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神奇:“煮鸡蛋”的故事带来的管理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46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09: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家安徽滁州市全椒县的!一个小县城!房价6000+现在每个月房贷3000!自己吃喝和朋友社交1000~1500!还有亲戚朋友结婚乱七八糟的上份子这样的花销每个月要预留1000左右!现在还没小孩,还没结婚!这笔开销还没算上!我这县城厂工工人平均在4500到5000左右!真的生病都不敢生!我不知道有些人评论真的低能!不食人间烟火吗?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除了小孩,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年头到年尾,不经意间时光从单调平凡而又忙碌的日子里一晃而过。每每这个时候,大到国家、企事业单位,小到家庭、个人都会以不同方式梳理总结一年来的收获,并盘点着来年的打算和目标。

光阴似箭,又是一年!

除了小孩,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年头到年尾,不经意间时光从单调平凡而又忙碌的日子里一晃而过。每每这个时候,大到国家、企事业单位,小到家庭、个人都会以不同方式梳理总结一年来的收获,并盘点着来年的打算和目标。

可是,你是认真总结还是应付了事?是从中受益还是徒劳无功?不少人也许认为,用不着自己去梳理总结,只要履行好职责,一切按照领导交待的做就行了。其实不然,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管理成本、投入产出,都需要认真地梳理盘点。

由此我不禁想起曾在某个杂志上登载的一则关于中国人和德国人煮鸡蛋的小故事: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每天早餐都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中国人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出去洗漱洗漱或干点别的,等再回来鸡蛋就煮好了。但德国人会用一个差不多刚好装得下一个鸡蛋的专门容器,下面焊一托盘,然后加满水,1分钟水就开了,3分钟就关火。关火之后他们利用余热再煮3分钟,把鸡蛋煮到刚刚达到营养价值最高的状态。接下来用凉水泡3分钟,使这个蛋很好打开,德国人认为这样做很标准。跟中国人相比,他们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最佳的营养状态。

这则故事引给我两点启示:

启示一:同样的结果,不同的方式方法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拿“煮鸡蛋”来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和德国人的煮法有较大的差别。两者同样是把鸡蛋煮熟,但德国人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去执行,不但鸡蛋能煮熟,而且资源占用最少,效果也最佳(营养价值)。无论部门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在工作和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都有各自“煮鸡蛋”的技巧,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年的年末岁首,在梳理总结工作时,尤其作为领导者,在关注鸡蛋熟与不熟的同时,还要关注那些不但能把工作“煮熟”,而且“煮”的过程中更在意方式方法,更在意资源占用和工作效果的部门和个人。

启示二:要学会总结,制定适宜的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

故事里的德国人在煮鸡蛋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非常适用的煮蛋程序和控制方法,并严格执行,结果每次用水、耗热最少,鸡蛋营养还最大。而中国人只求鸡蛋煮熟,没有注意观察并认真总结煮的学问,在煮的方式方法中较之德国人有明显的“水”和“热”的浪费现象,而且破坏了鸡蛋的营养价值。“没有规矩,不成方园”,说的也是制度和标准的重要性。我们平时的管理工作、设备检修、运行操作、参数调整、节能降耗、指标竞赛等工作中,若不善于及时总结,工作就不可能得以持续改进,就难免会出现要么制度或标准不适应,要么执行不严、管理不细而偏离制度和标准。

最后,在拿年末岁首的工作梳理总结来说吧。如果我们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只是做一个数字的统计和简单分析,而不是深入地探索,就像“煮鸡蛋”一样,我们只关注煮了以后是熟的还是生的、是煮爆了还是完好的,而不是关注有没有达到最佳营养状态、用多少水和热来煮鸡蛋是最合适的。这种梳理总结只能是“成功也总结不出成功的方法,失败也找不到失败的原因”。最终只能是对奋斗一年最终成果有一个清晰了解。总结了是这么回事,不总结还是这么回事。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希望“煮鸡蛋”的故事也能给您一点点启发。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每个人的工资成本乘2才是这个人实际消耗的成本,而IT业高工资是众所周知的,相当于每人每天坐着不动就要消耗1000元,项目不紧,工作安排不到位让员工闲着没有产生利润就是最大的成本。没有产生稳定持续的利润之前,扩张一定要谨慎,费用一上去就难以下来了,最后很容易被耗死了。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21: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画两条曲线。第一条曲线叫财务曲线,就是怎么样赚钱;另一条曲线叫价值曲线,就是到底我们给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样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10: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组织或者一场运动能够取得长期的成功,不是因为它们的文化,或者它们的核心制造能力,或者它们使用的先进管理手段,而是因为他们能够不断地造就各个层级的领导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14: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企业家们缺的不是战的能力,而是略的魄力!战要战得坚定,略要略得坚决!战要战到极致,略要略到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4 1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目标不仅仅是赚钱,还有对社会的责任、爱、使命,才是这个论坛最终要取得的。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为什么有这种目标?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13: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你也可以改造社会。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尤其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时代,一次微小的改变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摧枯拉朽的小风暴。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那就改变小环境,如果小环境也改变不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真正想改变社会的人,他们的心目中没有敌人,只有努力想要救济帮扶的人。很多人花一辈子才明白的道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