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探讨:工具导向的管理与觉悟导向的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269|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同样地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上.东西方的思维好像也是不同的.记得零售商店用的收银机是美国人在19世纪发明的,因为他们发现商店记录的销售额和实际出货数量有差异,也就意味着有收银员中饱私囊.在这个时候,他们并不是坐下来和店员们开会,大讲廉洁正直的重要

同样地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上.东西方的思维好像也是不同的.记得零售商店用的收银机是美国人在19世纪发明的,因为他们发现商店记录的销售额和实际出货数量有差异,也就意味着有收银员中饱私囊.在这个时候,他们并不是坐下来和店员们开会,大讲廉洁正直的重要性,并把没有偷钱的员工评为先进,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研究怎么样才能有一个系统让店员即使是想偷钱也干不成?就这样收银机被发明了出来.再放大一点说,现代企业管理是通过清晰定义的架构,职责,流程,制度等手段实现运作的-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些手段的总和统称为“工具”,因为它们都是实现管理目的有型的工具.同时,我把思想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这类的管理方法统称为“觉悟”,因为它们都是期望员工的觉悟发生变化而实现管理目标的.回到前面的例子,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就是以工具导向的治国思想而期望出现一个“圣人”就是以觉悟导向的治国思想;采用收银机就是以工具导向的零售店管理思想而廉洁教育就是以觉悟导向的管理思想.

毫无疑问,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倾向于采用以工具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因为这已经被无数企业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但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目前相当多的国内企业虽然从意愿上是采取工具导向的管理模式,但实施中却体现出了彻底的觉悟导向管理.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工具导向的管理模式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地变了味?其主要原因有四个:

1)伪工具太多:工具导向意味着我们需要有好的“工具”.工具的好坏对不同的企业来说都是相对而言的,但大的原则应该做到清晰与全面.先说一下什么是清晰:不少的企业也制定了很多的制度,流程等等,但仔细一读,发现几乎全部都是思想教育的内容,比如说:“该岗位的员工一定要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职,不产生差错”;“员工必须按照各项操作规程操作”等等,这就是典型的“伪工具”.一个真正的“工具”应该是在不同的人解读时都会有完全相同的意思,而且会很清楚地告诉所有人具体的动作是什么,而不是采用什么思想态度.其次,全面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地方都需要繁复的条文,而是指要抓得住重点,能够管住关键控制点,不要出现对垃圾出门有很详细的制度而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却是一片空白的情况.

2)对结果和手段的颠倒:很多企业家认为一个企业运作的最高阶段就是以强大的企业文化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促使员工在即使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时也能够按照原则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他们往往会忽略了以觉悟为导向的管理其实是一个结果而不是手段,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通过各种工具的运用,在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文化和习惯后,然后才具备过渡到以觉悟为导向的管理,而期望先提高大家的觉悟,然后再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或者以文化取代管理地愿望都是错误的.

3)对工具的理解太狭隘:规章,制度和流程等等都是一些常用的管理方式,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管理工具.其实工具的种类很多,而不仅仅是那些规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书面文件.比如说,一个与下属的定期一对一工作回顾就是很好地管理下属表现的工具.如果对工具的理解过于狭隘的话,那会造成有很多的空白点是只有通过个人觉悟来实现,那也就无法真正体现工具为导向的管理

4)实施“法制”而不是“法治”:企业管理的工具是什么?其实它的本质就是企业运作中的法律或者说是游戏规则,只有所有人都真的是遵循同样的游戏规则它才会真正起到作用.一个工具导向的企业,一定是强调法治而不是法制的企业.企业中“

法制“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而”法治“则是指依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治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法制的本质是人治而法治则赋予了规章制度最高的权力.之所以有不少的企业看上去规章制度很健全,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以觉悟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在于有了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严格,慢慢地就完全放弃了”法治“,转变成了一个以觉悟导向的管理–完全受制于个体的主观判断.

总经理们总是喜欢苦口婆心地教育下属,在大会小会上把同样的东西翻来覆去地讲,这是典型的以觉悟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效果几乎等于零.我的建议是忘掉所有的思想教育,想想看有什么方法能够设计出一些真正有效的“工具”(不仅仅是规章制度)来,用这些工具来实现管理的目的.不要把企业的成功寄托在所有的下属都是“明白人”这个基础上.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1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一个好企业的,好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最后我终于找到的标准,我们要做一个百年老店探索者,要有一个永恒的创新,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上要兼听信,跟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文化,包括使命定位的准确性都重要,使命并不是挂在墙上看的,而是习惯,企业文化具备真正的核心力,偷不去,买不到,带不走,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4: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第一个就是要有钱,要赚钱、盈利,企业盈利才可以发展,才可以带来就业,给员工发放工资,回应社会的需求,让社会繁荣。第二个就是企业里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企业的使命,每个人都应该与企业发展连接起来,如果企业赚钱,大家也赚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企业成为一个大家庭、一个利益共同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7 03: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8 12: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时代需要企业家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总结为16个字,叫“家国情怀,学者智慧,商业思维,江湖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9 03: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最优秀的观察家,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留意身边的事情。因此,换种眼光去看习以为常的事。寻找差异和特征,留意事物运转的模式,多角度地看问题,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