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负责”一词,是指“主动担负某种责任”,是一种个体的职业行为。“问责”是指“对错误行为的追究”,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管理行为。“被问责”则是一种被动的“负责”行为。在组织管理中,“负责”一定要占主流,“问责”则应该当做一种辅助的管理手段,二者之
“负责”一词,是指“主动担负某种责任”,是一种个体的职业行为。“问责”是指“对错误行为的追究”,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管理行为。“被问责”则是一种被动的“负责”行为。在组织管理中,“负责”一定要占主流,“问责”则应该当做一种辅助的管理手段,二者之间的比例以9∶1较为适宜,否则的话,这个组织基本上可以寿终正寝了。
“负责”是文化问题,健康的企业文化能使每一个人都自觉地去承担责任;“问责”则是制度问题,也就是说,上司必须依据“问责制度”对每一个下属的失职行为进行“问责”,下属也必须接受“问责”并主动改善。可以说,“负责”一定是先由“问责”开始的,没有“问责”就一定不会有“负责”,只有经历过问责的约束之后,一个人才有可能养成“负责”的习惯。
有职必有责,失职必问责,这是维护组织健康发展的基础前提。在企业中,一个人要是“不能负责”大多就是能力问题,要是“不愿负责”就一定是人品问题了,要是人人都不愿负责,处处都没有人负责,就一定制度和文化出了问题。同样,一个“不去问责”的领导肯定也是不称职的,因为他会任由问题在组织里泛滥,最后成为组织的灾难。
一个人人“主动负责”的企业文化才是健康文化,一个处处需要“上司问责”的企业,文化肯定是落后的。一个常常“被问责”的下属基本上是应该尽快被淘汰的;一个错误百出但却“无人问责”的企业,管理者一定是无能的;一个问责不及时、不公平的上司,人品也一定是有瑕疵的。这种企业、这些人基本上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小细节上吧!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就是创业起步的企业,最后因为政策行情,接不到项目,无奈倒闭。因为人少,老板人很好,在工作上都亲自教学指导。11年开始,包住宿,租了个小区房,一个月2000多,老板偶尔会去宿舍看望我们3人。看到我买了新家电,洗衣机那些。。第一句话就是“开发票没?拿回来报销”,这种细节还是很收买人心的。公司倒闭半年,我在新东家上班3个月,老板打电话说给我转账,因为有个项目回款了,大家都按规则分一点!老板当时是在读博士,后来考了公务员,相妻教子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