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审慎:500强颠覆传统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92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09: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我老婆她公司也举行这种培训活动,我那天正好送她去,结果听了五分钟,听不下去了,我蹓跶到楼下大厅,拿起备用机拨打了110,说是诈骗活动,场面很火爆,内容很洗脑,结果没十分钟警察就来了[doge],上去大概半小时左右吧!我老婆下来了,我假装不知,问怎么你也偷溜啦?她神神秘秘的告诉我,有人报警,活动取消了[滑稽],嘿嘿嘿,深藏功与名,这帮神经病,就是欠110收拾。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三星创业以来,领导者一直花80%的时间来吸收与培养人才,其它公司的领导人则用80%以上的时间来做业务。所以三星培育出三个全球500强公司。”

“三星创业以来,领导者一直花80%的时间来吸收与培养人才,其它公司的领导人则用80%以上的时间来做业务。所以三星培育出三个全球500强公司。”

“东芝将产品经营战略分为象类产品与鼠类产品,追求7倍的速度发展。”

这些令人耳目一新,对传统管理具有颠覆性的理念与策略,便是我在同一些全球500强企业深度接触中所获得的,这些思想与方法正影响着未来趋势。

东芝“鼠类”产品跑得快

在产品战略制定上,东芝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法,认为象类(变化比较慢的)产品与鼠类(变化比较快的)产品的战略决策是不同的。

东芝中国总裁平田信正进一步说明,能源发电、基础设施等受行政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产品生命周期比较长。但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东芝要每3个月到6个月调换一次零部件。今后与未来,对这些“鼠类”产品,要采取比传统产品战略快7倍的速度发展。这是一个大趋势,否则无法生存。

东芝将象类产品分为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两种,中期计划一般看5年,长期计划一般看15年。但是现在IT业的变化是非常快的,所以也要随时不断调整。原来这些决策都是由公司总部统一统筹的,现在是由各个分公司自己决策,这也是他们设立分公司制的一个原因,这样公司可以达到高速决断能力。

“极限管理”打造沃尔玛核心竞争力

在第一家沃尔玛店的招牌上就写着“天天低价,保证满意”。这是沃尔玛从乡镇小店走到今天全球销售第一位置的成功法宝。而商品的低价和优质的服务往往是矛盾的,优质的服务导致商品成本的增加,沃尔玛是如何处理这对矛盾的呢?

沃尔玛在50年里获得超速成长的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突破极限管理。在管理费用方面,当沃尔玛只有5家店时,他便坚持用以2%的销售收入作为一般的管理费用结构来经营,而2%的销售额包括了采购费用、一般管理成本,包括沃尔顿兄弟的工资、地区经理和其它员工的工资,事实上这个原则在沃尔玛发展过程中从未改变过,它与其它商店所规定的管理费用提取标准恰好相反,大部分商店采用的是各项费用相加顺推的方式计算出来的,一般是5%左右。因此,他们的成本竞争力比沃尔玛低。可见突破极限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浓缩管理法,是意志力程度的一种表现。

突破极限管理的另一种方式是加快学习速度。经常到竞争对手的商店去观摩、调查,成了沃尔玛经理们的日常“课程”。听到什么地方出现新的做法,他们会立即赶赴过去。开架售货、超市、电子物流等策略都不是沃尔玛发明的,但它却是最早采用也是做得最好并运用最广的。正是沃尔玛的好学,让他们不断迅速地采用先进的经营方法与先进的管理手段,不断拓展沃尔玛的规模,这一切成就了沃尔玛的零售帝国。

米其林给员工配备职业发展经理

“米其林对公司人员的目标是,希望他们能和公司一起有长远的发展,”米其林中国及韩国区总裁韩思克这样解说如何留住有价值的员工,“要为消费者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就要有与公司一起长远发展的一流员工。”

米其林给每个员工设计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经理,只要员工对现有的工作感到厌倦时,他的发展经理可以帮助他转到别的部门,不必离开公司,而是到公司的其它部门去进行新的工作。同时根据员工的发展潜力来进行培训,培训时间约占一年工作日的3%-4%。

在员工工资待遇方面,米其林根据劳动力市场来决定,经常与其它公司进行对比,确信在这方面具有竞争力。每年都会审查工资待遇标准,给不同的员工不同的工资待遇,以确保公司可以留住他们。每年的增长是根据员工的表现来确定的。

英特尔推出“两位一体”制

英特尔自1983年转型以来,在管理上的另一大成就,就是训练出许多一流的高科技执行主管,也是英特尔传统的做法:放手让人去尝试,只要是人才,很快就可以摸索出最佳方法。还有英特尔特殊的双轨管理模式“两位一体”,即设置两位平行分治的“一把手”,也就是借用不同个人的专长,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或简单称为集体领导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源于创业初期,诺伊斯、摩尔与葛洛夫三人的分工合作经验。经过先前的尝试与学习,英特尔便发现要使“两位一体”运作得宜,必须具备三大前提:这份管理工作必须相当巨大与复杂;同时负责的两人必须有互补的技能与专长;这两人还必须十分尊重对方,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如此一来,双轨管理才能发挥其功效,胜于传统的单人负责管理方式,否则双轨管理反而会给组织带来更多的困扰,不见得必会成功。

爱立信的用人“七大法宝”

据最新消息,爱立信摆脱了前一段亏损的困境,最近走向了赢利的正轨。这使我想起来自北欧瑞典的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的一段话:“爱立信在世界范围内不可否认的成功,可归因于它‘职业精神,相互尊重’的用人哲学。”

爱立信强调,人力根源于经营的需要,它必须服务于公司的业务经营。爱立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让客户满意的同时,也让员工满意。具体说来,包括七大人力资源方法:

推广价值观。爱立信永远坚持“专业进取、尊爱至诚、锲而不舍”的企业理念,这也是爱立信员工的精神和价值观。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这种理念、价值观的宣传者和导师。

建立星罗棋布的人力资源网络组织。瑞典总部的人力资源机构居于网络中央,主要根据公司文化及战略思想,设计出统一的组织文化、能力和领导、薪酬等人力资源理念及政策框架。

管理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坚力量。爱立信将管理者定义为业务经营者+运营管理者+能力开发者。

不断充实的爱立信“能力要素宝库”。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理念表现为对员工的能力管理,爱立信将能力定义为获得、运用、开发和分享知识、技能和经验。机构内部各级部门领导通过研讨经营重点来确定本公司、部门及职位类型所需的主要能力要素,并以此建立各类人员的能力模型。

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职位分析形成规范的职位说明书,明确任职员工的责任,并据此确定员工的工作目标或任务;通过职位评估判断职位的相对价值,建立公司薪酬福利结构及政策,使员工产生较清晰的期望。

高转换成本的薪酬设计。为了使人才流失降到最低,爱立信采取了转换成本策略,即员工试图离开公司时,会因“转化成本”高而放弃。

给员工创造持续发展的空间。爱立信积极鼓励持续的发展,为员工提供机会以改善其适应能力并从变化中受益。能力培养如个人培训计划是每个单位业务规划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东方赢,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他先后出任两家集团公司总裁、二十余家公司首席策划顾问。现为北京东方赢咨询集团董事长。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不是自己开公司,在管理公司下属的一个公司。从公司无到有全程负责到现在运行,所有公司管理按独立公司运作,也类似自己创业开公司。公司是做商业和办公酒店运营的,管了几十万方物业。较大的预见不足的成本:1.税,各种税,不同的合作模式或不同开票,税差别大。2.保险,经营场所,为防止风险,各种保险加加总额就上去了,每年都有。3.关系维护,物业运营和各个部门都有联系,部门多,量大。4.沟通成本,独立公司运作,对内对外沟通成本,不同体制公司语境不一样。5.招聘成本,找到合适的人难,没有合适的就会影响效率,耽误接新业务,机会成本很高。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5 12: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2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袖决定了整体风气。当领袖决定将团队成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即便牺牲舒适和有形的资产也要保证安全,这样大家就会留下来,并且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奇迹也就会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18: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德旺总结的企业家需坚持的三条创业法则:a.敬天爱人,善待众生;b.强化主业,持续创新;c.止于至善,臻于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8: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产品强调个性化的智能定制,所以一定要在前端有捕捉用户个性化数据的品牌,这样才能满足每一位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要找到用户需要的突破口,这样才能从“我们”的时代进入“我”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