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疏漏:渠道管理培训的四大软肋

[复制链接]
查看: 665|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08: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渠道管理培训也成为了一个热点。于是,培训界推出了大量的渠道管理商业课程,管理网站也出现了众多的渠道主题专栏,也有诸多的出版物,也有诸多的论坛、交流等。众多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涌现在营销人眼前,呈五彩缤纷之态。

渠道管理培训也成为了一个热点。于是,培训界推出了大量的渠道管理商业课程,管理网站也出现了众多的渠道主题专栏,也有诸多的出版物,也有诸多的论坛、交流等。众多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涌现在营销人眼前,呈五彩缤纷之态。

别人眼花缭乱的同时,我在思考。在营销实践和培训管理领域耕耘了多年的我,觉得有必要就渠道管理培训的现状做一个基本的审察。

渠道管理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渠道管理培训只是营销培训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显然,课程体系是渠道管理培训的核心。目前,还没有发现潜心于营销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研究的培训管理者,更别谈渠道管理课程体系的设计了。

渠道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公司层面讲,有厂家、经销商两个层面。笔者在营销实践中接触到经销商发现,经销商们迫切需求渠道方面的培训,具体一谈发现:有的需求有想了解厂家渠道政策的、也有兴趣对区域内行业内渠道演变趋势探讨的,滑稽可笑的有要对付厂家妙招的,等等。厂家内部呢,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各个部门的营销人员,对渠道培训的需求又有所不同,有对渠道演变趋势感兴趣的,也有对渠道管理输出感兴趣的。

于是,许多缺乏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培训管理者,便很难统一,也很难辨析伪需求及不精确的描述。如果有一个系统性强的最大框架的基于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渠道管理课程体系,则可以不变应万变。

渠道管理概念体系缺乏严肃性

公司内部沟通语言不统一,使得对于渠道相关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至少理解上会有偏差,甚至是迥然各异。比如,某一著名公司内部出现的词汇有渠道战略、渠道策略、渠道规划、渠道计划、渠道开发、渠道管理、渠道模式等词汇,可真正交流起来,经常出现笑话。别的不说,站在公司战略层面上,有人力、营销等职能战略,渠道何来战略之说法?渠道最多算做策略层。依笔者看,渠道策略的说法比渠道战略更贴切。

诸多培训大师们也常犯错误。譬如,将“通路”看成是某卖场的货架之间的通道。课程中经常出现“渠道管理”等同于“经销商管理”的错误理解。也有的将“渠道”与“终端”绝对独立,殊不知,终端只是截面上看渠道,笔者观点是,终端实质上是消费者界面而已,它并不是实体描述,也不等同于零售店。

培训基础理论研究缺乏独创性

过于迷信西方理论。科特勒营销学教程中,抛开渠道动态、渠道合作、亚洲分销等章节,渠道定义、渠道设计和渠道管理是三个核心概念。作为权威的营销理论教程,个人以为,前三者不能和后三者并列,只能作为辅助资料给读者。而这点,教程没有做到。同时,渠道管理是什么?管理职能有计划、组织、实施与领导,那么渠道的什么行为需要管理?是对象,还是过程?作为事物,渠道的产生到灭亡的过程需要管理?如果如此,为什么将渠道决策和渠道管理并列提出?难道领导里面就没有决策行为了?

权且不去考究科特勒的想法,我们要问问活跃在职业培训领域中的国内营销大师、专家、学者们,你们是否想过提出系统的渠道概念体系呢?是否想过自身的责任呢?是否反思过自身的拿来主义呢?科特勒营销教程至少还提出了几个概念呢。

无理论创新也没关系,但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很多的大师们把教程拿出来,里面无非就是把“几个基本的渠道形态如分销、直销等”贴在PPT上,这纯粹是渠道培训里的东郭先生。根本没有回答渠道管理的性质、定位、任务有哪些,更别提基本的方法了。提了所谓的方法就是经销商沟通和辅导,我想这也太过分了点。当然,也有拿“渠道扁平化”的概念来充数的。请问到底为什么扁平化?企业如何去量化分析,来设计自身的渠道?如何对现有的渠道进行调整、拓展?如果没有扎实的研究,根本无法给出实践指导。

个人以为,营销培训者的首要责任是进行渠道理论研究,再谈课程开发。笔者认为渠道理论研究应该着重研究渠道的核心价值、渠道的概念、渠道附加作用、渠道基本模式、渠道设计、渠道建设、渠道领导、渠道评估、经销商管理、零售店管理、渠道格局演变趋势、企业实践等。为什么这样讲呢?渠道和经销商是两个不同意义的概念,也是不同层次的概念。渠道管理和经销商管理完全不同。从内容上,也必须考虑渠道管理和销售活动的关系。可能一件事情由同一个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但恐怕工作性质不同。例如,业务人员与经销商沟通,谈了促销政策和广告费用问题、某次窜货的惩罚解决问题、厂家和经销商合作新政策、零售商资源支持问题,我们说这些不全是渠道问题,甚至有些活动行为连经销商管理都算不上。“某次窜货的惩罚解决问题”实质上属于销售活动之一,即销售过程管理的一部分,业务人员对某一具体产品销售过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辅导。当然可以上升到经销商管理的高度,比如对“经销商行为准则里的窜货行为的处罚规则”进行研究和商议,这个行为肯定不再是具体某一产品销售过程层面的行为了。

培训咨询行业秩序缺乏规范性

首先是培训咨询行业主要指培训行业,确切地说是培训中介机构缺乏应该有的职业道德规范。商业利益为第一,赚到钱再说,笔者对某些知名培训中介(我不想称他们为培训顾问公司)了解比较深刻,几个小女孩,抱着电话扫荡培训经理群,课程嘛,不太清楚什么意思,光认识字就开始顾问了。丝毫不管客户真正需求所在,只要帮助培训经理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培训中介的唯一武器就是我有众多的大牌讲师,实际上不是他们拥有,也不是什么签约,只管卖吧,那些讲师天天走穴,才没空给你做调研呢。有单才来,是商业讲师的基本活动特征。

再就是那些活跃在培训也内的教授、专家们,大多是科班出身,却没有基本的教育责任意识。有高级讲师开发了许多商业课程,笔者潜心研究了几个经典教材,主题是渠道战略,里面谈的却是经销商拜访有哪几个步骤,这样显然是自己都没弄清渠道管理的职能是什么,应该做哪些工作。这至少是挂羊头卖狗肉吧。根据笔者的了解,很少有客户重复购买的,为什么?一次就够了?是够了,是听够了,不是足够解决问题了,哪怕只是满足学员们的学习需求。

还要谈一下,网络分享。许多门户网站上,我们会发现庞大的专栏作者团,也有叫专家团的。(当然笔者也算一个。)我习惯称某些人为写手或灌水者。看看渠道专题栏目吧,主题想的满好听,内容却相去千里。这不是关键,可怕的是文不对题。

另外就是颇具低级味道的搬弄。这里搬弄的恐怕先是标题,其次才是胡言乱语。作者如果不对自己负责,那也要考虑自己的文字不要太影响读者的概念理解和思路哦。著名的EMKT营销传播网中有一大师文章题为“拐点渠道”,其中提到“拐点渠道是什么?拐点渠道是指在传统渠道线上的种种切割点上,创造的属于自己经销、管理机构。”您看,读者看到会是什么反应?营销新人看到了,眼睛一亮,看完后会不会不明所以?劝告各位大师,写文章切忌哗众取宠,别出心裁,忘了原则和基本的概念。吸引了眼球又让人失望,这恐怕就是你们的不对了。什么叫“渠道线”?什么叫“切割点”?。“今天就从两个方面谈谈渠道建设中要注意的拐点。……”,劝作者就直接这样讲好了:“今天就从两方面谈谈渠道建设中要关注的两个机会点。……”,这样恐怕会好些吧。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不玩虚的,明确权责与利益!能上班的都是成年人,老板不讲废话,工资谈好不扯皮,经营目标明确,做的好不靠口头奖励,定好明确奖励标准,按时发。不要骗员工,公司拿多少,员工拿多少,员工认可就留下!不要说公司不赚钱,没利润,都给员工了!员工又不不傻,明确公司必须赚钱,员工必须为公司赚钱服务,赚钱光荣!员工做什么谈清楚明白具体,这样员工做不了自己走,不划水。哪方面要精进做好,也讲具体,让员工知道公司要什么,员工也可以学习进步。最后不要靠梦想留员工,记得多给钱。公司要花心思多赚钱,让员工看到公司赚大钱,给员工的钱超正常标准!不赚钱的公司可耻,内斗复杂,福利极少。成吉思汗说,若遇战事,我不先冲,请斩断我马腿; 分配战利品,我若先动手,请剁掉我双手。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4 19: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目标不仅仅是赚钱,还有对社会的责任、爱、使命,才是这个论坛最终要取得的。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为什么有这种目标?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性地将外部人员纳入高级管理层以下的职位,并允许他们逐步培训和重塑高级管理层的思维,这有时会刺激文化变革。当外部人员接管某小组,重塑这些小组的文化,并使其变得非常成功之后,此时再去创建一个组织工作的新模式,这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7: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优秀的新人进不来?进来了要么遭受排挤,要么自动离职?就是因为有部分老人挡道。将不好的老人和庸人开发或开除,相当于农民种庄稼,拔除杂草,稻谷才有好收成,是为优秀的员工创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9: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职能不是某个人的个人职责,而是企业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承担的职责,管理职能的强弱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管理素养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01: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才能画好这条曲线,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多重要。有些事可能从一开始的起心动念就让我们觉得有动力,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