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毕业没找到工作,在莆田系男科医院干了两个月网络咨询(前些年才知道类似于或者就是医托),就来了一个人,还是来了一下就机灵的溜了[微笑], 主管可以查看所有工作QQ微信聊天记录,经常说不要把聊天搞成公益性咨询(就差指着我鼻子说了),觉得很违背内心的医德,第三个月辞职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首席执行官的时间永远不够用。网站College Humor首席执行官保罗•格林伯格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5件事情必须CEO本人亲自出面处理,其他的事情都应该充分放权,交给团队去完成。
有一次,一位在我手下工作的销售经理即将拜访一个重要客户进行关键谈判。他有点担心自己没法成功谈下单子。我花了一些时间指导他应该如何介绍我们的产品。之后,他觉得更有信心了。但是,我仍然不敢完全相信他,而且我也不想承担谈判失败的损失。于是我告诉他,我会和他一起去拜访客户,亲自与客户沟通,他只要在旁边看着。
直到前不久——他已经从我这里辞职了,我才意识到他当时对我有多反感,因为我踩过界了,越俎代庖,想要替他解决问题。
管理生涯的早期,我会本能地介入团队面临的问题,亲自加以解决。后来我发现,处理太多这类原本应该由员工自己解决的问题,让我自己无法专注于公司的成长,同时也会让我很多手下感到难堪。
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我想要管理好一家不断成长的公司,保持士气高涨,我就必须做好放权。我知道我至少遵守了一条准则,那就是雇佣比我聪明的人。所以我必须信任他们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我则应该专注于只属于我的本职工作。现在,如果发现了问题,我会首先问自己有没有派正确的人去处理,而不必去亲自解决。
总结一下,我应该只做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而作为一个CEO,我认识到公司里有以下5件事是只有我能做的。
1.制订战略:确保我为公司制定了与业务运营相适配的战略(当然,这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沟通调整,闭门造车是很危险的)。
2.做好沟通:确保将公司的战略清晰地传递给管理层的每一个成员,并进一步扩展至整个组织。每个人都应该同样清楚地了解到我们必须做的事。
3.招聘人才:把正确的人安排在正确的岗位上。
4.扫除障碍:为工作团队清除工作道路上的障碍,让他们能各施其能。
5.筹集资金:确保公司有充足的资本去完成目标(如果不够,就要想办法找钱)。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会卸下所有下属部门的工作责任。我仍然每天直接参与产品设计、广告销售、评论撰写、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工作,帮助员工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过,除非我觉得手下的经理犯了非常严重的决策性错误(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我才会越权去作出必要的干涉。其余时间里,我都放手让他们去领导自己的团队。
我必须信任我的团队,让他们去做剩下的事情。(译者:周详)
保罗•格林伯格是CollegeHumor传媒公司的CEO。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当一个工作让人觉得生活无望; 或者从过程看,这份工作在给一个人或快或慢的积累负能量。这个负能量积累到此人的一个心理阀值后,就达成了离职的必要条件。 不说充分条件,是因为实际环境复杂,不是员工个人想走就走的,年终奖等阶段利益啊,人脉啊,title啊,公司阻扰啊,家庭经济环境啊,外界就业形势啊等等,都是成为是否实际离职的考量因素。 但,归根结底,魔由心生。人心不在了,就只剩下了一台被动的工作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