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没什么说的,我原来就在平安上海电销中心干过,各种加班,什么听别人录音,什么学习什么培训,去你mua。我就不一样了。你说任你说,我不听就是了,再牛逼你能拿我怎么样?开了我?过的可舒服了[吃瓜],还加班,主管说什么开个会干嘛的,超过下班半个小时我就说有事必须去办,有时候主管还:你确定吗。搞笑,我当然确定,根本不理她,每日时常打够了,话术也算都用了,坑不到人怪我咯。去你mua的想让我加班,不可能。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现在移动电商迈入了所谓o2o时代,最典型的就属万达集团王健林讲的O2O,他想通过线下客户的聚合,来增加购物量,通过体验创造出他更多的客户。这个对不对?对!
现在移动电商迈入了所谓o2o时代,最典型的就属万达集团王健林讲的O2O,他想通过线下客户的聚合,来增加购物量,通过体验创造出他更多的客户。这个对不对?对!
但我认为这样的思维方式还停留电商1.0时代,或者说他忘掉了整个移动电商的基础,移动电商最重要的基础,生活大于生意。所以O2O的本质不是产品的O2O,怎么在线上线下来体验产品的O2O,而是粉丝的O2O。
实际上,当移动电商回归到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时候,通过手机创造了跨空间的,是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从这个意义来说,今天的O2O,应当是回归到传统意义上的品牌。比如早年的全聚德等其他国内老牌子,他们是怎么打造自己的生意的呢?那就是口碑。口碑,其实就是粉丝之间的相互传递。
立足粉丝体系的O2O怎么做?
今天移动电商的O2O,大家可以考虑通过另外一种角度来做。如何通过线下的一小撮粉丝或者大家的互动,实现线上传播,线下聚合讨论,再到线上传播这样一个闭环的粉丝生态,我们的小公司联盟就是这样做的,通过线上聚集起来以后,走入了线下,再通过线上进行传播。最终形成一个线上线下共振的强关系粉丝部落。
基于粉丝的O2O体系,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实际上其实还是线下。
聚合了就有内容,有内容就可以讨论,有了讨论我们其他人就可以加入,就可以裂变。
立足粉丝体系O2O下的海尔预售!
粉丝的O2O时代,如果放大到商业的话。比如我做海尔的话,那么今天我重新做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基于海尔的某种精神。比如说,海尔的卡通形象来开始做粉丝。这个粉丝从线下来做,通过一些事件一些讨论去做。反过来通过这些粉丝来吐槽它的产品,不要说喜欢,就叫吐槽,有人也许会认为有什么问题或者认为有其他什么才会吐槽。
用部落电商的逻辑来看,大家就会发现,所谓的爱你就会来批评你,或者批评你就是爱你的。
这样的方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把大量的金钱投入到粉丝的经营的话,两三年之后就会形成中国最大的家庭电器的一个粉丝群体。而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崇尚的某种生活方式某种生活喜好,他们就会形成强烈的指向。这样反过来就会形成强烈的订购体系,也就是所谓的预定体系。
总结:
移动电商新时代,它最基础的源泉仍然是人的聚合。人的聚合背后是价值观和兴趣的聚合,包括生活喜好的聚合。而要实现这一点,线下粉丝的O2O才是这个体系的根本或者说源泉。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看到有人说90后,成家立业后也会讨好领导,不为自己想想也会为老婆孩子想?我把这个观点,刚和边上几个90后小伙说了。他们乐了,然后这么回我的:“现在,老家房价多少一平米?没房子,怎么讨老婆啊?没老婆哪来的孩子啊?少看知乎,当初知乎上说新冠后,中国人必定报复性消费,美国新冠开始时,说美国医疗,世界第一且、地广人稀,然后呢?他们老爱脱离实际讨论问题,一群何不食肉糜的小布尔什维克……”他们说的好像,比知乎讲的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