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探讨:怎样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84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利用你的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温柔、同理心,激发你的内疚、疯狂、歇斯底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员工福利:缴纳五险, 月休4,法定假日,按时发薪;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写成员工福利?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接接电话的。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由于组织变革加剧,客户要求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员工的压力越来越大、过度的工作压力使员工本人和企业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据有关研究调查表明,每年因员工心理压力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超过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因此,漫

由于组织变革加剧,客户要求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员工的压力越来越大、过度的工作压力使员工本人和企业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据有关研究调查表明,每年因员工心理压力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超过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因此,漫谈压力管理,就企业和员工而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何谓压力有关压力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

1、从古典的角度来看,是指有机体(生物)为了维持本身正常的状态,在具有伤害能力的媒介中所进行的”接二连三”挣扎。

2、压力是一种刺激,是一种足以引起紧张、心理感受的威胁。

3、压力是一种历程,是个人与环境之间沟通、调适的互动过程。

4、压力表现为缺乏人际支持、想法不切实际、身体紧张、情绪压抑、忽略自己的需要和感官刺激过度。

5、压力的大小,与压力源的大小成正比,与个人身心承受压力的强弱程度成反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压力既是一种刺激或消极的感受,也是一种人与环境的互动历程。压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压力源的大小,又取决于个人身心承受压力的强弱程度。

二、压力是怎样形成的就个体而言,压力源分为:人际、工作、休闲、心灵、身体、金钱六大部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压力的形成分为四个步骤:1、刺激出现压力源一旦出现失衡,就会导致刺激出现,表现为外在环境与内在心理历程的关联。

2、感受刺激刺激一旦出现,个体就会感受到刺激的威胁。

3、认知刺激个体体会和认知到刺激与其价值观、需求、动机等之间的相互矛盾。

4、行为反应个体因体会和认知刺激后,在心理、生理和行动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征兆。

三、压力是怎样表现的个体在感受和认知压力源的刺激后,在心理、生理和行动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压力征兆。

表现如下:1、心理上个体在面对压力时,其心理上或情绪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显着的,这与个人对情境的认知评价密切相关。与压力战斗所引起的心理征兆:消极、厌倦、不满、生气;逃避压力所形成之心理征兆:冷淡、认命、健忘、幻想、心不在焉、能力丧失。

2、生理上个体会进一步去面对并克服所面临的障碍或干脆逃避并忽略有障碍的相关知觉。

短期生理征兆:头痛、头晕、眼睛疲劳、胃痛、气喘、便秘、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血糖增加与血液凝结。

长期生理征兆:心脏病、高血压、胆固醇增加、心室肥大、皮肤起疹、淋巴腺炎、甲状腺异常、秃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狭心症以及心肌梗塞。

3、行为上是指人们身处在一个工作困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考与感受。

压力过大时会发生:体重发生变化、抽烟习惯增加、咖啡饮用、酒精饮用以及使用迷幻药、缺勤、旷工、离职、恐慌型的行为以及做出错误的判断。

四、压力应怎样管理压力管理从两个角度来阐述,一是企业角度,二是员工角度。

1、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怎样正确对待员工的压力,是考查企业落实”人本管理”理念的一个主要指标。只有开展有效的压力管理,才能在企业里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有效的压力管理,包括:(1)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人才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要面临成长瓶颈的困惑和压力,这就需要企业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职业发展阶梯”和”职业生涯通道”,在尊重人才意愿的基础上,帮助人才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人才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职业发展压力。

(2)开展职业咨询与压力辅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员工的身心健康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咨询与心理压力辅导也将随之产生,这将帮助员工正确处理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建立公平的内部竞争机制许多压力,尤其是工作方面的心理压力,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不公平竞争机制。这种不公平的内部竞争机制,既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只有建立公平的内部竞争机制,包括薪酬激励分配机制、晋升筛选机制等,才能有助于减轻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

(4)构建人性化管理机制作为企业,是集多方利益一身的载体,不仅要满足投资者的利益,也要满足员工个人的利益。而员工的身心健康是员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其作为载体存在的意义。

2、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众所周知,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是发展的基础。而怎样处理好个人所面临的压力,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员工尤其有必要做好自身的压力管理。

(1)预见和评估压力许多我们体验过的压力来源,事先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熟悉企业文化或内在潜规则,对可能出现的压力做好评估和预测,增强工作积极性,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压力源,从而减轻外界可能出现的压力。

(2)接受和释放压力有许多人总是抓住过去的失望、挫折或与他人的不合,不愿正确面对和接受压力,这使他们陷入在过去而回不到现在。如果你愿意改变对某种情况的感觉和态度,你会发现接受它比较容易。

在接受压力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大声说”没什么”,永远记住”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表现”难得糊涂”,保持”宽宏大量”,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

在释放压力过程中,可以采用请求协助、适当抱怨、休息一下、处理愤怒等有效的方法。

(3)管理压力管理压力包括管理时间(即利用80/20法则,做重要的事情)、管理生活方式。

管理生活方式包括心理暗示(给自己鼓劲)、视觉化的心理图像(回忆过去美好的记忆)、适度运动、呼吸法(深呼吸)、营养均衡(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合理)、充足的睡眠。

总而言之,有效的压力管理,既有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建立员工和企业间的良好关系。有效的压力管理,作为一个新课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0: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初步想法感觉是:顶层有一个决定层,决定层下面会有一个决策层,决策层即为企业制定各种方针政策,为决定层提供方案参考。决策层的人来源于部门,地方,高校等各渠道,人数或许可在50-100人,内部人员也是有流动,以保证方案优质。两个层的关系或许是:1.决策层提供自主化的方案。2.决定层也可以根据要求要求决策层制定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8: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模式一定要可持续性,过去的几年里,因为中国市场的确非常非常热闹,所以很多的烧钱业务都非常非常容易融到钱。很烧钱的企业,现在已经不赚钱了。投资人很多没有那个胆量砸钱,中国也有很多最近烧钱的企业,再融的就会产生问题。做企业一定要想明白烧钱会不会烧出这个企业的可持续性,不要把钱补贴给了白眼狼,你一旦补贴人就不见了,这种商业模式是最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14: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奖励不仅要有物质的更要有精神的。只奖物质不奖精神,会让人唯利是图;只奖精神不奖物质,会让人缺乏狼性;双向激励才能获取团队最大的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04: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知识结构过程中,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劳动来的;学习主要是读书学习,光靠读书学习不行的,读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但有时候不增长智慧。人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人的智慧主要是在劳动中来的,劳动增长智慧,一个人如果光读书,不参加任何劳动,这个人最终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劳动的人情商高不了。光劳动不读书也不行,没有理论的滋养你是受限制的。所以作为企业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12: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质量提升的三个标准,第一,产业要有正能量,为国家、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创造更多真正的价值。第二,企业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专业主义的创新来营造企业的未来。第三,企业的信誉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今年赚了钱,企业就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