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窝点那群人已经被洗脑成功了,传销现在叫营销,底层被骗的那帮人傻乎乎的一直以为能赚钱,而顶上的大鱼和被抓的老板都知道自己在犯法在骗人,他们最清醒,每天啥也不干,银行卡就一直收钱,传销包括营销发展到现在老板也无能为力,解决不了,因为很多中层已经对空手套白狼,学习卡,报名费之类的模式深信不疑了,还有一些中层接着老板以及老板的这种模式,搞自己的小集团,所以传销这种公司规模其实非常大,但是下面的代理又是各自为战乱七八糟,想要根除是不可能的,想要让被骗的变成正常人也是很难的,被骗的那些人已经麻木了,眼神空洞,不会说话,吃饭一天三顿就是黄瓜胡萝卜,除了知道套路朋友家人,其他的他们都不会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既要游刃有余地应对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又要追求生活的平衡、家庭的和谐—优秀的女CEO们的确面临着许多人难以想象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她们通常都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和下属在执行力、工作品质等方面有极高的要求。
那么,她们如何做到随时准备成为“空中飞人”依然每天神采奕奕?如何做到日理万机还能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很显然,这既需要企业管理机制的配合,又需要管理者本身的智慧。
高效是一种习惯。且听几位女CEO的分解。
闫晓禹:不能被下属“绑架”
雨新公司是我的同学创立的,至今已有14年,目前年营业额2亿元左右,我负责经营,做董事总经理,他做董事长。公司日常的运营全部归我管,他主要是维护政府关系及大客户关系。
我是学财务专业的,曾在TCL工作过较长时间,做过财务、商务管理、大客户销售、采购、市场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企业管理主流程中的各个节点,基本上都实践过。四年前刚到雨新工作的时候,我的时间几乎都被同事占用了—不是在办公室面谈,就是在会议室参加各类会议,总是在跟一堆同事解决问题,自己的时间完全不受控。我很清楚,作为领导者,一定不能被下属“绑架”,要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学习。高管是组织中的一部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做系统的调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采取了三个步骤:第一,调整和完善组织流程。各部门争执太多,说明流程不顺畅。第二,教会团队做计划,并充分授权。做计划是我在TCL养成的习惯。在此基础上,下属能做的事情我绝不接盘。有个哈佛经典案例—“不要为下属背上猴子”,意思是下属该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做,领导者腾出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我深以为然。第三,对计划认真检查,抓执行力。对计划的执行打折,说明公司的经营目标在打折,因此,这一块我绝不妥协。
现在,我工作起来就很轻松了,个人的时间能很自由地调度。公司的会议,我只参加办公例会和销售会议,项目类的会议要让我参加,得跟我预约时间。我个人有详细的月计划、周计划,工作起来既有的放矢,也很高效。
熊英:无缝配合,提高效率
2002年,我和朋友带着所有家当到深圳发展,挂靠龙岗一家家族企业成立了分公司。这个分公司当年就做到了2000多万元的业绩。看到我们业绩这么好,分会司竟然被收回去了。
这个变故没有**我们,反而使我们更努力打拼。2003年10月,我们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坚持设计专业创新理念、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公司品牌不外挂、施工队伍不外包、不以量取业绩。数年的努力收获了累累硕果,良好的口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回头单。去年,我们客户中有五星级酒店,今年又新增了增城永和的四星级酒店;广州各地碧桂园别墅有我们的身影,深圳龙岗、凤岗的高端别墅我们也占有很高的份额。
在我们这个行业,许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而将施工外包。但我认为,自己的施工团队对设计有更充分的理解,无缝对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能保证工程的品质和效率。当然,一帮是非常个性化的设计师,一帮是非常情绪化的施工人员,这两类比较极端的人员组成一个团队不容易。我的方法是:对施工人员,以情感为纽带,以品质为准绳;对设计师则注重专业的培养,信任、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设计方案,适当地安排时间让他们去各地采风,为他们补充新能量。
我深受佛学感化,认为人要有大爱,要做良心工程,把客户的家当自己的家,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量而昧着良心做事情,一切随缘,顺其自然,做好自己该做的。我相信,我们用最真诚的心为客户服务,客户也会给我们最真诚的回报。
苏果:充分授权很重要
我不做任何执行层面的事情,只是充分分解任务,然后最大限度地支持团队高效执行。
我认为CEO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充分授权,让下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进行创造性工作。其次,明晰岗位职责,让每位员工都清楚知道哪个环节自己该做什么事,同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风险。
我所从事的是创意产业,对工作成果很难有量化的标准。如何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我的作法是:
一,让所有员工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在员工进入公司时,公司花很多时间来了解每位员工的兴趣点和特长,重要岗位环节,一定都是在这个环节最擅长的员工在把控。
二,建立工作体系表。所有项目在启动之后就进入系统项目体系表,项目体系表能让我清楚每个部门每天在做什么,我习惯提前一天关注团队第二天的正常工作进度,整个团队也按照这个表控进行,这种做法使整个公司都在为一个目标高效前进,同时也不影响几个项目集体开工。
三,注重工具的使用。在整个工作中,公司都会尽最大限度地给员工配备最好的使用工具,古人云:取胜之道,必选利器。我的团队中员工用的一定是最顶级的苹果电脑,创意一经产生立刻就能很好地实现,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使员工更享受工作。
林丽明:导师带徒,分级培训
我们公司是专做五金销售的,有各种不同型号的产品9000多种。我们采购后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在深圳有10多个门店。
作为一家单纯的销售公司,我们对效率的考量很直接,就是工作业绩。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你的劲往哪里使?员工努力工作,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公司的战略目标自然就能够达成。每个店的店长由我亲自招聘和培训,入职的第一天,我会带着他看流程,让他很明白自己每天的工作是什么,一环套一环怎么完成,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公司里其他的员工,包括司机,在入职的前3个月甚至半年,也都有系统的培训,让他们知道遇到哪类问题怎么处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
导师带徒,是我们采用的最常规的方式—我们会给老员工一定金额的奖励费用,让他们能够很乐意地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新员工,使新入员工尽快上手。此外,为了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譬如办公室不允许上QQ,日常工作不需要上网的岗位就不让上网等。
自己而言,每天早上,我会在手机上用记事本做好当天计划,分好轻重缓急,先做最重要最紧急的,依次类推。此外,明确工作流程,分级管理,店长级的员工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找我。这使我自己也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和处理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
曹胜:算清时间成本
我们公司由我和一位技术高手合伙创立于2009年,从事无刷电机驱动器的技术研发和销售。我们的高端产品,甚至用在了无人驾驶飞机。经营近4年,发展较缓慢,正是效率问题。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公司小不可怕,怕的是公司没有前途。一个有前途的公司必须要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包括主营业务突出,岗位职责分明,商业模式清晰,存在绩效考核目标,薪酬激励制度明确等等。很大程度上,员工归属感从根本上是建立在员工的价值感获得认同的基础上的,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年轻员工能够感受到有学习进步的机会与提升的空间,资深员工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权限能够得到尊重与维护。简单说就是总经理不要去插手部门主管应该管的事。小公司也应该有小公司的企业文化。我通常会建议他们装点一些绿色植物和字画,员工聚餐(建议AA制),聚餐是减少小公司人员勾心斗角的比较有效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团首的人格魅力,他的智商与情商,其中情商更为主要,归属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团首的人格魅力——对于小公司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