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神奇:和字当先管理要靠人还是靠制度

[复制链接]
查看: 748|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更夸张,之前去一家公司,那边职位说是“影视招投”,其实就是让你装白富美,然后去骗那种有钱的老头子,跟他聊骚,骗他投钱,最恐怖的是,公司里真有一个女的装那个白富美,然后其他员工聊到约见面,就会让那个“白富美”去,而且这种一套下来,骗到的钱基本都是六位数,还美其名曰这是线上线下配合的o2o模式[囧],真的恐怖。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所谓管理应该靠人还是制度,可能会因为企业的不同发展状况而有所侧重,但在“和”的管理理念下,靠人和靠制度是不能分开的。人治和法治不能被割裂,而应该是辩证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人治需要在科学法治的前提下进行,法治也需要有效地人治来推行。

所谓管理应该靠人还是制度,可能会因为企业的不同发展状况而有所侧重,但在“和”的管理理念下,靠人和靠制度是不能分开的。人治和法治不能被割裂,而应该是辩证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人治需要在科学法治的前提下进行,法治也需要有效地人治来推行。

一、人治是走钢丝的艺术

从企业的角度讲,管理本无定式,也没有好坏之分,重点在于其是否适合企业自身。对待管理有一种争论,即“管理是科学的”还是“管理是艺术”,这和法治和人治之争有相似之处。制度制定应该是科学,制度不科学等于没有制度,甚至会危害更大;管理的艺术论相当于“人治”吧,以人管人是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的,激励员工、安抚团队、笼络人心也是需要艺术性和技巧性的。

但“人治”就像是走钢丝的艺术,特点是非常“险”,技巧没掌握好敢上吗?天气恶劣敢上吗?那么,“法治”就成了企业管理中的一条“保险绳”。

没有法治,或者制度不科学,仅仅依靠人治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行为完全建立在管理者个人好恶基础上,工作盲目、政策朝令夕改,都让员工会感到无所适从。老板依靠亲情、人情、义气管理员工,可能员工也会跟着干,但是会乱干、瞎干,心情好就干,心情不好就不干。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老板和员工平时挺好,可万一有一天心情不好怎么办?喝醉了酒不能控制自己怎么办?听天由命也许会是个好办法。

二、法治要“松紧适度”

管理本身就是一门人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没有“人”这个实体的存在,法治的作用也无从谈起。很多企业并不是没有法、没有制度,恰恰相反的是制度很多、规定也很多。问题是“法”没有得到执行,有法不依才是问题根源。人是“法治”的执行主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人是“执法”者,没有人的法就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公共场合禁止随地吐痰”这条规定尽人皆知,但如果没有执法人员,大街上随地吐痰的人比比皆是。我们开车出门,如需停车办事,尽管街道边设有禁止停车的标志,如果没有警察,禁止停车的制度是没有人执行的。

在企业管理中,有些人是比较迷信“法治”的,称法治代表科学管理,这些人受泰勒思想影响极深,他们完全忽视了人治的重要性,以至于会把人作为机器、工具,认为只要有了科学的制度,严格控制,企业管理就能获得成效。法治像一条保护带“扯”在管理者身上,太紧了就会受到束缚。

科学管理确有其有效性,但也应考虑一些适用范围,它应该更适用于可以进行量化、标准化工作,比如生产型的工作。而如果对于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工作,比如市场策划,研发等类型的工作,严格的规章制度则可能会阻碍工作、抑制创意。我曾经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像公司的最简单的一条“上班不许迟到”,就很难得到有效地执行。公司为了制止这种现象,制定了多种制度,最后都不了了之。因为有些夜猫子的广告创意人员为了赶创意,通宵达旦,一夜没有睡觉,第二天是鬼才能不迟到。管理需要的是对这些人员进行人性化激励,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使他们具有成就感,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破天窗”之人、法二重唱

健全的法制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再好的制度都有漏洞,现实中不存在百分之百健全的制度。

有个著名的“破窗理论”是这样说的,说第一个怀有侥幸心理的员工破之,也就是把窗户打破跳了出去,为什么跳出去呀?因为屋子里太闷,他要再不跳出去就会被活活闷死,于是他就跳出去了。跳出去后,如果领导者不能及时采取有力的补救措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坏更多的窗户,破坏更多的制度;假如说是领导者破之,可能就为普通员工打开了一个缺口,大家就会群起仿之,这样久而久之,再完整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会成为一种摆设。

像“破窗理论”中的情形在企业中并不少见,这种问题的确不好解决。另外,还应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规范与制度或许还会存在,监控与约束或许还有必要,但其作用将会大大削弱,因为规章制度一是只能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约束,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二是规章制度无助于一个企业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与处理那些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为它的等级、程序、过程太复杂了,太复杂了不是一件好事,它会坏事的。

至于说,人治和法治交锋,问题的实质应当是执法水平的问题、有法不依的问题,或者是法治本身科学性的问题。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人、法是不分家的,也不能具体的分隔开来。把人治和法治有效的结合起来才是企业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23: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而且中小企业在社会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事情,在过去的产业化年代,所有的企业只为追求利润而争前恐后,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也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19: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的品牌比产品更知名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因为品牌它是企业的哲学、企业的价值,它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18: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业务部门为什么缺乏狼性和战斗力?源自缺乏绩效目标的激励。天底下没有懒惰的人,只有缺乏足够动力的人。企业要用未来的目标激励现在的员工,用市场创造的财富激励自己的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5: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如何追求幸福呢第一,发现幸福:幸福就是爱和被爱,需要和被需要,它是一种自我感受和感知,一种力量的联系。幸福源自于家里,公司里,社会里,自然里,自己的内心。第二,创造幸福:幸福是自己创造的,我们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幸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首先创造生活信仰,其次创造财富,最后创造价值。第三,传承幸福:幸福的企业家,才能有幸福的家庭和幸福的企业。要做到传承教育,传承价值,传承能力,传承规则,传承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初步想法感觉是:顶层有一个决定层,决定层下面会有一个决策层,决策层即为企业制定各种方针政策,为决定层提供方案参考。决策层的人来源于部门,地方,高校等各渠道,人数或许可在50-100人,内部人员也是有流动,以保证方案优质。两个层的关系或许是:1.决策层提供自主化的方案。2.决定层也可以根据要求要求决策层制定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