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探讨:推行精益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复制链接]
查看: 89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0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精益理论是一套经过验证的、结构化的方法,用于提高制造质量和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当将该理论应用在一个制造环境中,公司会在周转时间、库存水平、产品质量、成本、资产绩效和计划送货目标方面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旭电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工厂为例,该

精益理论是一套经过验证的、结构化的方法,用于提高制造质量和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当将该理论应用在一个制造环境中,公司会在周转时间、库存水平、产品质量、成本、资产绩效和计划送货目标方面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旭电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工厂为例,该公司的PCB交货期从以前的8天以上缩短为2天,产品合格率由91%提高为96%。同 时,该工厂的库存周期从20天减少到6天。

巨大的收益让各家公司对推行精益管理趋之若鹜,但是对于全球运作的公司来说,如何实现其全球供应链的精益管理却是挑战,因为这将受制于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管理习惯等多种因素。

众所周知,在中国开设工厂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但在中国实施精益理论,使成本和效率二者相得益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但它仍缺乏现代化生产的概念。如果管理者们希望充分利用所有潜在利益,那么他们必须找出途径以应对这一不足之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天泓、惠而普等在将精益战略转移到中国的过程中发现,若要在中国成功实施精益管理,必须对中国独特的文化、员工和管理方法要有精深的了解,并根据这种差异配以不同的实施方案。

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推行精益管理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文化。实施精益管理的公司必须对个人进行充分的授权,让员工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管理方案。与欧美公司所不同的是,中国公司的员工对于打破传统层级关系的方式还知之甚少,由于政策通常由公司的上层管理者制订,一名普通工人在正式的管理链中通常不会主动去打破这种层级关系,而只是服从上一层领导的命令和控制。员工主动改变流程的愿望很少,这使实行精益管理遇到障碍。在精益管理的推行中如果没有授权,持续改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果没有持续的改进,精益也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此外,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使中国员工比较安于现状,即使存在明显的改进空间,他们也还是更愿意接受“已经够好”的产品或流程,这种安于现状的态度是精益原则的大忌。

其次是质量。产品质量标准可能与管理层的期望不符是在中国实施精益管理所面临的另一问题。精益管理的理念是总是存在改进的空间。换句话说,在没有实现完美的产品、流程或服务之前,总有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中国流行一种“够用即可”的哲学,即达到基本满足需求的质量水平就可,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很多公司尽管有能力制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但他们认为,只要有人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那么产品的质量水平就已经足够了。

第三是员工。员工的素质不高制约了精益管理向下的推行。车间的工人有效识别低效率问题和提出改进方案的能力不足,而管理层亦对精益理论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无法培训员工迅速提高技能。另一方面,经济的飞速发展亦造成中国市场人才的频繁流动,这也可能使已经起步的精益管理项目陷入困境。

第四是供应商。精益管理项目要取得成功,供应商的可靠性和其内部流程改进亦同样重要。在元器件采购,中国制造商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本地采购的元器件经常不能可靠地交货,这使整机制造商不得不设立一些安全库存来保证生产,而这与消除浪费为核心目标的精益理念背道而驰。二是进口元器件的海关操作程序繁琐和中国地区的物流环节复杂,增加了元器件的周转时间。

行动指南

尽管精益制造模式的意义在于一致性,但在中国实施精益管理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细心的计划和准确的决策。为克服文化障碍,管理者必须自问,公司现有的管理团队是否拥有实施彻底转变的能力。

成功实施精益管理的基础之一在于得到中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如果管理者缺乏能力或不愿授权员工去适应精益管理,那么探寻该问题的根源是首要。问题出在高级管理者缺乏热情吗?中层管理者在文化方面所接受的培训是否不适应精益原则?或者他们缺少实施精益管理的资源?

一旦这些问题得到回答,另一项决策就势在必行:目前的经理或专家是否能胜任此项目的推进?答案并不简单。这些经理或专家可能对传统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然于心,与传统文化非常合拍,但在精益管理推行中必须能不带有传统偏见地引进、教育和巩固公司的经营和质量管理。在这一点上,外来的管理者可能会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如果公司希望在生产效率、利润和收入预期上胜人一筹,就必须在劳动力上进行投资,建立员工忠诚项目,提倡长期雇佣关系和忠诚。为留住员工,经理们必须停止随意支配员工的观念,并开展跨岗位的培训,给员工充分授权,提升他们在制造业务中的价值。同时,培训应该超越精益理念,包括从库存控制、计划战略到定义和使用绩效标准等广泛内容。

此外,更好的报酬是赢得员工忠诚的另一途径。报酬应直接与在整个组织中应用精益原则的技能和绩效挂钩,这一方法将最终转变“够好就行”的意识,并激发超越个体的责任感。有了这样的思想,员工将相信他们能够对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并推动一些变革。另外,一些简单的方法能加速员工的创新步伐,比如使用意见箱集思广益;公开表扬那些参与行动并提出能够节省时间方案的员工。

解决内部问题只是实施精益管理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管理层还必须明确知道该如何解决供应商管理和令人头疼的物流基础设施问题。足够的耐心、未雨绸缪的行动将有助于缓解这些困难,并获得长期的收益。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你能力强,我跟着你,不说巴结,我愿意全新全意为你付出,学本事。你是个虚头巴脑、平平凡凡虎领导,我工作干完不出错,下班走人挺对的起你。你是个阿谀奉承还耍心机上位的领导,对不起我的工作时间都在思考自保,思考跳槽,谁理你。 我们90后认理,不认铁饭碗,我们更洒脱一些。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1: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如何追求幸福呢第一,发现幸福:幸福就是爱和被爱,需要和被需要,它是一种自我感受和感知,一种力量的联系。幸福源自于家里,公司里,社会里,自然里,自己的内心。第二,创造幸福:幸福是自己创造的,我们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幸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首先创造生活信仰,其次创造财富,最后创造价值。第三,传承幸福:幸福的企业家,才能有幸福的家庭和幸福的企业。要做到传承教育,传承价值,传承能力,传承规则,传承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4 02: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奖励不仅要有物质的更要有精神的。只奖物质不奖精神,会让人唯利是图;只奖精神不奖物质,会让人缺乏狼性;双向激励才能获取团队最大的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而且中小企业在社会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事情,在过去的产业化年代,所有的企业只为追求利润而争前恐后,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也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4: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想法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让假的变成真的东西,建立起公司的人,愿意承受风险,找到和他们想法一致的人去做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2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你也可以改造社会。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尤其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时代,一次微小的改变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摧枯拉朽的小风暴。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那就改变小环境,如果小环境也改变不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真正想改变社会的人,他们的心目中没有敌人,只有努力想要救济帮扶的人。很多人花一辈子才明白的道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