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专注:企业项目化管理组织篇——管理制度与管理标准

[复制链接]
查看: 100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晚上8.30上班,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下午2点上班1.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谁开单了有广播的,也是全体要鼓掌[笑哭]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别提多开心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既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既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管理标准比管理制度成熟程度更高。这可以从科学性和规范化程度两个方面看出来。管理制度产生基础多为经验管理,是实践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管理标准可以在原制度的基础上,纳入科学、适用的先进成果,运用标准化原理、方法,经过提炼、加工、升华而来。因此,管理标准比原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同时,由于管理标准有特定的格式和严格的审批、发布手续,因而规范化程度较高。

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管理关键词,弄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对企业项目化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制度和标准的具体区别

(1)从管理对象来看,制度往往是对人和组织,而标准往往是对任务或活动。

(2)从成熟程度来看,管理标准比管理制度成熟程度更高。管理制度往往是企业内部的一个规范,只要有关各方就某种行为规范达成一致共识,就可以制定。而管理标准则是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经过一定阶段的实践和沉淀,达到更高的成熟程度,运用标准化原理、方法,思考更加科学、适用的行为准则,经过提炼、加工、升华而来。管理标准可分为企业内部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代表着不同水平的规范程度。

(3)从监控手段来看,制度的实施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而标准则一般要定期进行审核。

(4)从管理范围来看,制度往往覆盖企业活动的全过程,而标准则往往不会完全覆盖全部活动。

不是所有的管理制度最终都能够转化为管理标准。可以转化为管理标准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涉及生产经营全过程、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管理事项;而关于行政、党群及后勤、文教等的管理事项,不宜转化为管理标准。

(5)从审批机构来看,管理标准形成的程序较严格,需要接受专门机构的独立审批过程;管理制度形成的程序较简单,一般组织内部审批通过即可。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看到有人说90后,成家立业后也会讨好领导,不为自己想想也会为老婆孩子想?我把这个观点,刚和边上几个90后小伙说了。他们乐了,然后这么回我的:“现在,老家房价多少一平米?没房子,怎么讨老婆啊?没老婆哪来的孩子啊?少看知乎,当初知乎上说新冠后,中国人必定报复性消费,美国新冠开始时,说美国医疗,世界第一且、地广人稀,然后呢?他们老爱脱离实际讨论问题,一群何不食肉糜的小布尔什维克……”他们说的好像,比知乎讲的在理……。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02: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创新的关键是管理好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战略和创新需求。任何企业的时间和资源都很有限,一定要在管理过去的产品和流程,现今的运营需求,以及开创将来市场的新产品和模式三者之间找到战略均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0: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制度让好人坚定地留下来,让他找到做好人的价值和快乐,拥有持续做好人的力量;好制度让坏人赶紧走出去,让他觉得留下来没有价值,而且是一种痛苦,让其自动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2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逃避责任在涉及管理和工作质量的时候就成为非常敏感的词汇。在团队协作中,逃避责任是指团队成员在看到同事的表现或行为有碍于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给予提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团队成员由于逃避责任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时,他们就会真的相互怪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14: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够躬耕于把赚钱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家一定是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家。商业问题和社会机遇都具备相同的三大属性:一是都有海量的用户,二是都是刚性需求,三是目前都是我们服务和估值的洼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