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发现:管理不要扼杀创新思想

[复制链接]
查看: 898|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09: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没什么说的,我原来就在平安上海电销中心干过,各种加班,什么听别人录音,什么学习什么培训,去你mua。我就不一样了。你说任你说,我不听就是了,再牛逼你能拿我怎么样?开了我?过的可舒服了[吃瓜],还加班,主管说什么开个会干嘛的,超过下班半个小时我就说有事必须去办,有时候主管还:你确定吗。搞笑,我当然确定,根本不理她,每日时常打够了,话术也算都用了,坑不到人怪我咯。去你mua的想让我加班,不可能。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创新性问题解决方案可能会脱离实际,如果领导者没有经验的话,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而要使企业的创新获得一定的成效,管理者引导、激发创新者的思想则显得极为关键。

摘要:创新性问题解决方案可能会脱离实际,如果领导者没有经验的话,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而要使企业的创新获得一定的成效,管理者引导、激发创新者的思想则显得极为关键。

人们总是习惯将创新美化,称其充满趣味和创造力,但事实上创新非常艰苦,是一个耗时耗力、让人心理和智力都备受煎熬的过程。而且,创新性问题解决方案可能会脱离实际,如果领导者没有经验的话,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而要使企业的创新获得一定的成效,管理者引导、激发创新者的思想则显得极为关键,尤其在面临创新的抉择时,更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

比尔-卡夫兰2003年至2011年期间担任谷歌系统基础建设部门的工程总裁。他带领的千人团队建造了谷歌的“引擎”,为人们使用谷歌浏览器和其它服务提供系统和设备支持。“世界上没有人跟我们做相同的事情,”他说,“因此遇到问题时,我们没办法从其他公司那里购买解决方案,一切都要靠自己创造。”

管理不要扼杀创新思想

当卡夫兰和员工们探讨一种新型的存储系统时,两个自发组成的工程师团队产生了分歧,各自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在哪种想法最具前景的问题上两个团队相持不下。其中一个团队(改良队)想在原有的GFS系统上增加一个可以解决存储需求的新系统。而另一个团队(革新队)认为谷歌不能仅靠改良,而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存储系统。针对这两个团队,卡夫兰首先表明了他的期望:每一个团队应该通过对想法的严密测试来推进,团队的成员应该通过客观数据对面临的挑战和分歧作出回应。

一直以来,卡夫兰用一种他称为“谨慎宽松”的方式管理这两个团队。他给两个团队的工程师足够的自由,同时又“微微勒紧缰绳”,以防团队之间的竞争陷入一片混乱。他和他的工程师总监们(他建立了一支由技术行家和一流工程师组成的智囊团)定期举行回顾会议,促使团队评估他们离目标还有多远。他避免做出指示,而是通过一针见血的问题来“注入对抗”,“激发灵感”并引发争论。同时,他鼓励两个团队与各自体系的弱点做斗争—革新团队的作战对象是可扩展性,改良团队的对象是不同系统的兼容性。他希望两队去质疑各自的设想。

两年后,卡夫兰不得不承认革新队的提案不够稳定,无法满足谷歌的需求,改良队的方案也没办法满足YouTube等不断增加的谷歌应用。但是,他相信改良队的方案在短期内更为可行。这是一个令人左右为难的结论。“当一件事彻底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时容易做决定,”卡夫兰说:“当事情模棱两可时才最难处理,这时往往能凸显出我们系统中很多复杂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反复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系统。它在一定规模内运行良好,但换一种情况可能就会失败。”

卡夫兰和他智囊团的成员说服革新队承认他们的系统有局限性。他们鼓励革新队根据现实情况对系统进行试验和提升。并且敦促团队把系统带入到半作业状态,进行性能和稳定性测试。并且规定了一个时间,团队必须在这段时间内消除人们对系统性能的顾虑,达到公司大规模操作的要求……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调试,最后革新队开始发现并承认了他们系统的局限性。

最终,改良队开发的存储系统在公司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卡夫兰又开始重新面对最初的挑战:这个系统只能在几年时间内满足谷歌的需要。因此他要求系统基础建设部门的两位工程师开发新一代系统,为未来做好准备。他邀请革新队加入系统的研发,他们的一些想法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卡夫兰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自上而下的决策,帮助企业很好地解决近期的问题。他还在创造谷歌将来所需的、具有颠覆性的新存储系统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建立一个能够不断创新的团队。“我从没想过要以级别压人,命令团队中断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他说:“我们雇的是创新人才,如果我制止团队去做某件事情的话,就是在误用他们的才华。”他也很少说:“不要做这个。”—他认为这会打击灵感和积极性。他也很少正面回答问题,即使这是他的专长。“你应该激励人们,让他们自己思考。”他说。

想想传统的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是怎样阻碍创新的。为了维持和谐而避免充满创意的分歧,这会阻碍好想法的产生。而控制并让团队遵守规定,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方案前进则会绕开迭代实验的过程,无法得出短期或者长期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案。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你能力强,我跟着你,不说巴结,我愿意全新全意为你付出,学本事。你是个虚头巴脑、平平凡凡虎领导,我工作干完不出错,下班走人挺对的起你。你是个阿谀奉承还耍心机上位的领导,对不起我的工作时间都在思考自保,思考跳槽,谁理你。 我们90后认理,不认铁饭碗,我们更洒脱一些。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3 03: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而且中小企业在社会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事情,在过去的产业化年代,所有的企业只为追求利润而争前恐后,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也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08: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奖励不仅要有物质的更要有精神的。只奖物质不奖精神,会让人唯利是图;只奖精神不奖物质,会让人缺乏狼性;双向激励才能获取团队最大的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00: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造实业,也铸造精神,当代的企业家,应该转型为社会企业家,肩负新时代的社会使命,推动行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融入国家建设。社会企业家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更大的国家使命和国家责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9: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质量提升的三个标准,第一,产业要有正能量,为国家、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创造更多真正的价值。第二,企业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专业主义的创新来营造企业的未来。第三,企业的信誉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今年赚了钱,企业就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5: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的品牌比产品更知名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因为品牌它是企业的哲学、企业的价值,它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