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严谨:精益管理目标:杜绝一切浪费

[复制链接]
查看: 86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0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共益咨询走访过很多企业,企业都认为“所有制造企业的利润都是通过降低成本获得的”这一句话,其实是丰田管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共益咨询认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些行为,看起来是小事情,但浪费很大,而且不容易看出来。虽然看上去员工都很忙碌,但最后的结果却是

共益咨询走访过很多企业,企业都认为“所有制造企业的利润都是通过降低成本获得的”这一句话,其实是丰田管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共益咨询认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些行为,看起来是小事情,但浪费很大,而且不容易看出来。虽然看上去员工都很忙碌,但最后的结果却是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浪费现象。

以传统制造企业经常出现的现象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车工很忙,电工很空,但是厂里随时需要电工,不能给他放假,那么总要给他一点事情做,于是让电工去做配件。做配件需要材料,电工就需要向车间主任汇报:材料缺了,需要材料加工。那么采购员就要去采购材料,运输工还要负责运输,锯工把材料锯好才能开始加工。但是,这加工出来的产品什么时候能够用到还不知道,公司却要发给这些人工资、奖金,还要提供道具,砂轮,油等材料。如果这些材料两个月后才会用到,那么财务就要在2个月后才能结账。

让电工去做配件,不是因为市场需求,而是因为不让他空下来。但在这过程中浪费了人力,浪费了材料,浪费了资金。加工零件所用的资金,在两个月内如果利用在其他方面,利润可能已经翻几倍了。

那么,如何才能杜绝这样的浪费?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无辜”的,很难把浪费的责任追究到某个人身上。“要想杜绝类似的浪费,就要彻底改变整个生产制度和生产流程。”

对企业来说,这种“彻底改变”就是将生产方式从原来的“推动式”生产改变为“拉动式”生产。

拉动式生产与零库存管理

所谓“拉动式”生产,就是从满足客户的需求到生产流程内部,都采用系统的、逆向拉动的方式:工厂的生产需求由客户决定,而在进行生产时,后一道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去前一道工序领取需要的工件,而前一工序只生产后一道工序要领取的那部分工件。

这种“拉动”式生产,通常通过“看板”机制来实现,每一个生产过程通过“看板”确认下一个“客户”是否有请求,有了请求才进行生产。而基于这种“拉动”式的供货机制,是以合适的零件、好的质量、正确的数量,在合适的时间提供给生产;只有在需要生产的时候,才调用合适的物资。当这种供货机制用于与供应商的合作时,生产商的大部分物资都可以存放在供应商那里,从而减少了制造企业自身的库存。

“拉动式”生产的主体是终端,也就是订单拉动。“如果没有订单,我们宁愿不生产。”生产的号令由市场的订单发出,但是生产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订单下发的任务呢?这就需要对供应链进行系统的管理。

以前推动式生产是一种“计划经济”模式,采购人员在当月的月末,就必须将下月生产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采购完毕,它的计划周期是30天。而当生产方式转变成“拉动式”后,从生产到出货的时间大幅缩短。

这就是许多制造企业所孜孜追求的“零库存”管理。

当然,“零库存管理”对上下游客户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一家大型制造型企业都有多家配套企业,这些配套企业下面还有多家工厂。让这么多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规定质量的配套产品和原料送到生产厂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每一个配套产品,我们都会有数家配套厂家,一是可以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二是也可以避免供货不及时的风险;其次,所有配套厂家,原则上都在离生产厂区两个小时的车程之内。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从经验管理上升到科学管理的系统管理,管理者必须站在系统性思考的层面上去考虑问题,避免用一种静态的、局部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工作方面制度合理,工作以外当做朋友相处。 有时候现代企业真的应该反向的向以往看不起的老国企老厂子或者是家庭作坊去看看。 当你谈制度、谈规矩、谈奖惩、谈现代的时候,有没有忽视你这个企业到底是什么行业、什么层次的企业。 老国企老厂子,在经营方面的确落后,但是家属院的设定让同事不仅仅是同事,还是邻居、亲戚、朋友,所以在人情和归属感方面,其实做的一直都非常好。 至少比现在鼓吹的部分创业企业,稍有问题立刻裁员,内部大多互相防备,嘴上你好我好关键时刻你死我活要强多了。 家庭作坊可以代表小公司,一般来说都是相互有依靠感,员工老板身份相对模糊,给人的感觉是为自己家做事。这样的团结程度必然要比通过制度来约束强。 钱是很重要的,但是感情也很重要。 我说的不一定就对,但是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1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0: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有一个使命,我们必须重塑传统文化,强调新的儒学精神,树立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新的文明礼仪形象,中国梦中国不仅仅成为经济大国,还要成为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文明礼仪大国、世界文化大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受到世界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应有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其文化会不可避免地朝着束缚变革性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组织文化和组织的其他一切要素一样,都是人类的创造物,因为可以通过管理之手塑造它们。每天你展示的每个行动、每个决定以及你塑造的每个行为,都塑造了组织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6: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匠精神是中国企业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但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迷茫中走出去,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的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那些百年老店承担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那些新兴的企业也加入行业,为建设中国更好的明天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0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记住这三句话:让都市读懂大山、让未来读懂过去、让世界读懂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