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谈论:项目管理在组织层次的研究不足

[复制链接]
查看: 1682|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研究者们对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特征、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管理能力以及文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很多价值性的观点,但这些研究偏重于静态的自我分析,对项目导向型企业与非项目导向型企业的比较分析不足,对项目导向型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构成

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研究者们对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特征、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管理能力以及文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很多价值性的观点,但这些研究偏重于静态的自我分析,对项目导向型企业与非项目导向型企业的比较分析不足,对项目导向型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构成和评断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明确的说明,这就降低了对企业实践指导的价值。同时,项目导向型企业研究,没有说明非项目导向型企业是否都要转化为项目导向型企业,非项目导向型企业是否具有一些项目导向型企业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项目导向型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非项目导向型企业又如何转化成项目导向型企业,而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项目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还是对于当今众多企业的实践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针对于项目活动研究的某些管理观念、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整个企业。诸如在项目管理领域具有极大影响的评述:“一切都是项目,一切都成为项目”(备注: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 Grace)。很多项目管理专家和实践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用项目管理来管理企业的一切活动,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企业内部一定存在着运作活动和项目活动,但两类活动的性质不一样,管理方法也不一样,管理的成本和成效也不一样。相比较而言,按项目进行管理,管理成本是高的。因而,对于运作特征明显的活动,应该运用运作管理的方法(诸如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对于项目特征明确的活动,应该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否则就会导致管理低效,甚而混乱失败,本书提到的开滦煤矿的初期项目管理变革就是如此。

由此可以看出,不能将项目管理理论简单的应用于企业管理,也就是说,单纯地用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来指导当今的企业管理变革存在着不足。

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现代企业为应对项目导向型社会发展趋势,企业要提升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单纯地以传统企业管理理论为指导,拟或简单地将有特定应用对象的项目管理方法引入到企业管理中,都无法完全实现企业管理变革提升的任务目标。本书开始提到的开滦集团吕矿公司前两次管理变革的低效,正是源自于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企业应对环境挑战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能力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看到有人说90后,成家立业后也会讨好领导,不为自己想想也会为老婆孩子想?我把这个观点,刚和边上几个90后小伙说了。他们乐了,然后这么回我的:“现在,老家房价多少一平米?没房子,怎么讨老婆啊?没老婆哪来的孩子啊?少看知乎,当初知乎上说新冠后,中国人必定报复性消费,美国新冠开始时,说美国医疗,世界第一且、地广人稀,然后呢?他们老爱脱离实际讨论问题,一群何不食肉糜的小布尔什维克……”他们说的好像,比知乎讲的在理……。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18: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彼此之间学习,如果社会企业能够坐在一起,彼此之间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彼此之间学习怎么做的更好,面对共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分享解决方法,讨论如何建设更好、更干净的环境,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企业可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23: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管理六法则】1、留骨干;2、能奖惩;3、敢授权;4、严招聘;5不屈才;6做"仁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0 14: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质量提升的三个标准,第一,产业要有正能量,为国家、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创造更多真正的价值。第二,企业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专业主义的创新来营造企业的未来。第三,企业的信誉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今年赚了钱,企业就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20: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职能不是某个人的个人职责,而是企业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承担的职责,管理职能的强弱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管理素养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