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惊奇:用“3A三角形”管理全球差异

[复制链接]
查看: 96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全球战略的最大挑战,就是妥善管理各种跨边界的差异。“管理”差异,不只意味着要适应和克服差异,还意味着利用差异。也就是说,公司除了采取提高当地响应度和实行标准化两种战略之外,还可以采取套利战略。

全球战略的最大挑战,就是妥善管理各种跨边界的差异。“管理”差异,不只意味着要适应和克服差异,还意味着利用差异。也就是说,公司除了采取提高当地响应度和实行标准化两种战略之外,还可以采取套利战略。

本文作者潘卡吉?盖马沃特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全球整合框架——3A三角形。它将上述三种战略都囊括其中,为公司系统地思考全球战略打下了基础。

第一个A是“适应”(Adaptation),即尽可能提高公司的当地响应度,达到增加销售收入和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最极端的一个做法就是在每个国家都设立本土公司,每家本土公司都有比较完整的供应链。许多公司在刚开始走出本国市场时,采用的都是这一战略。第二种战略是“聚合”(Aggregation),即建立区域公司或者全球公司,以获得规模经济。采取这种战略的公司对产品或者服务实行标准化,并把开发和生产流程集中在一起。第三种战略叫“套利”(Arbitrage),即利用国家或者区域市场之间的差异来谋取最大利益。常见的做法是把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部署在不同的地方。例如,把客服中心设在印度,把生产工厂建在中国,把零售店开在西欧。

管理者第一次听到3A框架,最普遍的反应是“我们三管齐下”,但其实不可能那么简单。由于这三种战略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矛盾,管理者必须先弄清自己公司的真实需要,据此来选择战略并确定它们的优先次序。公司的需要有变,重点战略也就得做相应的调整。

例如,IBM在大部分时间内采取的是适应战略,在每个目标国家里建立“迷你IBM”来服务海外市场,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又在众多“迷你IBM”上增加了一个组织层次--区域公司,希望加强各国之间的业务协调,从而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最近,它又开始注重利用各国之间的差异,例如大幅增加在印度的雇员人数,以便利用印度的低劳动力成本。

公司损益表上的费用项目,为判断每一种战略对公司的重要性提供了粗略但现成的依据。广告支出高的公司,可能必须适应当地市场。研发投入大的公司,可能要通过聚合来提高规模经济,因为许多研发费用都属于固定成本。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公司,套利可能尤为重要,因为各国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公司要想建立竞争优势,应该集中在一个或两个A上。运用双A战略的公司,应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例如,宝洁公司最初奉行的是适应战略。1999年,新任CEO迪克?雅格按照“适应-聚合”的双A战略对公司进行重组:由全球业务单元承担最终的赢利责任,与此同时成立区域性市场开发组织,为各业务单元承担销售和市场工作。结果,许多领域都变得混乱不堪。而雅格的继任者雷富礼较好地平衡了适应和聚合这两种战略,给不同业务单元和不同市场之间的差异留出了一定的空间。譬如,分销渠道截然不同的医药部门就没有采取市场开发组织这个结构,而在市场开发难度较大的新兴市场上,赢利责任仍然落在该国市场负责人的肩上。在协调好两种战略之间的关系之后,宝洁就成功多了。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想让3个A同时挑大梁,那么它的经营环境就必须满足下述条件:适应、聚合和套利这三种战略之间的冲突很微弱,或者这种冲突能够被巨大的规模经济或结构优势所压制;或者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受到了限制。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请允许我先陈(吐)述(槽)事(一)实(下)。现在所在的公司老板非常抠门,也很奇葩。租的是民居办公,所以客厅原来有个空调,但是……空调是坏的。南方非沿海城市,冬天一直坐着不动还是挺冷的。老板的贴心的解决方法是,你们穿厚点,多动动脚。然后他办公室的空调打开关着门。突然有一天,发现用大程序的时候,CPU和GPU高负荷运转(E3主机),靠在机箱上的腿暖暖的……脑洞大开。于是随手一查一大把狂吃CPU和GPU的软件,同事皆用之,近二十台台电脑,功率怎么的也相当于三台空调了(ง •̀_•́)ง顺便给我们发点热。这些电费,应该是老板怎么也想不到的了~~~先提前谢过,不准备转正,收假了准备离职。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12: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最优秀的观察家,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留意身边的事情。因此,换种眼光去看习以为常的事。寻找差异和特征,留意事物运转的模式,多角度地看问题,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逃避责任在涉及管理和工作质量的时候就成为非常敏感的词汇。在团队协作中,逃避责任是指团队成员在看到同事的表现或行为有碍于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给予提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团队成员由于逃避责任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时,他们就会真的相互怪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0: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把企业做好,本质上只能靠一个方向,靠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叫职业化,不管你是往上面走还是往右边走,还是往右上方走,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大家按照制度、常规、约定来开展每一件工作。有制度按制度来做,没制度按常规来做,常规也没有就按约定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23: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模式一定要可持续性,过去的几年里,因为中国市场的确非常非常热闹,所以很多的烧钱业务都非常非常容易融到钱。很烧钱的企业,现在已经不赚钱了。投资人很多没有那个胆量砸钱,中国也有很多最近烧钱的企业,再融的就会产生问题。做企业一定要想明白烧钱会不会烧出这个企业的可持续性,不要把钱补贴给了白眼狼,你一旦补贴人就不见了,这种商业模式是最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