜了[微笑], 主管可以查看所有工作QQ微信聊天记录,经常说不要把聊天搞成公益性咨询(就差指着我鼻子说了),觉得很违背内心的医德,第三个月辞职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科技产业由于变化快速、竞争激烈,工作环境也因而充满高度压力。由于压力通常让人感到不舒服,因而使得人们遇到压力时,很容易就产生抗拒、甚至逃避的心理。但抗拒、逃避并不能真正解除压力,唯有思索压力产生的原因,从压力产生的根源着手,才能有效地纾解压

科技产业由于变化快速、竞争激烈,工作环境也因而充满高度压力。由于压力通常让人感到不舒服,因而使得人们遇到压力时,很容易就产生抗拒、甚至逃避的心理。但抗拒、逃避并不能真正解除压力,唯有思索压力产生的原因,从压力产生的根源着手,才能有效地纾解压力,不受压力所摆布。

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压力可说无所不在。刚换一个新的工作,对新的环境与工作内容不熟悉而感受到压力;学生考试前,因为无法预知会遇到何种形式的考题,即使准备再充分还是多少会感受到压力;有些人第一次出国,会担心赶不上飞机而提早许多时间到机场等候,这也是压力。另一方面,业绩目标无法达成、担心实力不如对手、家人有问题无法解决、经济状况不佳等等,免不了也会产生压力。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下产生的压力,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当一个人碰到一件事而感觉到“我不会”、“我不熟悉”或是“我不确定”时,就会感受到压力。

既然压力的来源是本身对事物的不熟悉、不确定感,或是对于目标的达成感到力有未逮所致,那么,纾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状况,并且设法提升本身的能力。一旦“会了”、“熟了”、“清楚了”,压力自然就会减低、消除,可见压力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逃避之所以不能纾解压力,则是因为本身的能力并未提升,使得既有的压力依旧存在,强度也未减弱。

由此观之,压力也可视为一种侦测器,用以测试一个人的能力。同样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压力大小也不同,能力较强者,感受到的压力便较弱。一个人能够负荷的压力强度,也因此反映出他的能力高低或对事物的熟悉度。压力的存在,代表欲达到的标准高于实际情况,而压力的消除,代表能力较先前提升。

反过来说,一个人一旦感受不到压力的存在,不但并不可喜,反而要特别小心。因为这表示在能力提升与个人成长上,少了一股相当重要的动力来源,这样的环境虽然安逸,但是却无助于成长。就此而言,压力的存在有其正面意义,人不应该害怕、排斥压力。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既然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强度与能力、熟悉度有关,那么,在工作场合当中产生的压力就不至于真的把一个人压垮。即使压力大到个人无法承受,也还有能力较强的主管可提供协助,此压力对他而言相对较轻。如此拾级而上,倘若到了总经理、董事长处仍无法解决,便只能克服多少困难算多少。事实上,压力的产生与纾解并非全有与全无,而是渐进式地增加或减轻。在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个人的能力也随之提升,相对地,压力便减轻了,这代表一种改善与进步。了解压力的本质之后,在面临压力时,就不致慌了方寸、乱了手脚,也只有想不开的人才会被压力压垮。

个人纾解压力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在心里层面上,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压力,如前文所述,压力的存在是正常现象,并非一种负面的状况,而且生活、工作之中,压力无所不在。对于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言,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如果没做成又怎样?”这样的想法并非找借口,而是一种有效纾解压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个性较容易趋向于逃避,则应该要求自己以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告诉自己,适度的压力能够帮助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要随时切记,压力过大时要寻求主管的协助,不要意图一个人就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

主管则除了要了解压力的成因,藉以帮助员工调适之外,同时也应该了解个别员工的性格,以及压力同时也兼具帮助个人成长的作用。遇到员工前来寻求支持时,能够适度地拿捏协助员工的方式与程度,藉以避免部分较消极的员工养成只要一遇到压力,便将之转移给主管解决的习惯。

年轻的员工由于工作、社会阅历较浅,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压力,此时应该积极地练习怎样克服压力,在此过程中,也加速了个人能力的成长,胜任既有的工作职掌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职位上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候也可以适时地给予自己适当的压力,来帮助自己成长。此时必须切记的是,帮助成长才是真正的目的,以避免自己一味地设定过于高远的目标,陷入过大的压力而得到反效果。

联强也有两项重要的制度有助于个人的压力管理,即月报制度与职能衡量制度。透过月报的过程,让员工学习整理分析的方法,培养规划分析的能力,并藉此从工作中寻找可改善之处,以提升其专业程度。只要能力不断提升,既有的压力便会不断减轻。尽管还是会有新的压力产生,但因为员工的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形,新的压力同样可以被逐步减轻。

至于职能衡量制度,则是让员工定期客观地评核自己,感知自己在不同能力面向的火候成长,以及相对于过去是否能处理更大范畴、更高难度的任务;透过定期地比较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感知到过去曾经带来压力的事情,如今已经可以应付自如了,而从中感受到成长的收获与喜悦。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3 04: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领导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在创建联盟、发展和运用支持体系、激励,以及倾听和发展他人方面,领导者的效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业务部门为什么缺乏狼性和战斗力?源自缺乏绩效目标的激励。天底下没有懒惰的人,只有缺乏足够动力的人。企业要用未来的目标激励现在的员工,用市场创造的财富激励自己的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2: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管理者要辞退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时,别为难、别折腾、别扣罚员工,直接一点,及时告诉员工,别浪费双方的时间,把该给的都给了。让员工体面地离开,是管理者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7: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领导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在创建联盟、发展和运用支持体系、激励,以及倾听和发展他人方面,领导者的效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5: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