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严谨:现场管理-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复制链接]
查看: 662|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09: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我老婆她公司也举行这种培训活动,我那天正好送她去,结果听了五分钟,听不下去了,我蹓跶到楼下大厅,拿起备用机拨打了110,说是诈骗活动,场面很火爆,内容很洗脑,结果没十分钟警察就来了[doge],上去大概半小时左右吧!我老婆下来了,我假装不知,问怎么你也偷溜啦?她神神秘秘的告诉我,有人报警,活动取消了[滑稽],嘿嘿嘿,深藏功与名,这帮神经病,就是欠110收拾。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现场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场管理与改善是每个企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活动。

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现场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场管理与改善是每个企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活动。

日本的品质改善专家今井正明曾说过,所有企业,都必须从事三项赚取利润的主要活动:开发、生产、销售,而现场正是这些活动发生的场所,现场是整个制造业的中心,是改善的源地。

考察上海一汽大众的现场管理,可以感受到,现场管理人员在今天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实行的金字塔形的层级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扮演的往往是被动执行的角色,处在基层的管理者和员工往往对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要求不敏感——只要完成生产任务,提高产量就行,员工关心的只是产量。现在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如何提高整体企业的响应速度,使每个环节都能关注客户的需求,已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基层管理人员要对经营目标负责,面向市场,中高层管理提供方向与支持,现场管理人员被赋予更大的责任。

海尔的流程再造和大众区域经理负责制都是此种管理模式的写照。海尔推行SBU的管理,打破企业围墙,让每一个员工变成独立的利润中心,上道和下道工序模拟市场结算,让每个员工都面向市场,生产员工已不在单是执行命令生产就行,衡量工作好坏的是客户是否满意,他要对质量、成本、交期、服务等多项指标负责。而在大众的生产现场,区域经理也要求经营目标负责,有23项具体指标的考核。而且每个员工都有相应的细分指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场管理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现场员工的意识,另一方面取决于对现场管理工具的掌握。我们认为,有效的现场管理,需要掌握一系列工具。基础层面应掌握三种工具: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词的日语拼音缩写)与目视管理、标准作业流程、消除七大浪费,这是做好现场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质量、成本、交期做持续的专项改善,以获得客户满意。在质量改善中常用的基础改善工具如QC(质量控制)、防错法等,系统改善如TPM(全员设备维护)6西格玛等;针对交期改善的工具有“生产现场的精益布置、一个流的设计、快速换模换线和看板拉动”等工具。针对成本改善的为全员参与的小集团活动等。通过QCD(质量、成本、交货期)的改善,最终持续的满足客户的要求。

大众的现场管理中已综合应用多种工具,值得我们借鉴。比如:通过制造车身模板标示关键注意点的目视管理,使员工一目了然的发现重点与问题。通过在危险区域设置光电装置、用自动机械手处理密封条,来避免人为疏忽的防错装置(POKAYOKE)的应用。通过设立物流超市来推行看板拉动,消除过多库存,提高响应速度等。多种现场管理工具的应用,为大众的现场管理提供的有力的支持。

现场是所有信息的来源,也是隐藏企业利润的聚集地。现场管理与改善是每个企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活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欲成为自己领域的领先者,应当持续地问:我们企业如何将今天的工作做得比昨天更好?现场管理与改善,正是实现这一切的有力工具。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你能力强,我跟着你,不说巴结,我愿意全新全意为你付出,学本事。你是个虚头巴脑、平平凡凡虎领导,我工作干完不出错,下班走人挺对的起你。你是个阿谀奉承还耍心机上位的领导,对不起我的工作时间都在思考自保,思考跳槽,谁理你。 我们90后认理,不认铁饭碗,我们更洒脱一些。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润并不比人重要,人也不应该被简化为统计数字的工具。企业可以成为推动进步的巨大杠杆,但必须明确知道进步不能只包含企业主的利润,还需要打下哲学的基础——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1: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初步想法感觉是:顶层有一个决定层,决定层下面会有一个决策层,决策层即为企业制定各种方针政策,为决定层提供方案参考。决策层的人来源于部门,地方,高校等各渠道,人数或许可在50-100人,内部人员也是有流动,以保证方案优质。两个层的关系或许是:1.决策层提供自主化的方案。2.决定层也可以根据要求要求决策层制定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3: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性地将外部人员纳入高级管理层以下的职位,并允许他们逐步培训和重塑高级管理层的思维,这有时会刺激文化变革。当外部人员接管某小组,重塑这些小组的文化,并使其变得非常成功之后,此时再去创建一个组织工作的新模式,这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6: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情前,你首先要有愿景,你要知道你具体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对过去进行一个分析,基于对过去的分析和总结,你才能抉择,我们必须要让公司的每一个人明白我们的使命和我们的愿景,我们为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奋进,让员工对这个目标产生使命感。还要做好持续的沟通,以及要如何这样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10: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管理者要辞退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时,别为难、别折腾、别扣罚员工,直接一点,及时告诉员工,别浪费双方的时间,把该给的都给了。让员工体面地离开,是管理者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