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审慎:员工福利也能变成生产力

[复制链接]
查看: 94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福利福利,平均主义,发发东西,提提士气,看来看去,奖金最实际。如此理解员工福利,显然已经很落伍了,不过,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依然这么想、这么做,以国企和中小型民企居多。

福利本是一个企业的隐私话题,做好做坏,不像经营业绩那样,可任由外界评说。福利并无好坏之分,只要为员工着想,都值得肯定,但从激励效果看,却一定能分出高下。在多数标杆企业,福利与业绩成正比,其员工敬业度、忠诚度和工作成效,相比同行更高,而离职率更低。这三高一低,不知有多少企业认真想过?

在待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腾讯能留住和吸引更多人才,海底捞的员工愿意拼命为公司效力,谷歌成为无数人梦寐以求供职的公司。一定有人说,它们业绩好、有钱,福利好是正常的,羡慕国企待遇的大都这么认为。但是,我们更愿意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有钱不一定能做好福利,没钱也不一定做不好,福利是一种倾注了企业感情的非货币报酬,关键看企业是否用心去做,而非只看重“薪”。

福利不是成本,是生产力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笑话:一位教授让学员评估三家公司的竞争力—A公司,八点上班,迟到罚款,统一佩戴胸卡,每年一到四次旅游;B公司,九点上班,不考勤,办公室自我布置,上班时间可以理发和游泳;C公司,想来就来,上班可带狗和孩子,上班时间度假不扣工资。90%的学员选A公司最有前景,结果A为倒闭的金正,B为微软,C为谷歌。

笑话中的信息有待考证,但传递的观点却值得我们深思。第一,员工的工作状态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第二,企业有能力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使员工达到企业需要的工作状态。所谓的制度设计,福利就是重要手段之一,从某种程度讲,福利好坏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业绩。

狭义的福利包括两部分:一是法定福利,主要指五险一金;二是自主福利,包括企业的各类补充保险、过年过节所发的物资等;广义的福利是员工从企业得到的、除工资奖金以外的所有好处的总和,包括工作体验、学习与成长。比如中国移动的培训管理办法就开宗明义规定,培训是企业给予员工最大的福利。

长久以来,福利认知有很多的误区,最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福利内涵缺乏正确认知,认为福利就是过年过节发物资和保险,忽略了情感沟通功能;二是对福利功能理解有偏差,认为福利是平均主义大锅饭,追求市场化的效率和效益,能不搞就不搞。

实际上,薪酬发展的历程,就是福利越来越丰富的过程。从早期的计件工资—你做了多少事我给你多少钱—这种冰冷的直接交易,到计时工资—你上一个月班我给你多少钱—这种略带人文色彩的交易,再到包括薪资、福利、学习与成长、工作体验在内的、以人为本的整体薪酬,变化最大和最多的就是福利。

这种变化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生活水平提高,精神层面需求越来越占据主导,这种精神需求很难用工资奖金来满足;二是好的福利体系,能帮助企业提升产出和降低成本。

老板不重视,福利难做好

在那些福利标杆企业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共同点:即企业老板很重视员工福利。在执行层面,福利归属人力资源部门,但福利能不能做好,关键在老板,说白了,就看老板是不是真把福利当回事,甚至提升到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高度上。

腾讯在业内备受指责,说它是抄袭大王等等,但随便找几个腾讯员工问一问,你能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公司充满了感情。腾讯对员工的善待,是国内企业中有口皆碑的。腾讯一位高管告诉笔者,到年底,深圳治安不理想,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会亲自写邮件,要求加强安保,第二天腾讯员工下班再坐班车时,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几年前,深圳的腾讯大厦刚建好,要采购一批椅子,马化腾让行政部挑几款椅子他亲自试坐,最后选了最贵的一款,当时腾讯已有上万人,每把椅子1000多元,为的就是让员工坐得舒服。

做福利必然会增加管理成本,聪明的企业事半功倍,反之,员工不买账,浪费资源。有的老板索性避之,老板不重视,HR们自然会应付了事,完全背离福利很多美好的初衷。

把握福利四个关键点

战略性。一是从战略高度定位福利,高度重视福利在企业雇主品牌建设和团队打造中的作用;二是视福利为薪酬战略的重要一环,把福利升格为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不断提升福利管理水平、丰富福利形式;三是关注员工福利的投入产出比(ROI),并通过ROI的评估不断优化福利组合。

灵活性。一是企业福利支出与经济效益挂钩,福利水平随企业经济效益变动而变动;二是福利项目及其所占份额随着员工需求和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激励性。视福利为员工行为的重要诱因,把员工所能享受的福利额度和员工业绩挂钩,彻底解决传统福利所固有的“大锅饭”问题。

自主性。为了解决传统福利中千人一面、众口难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福利的选择权交给员工。让员工自主选择所需福利。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自助餐式福利,即福利以菜单的形式出现,员工可根据自身需要在规定额度内自主选择;二是传统的实物福利,如过年过节发物资等“购物卡化”,员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购。员工自主选择福利最大的好处是企业的福利支出能更好地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因而所产生的激活效果更大。

学习更多薪酬管理技巧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 > 薪酬福利栏目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马云所讲的“钱给少了,心委屈了”只是泛泛而谈,比较笼统。特别是“心”如何“委屈了”,有多种不同情况。事实上,不同入职时长的员工离职,往往有各自不同的原因:1、两周,一般是实际状况与预期有较大差距;2、三个月,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3、六个月,多半与直接上级领导有关;4、两年左右,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5、三到五年,与职业发展有关;6、五年以上,一是职业倦怠,二是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速度不统一。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12: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17: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也有两个责任,一个是企业家自身的责任,一定要造好产品,你要纳很多的税,要养很多的员工,在造好产品的时候基本的商道利益要兼顾,我们很多的企业家做到了。第二,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你要给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21: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自己的亲友圈子,拥有的是整个团队的圈子;缩小了亲友的圈子,放大的是团队的圈子。圈子决定能量,能量决定平台,平台决定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其文化会不可避免地朝着束缚变革性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组织文化和组织的其他一切要素一样,都是人类的创造物,因为可以通过管理之手塑造它们。每天你展示的每个行动、每个决定以及你塑造的每个行为,都塑造了组织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4: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有时候是蓝海,有时候是红海,有时候是长尾,有时候是头部,没有定数,只有管理才是永远的蓝海。企业家要清醒地认识到,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所有伟大的战略,终究需要落地,才能产生绩效。企业经营的本质还是投资回报率,而投资回报率是管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企业需要围绕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打造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基业长青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