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前言:
近日,某北京网友称月入7500元仍无安全感。扣除保险和税实发6500元,住十余平方米的单间,租金1500元,吃饭约1200元,应酬500元,其他费用600元,每月寄回家500元,每个月的积蓄不足2500元。正所谓:月入七千五,安全没个谱。北京网友的这一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表示,月入7500元都没有安全感,这让月入一两千元的人情何以堪?
现代人每天行色匆匆,无时不刻的处在焦虑中,工资要达到多少才能有安全感?很多身处一线城市的白领月工资上万元仍然没有安全感,有网友吐槽自己月入一万五,但是睁开眼睛就是房贷车贷,各种消费导致自己仍然月光,所以依旧焦虑没有安全感。要是换做十年前,月入7500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现在却仍然无法缓解都市白领的困境。
“工资刚好够家庭的刚性支出,每个月还要可怜巴巴等老婆给生活费。”Wilson年前在天河潭村买了一套二手房,每月还房贷4500元,加上车贷2500元,他的工资就刚好全部“贡献”给银行。他太太的月薪税后是5000元,全用于生活支出和工作应酬,每到月底都几乎成“负翁”。“现在最愁的就是,万一有了孩子生活就更吃紧。”Wilson无奈地说。
所谓幸福指数即幸福感指数。而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百度百科名片给出的解释是“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据有关资料,“幸福感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
谭小芳老师(预定职场员工管理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认为,3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如果让员工自己罗列幸福公式,会有不同的内容,但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文化氛围这几个元素是共同的,这反映出的是人们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理想愿景。
1.薪酬待遇满意度与竞争力。幸福感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员工获得支撑生活的基本待遇,满足更好发展的智力与体力投入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并获得岗位付出的成就感。而薪酬待遇满意度既取决于劳动者付出与获得回报的正比关系,也缘于其薪酬福利水平在同行业的竞争力程度,而保证员工上述需求的实现,前提条件是企业要设置合理的薪酬体系,有正常的晋升制度,让员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享受满意的薪酬待遇。
2.工作环境——软件更重要。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硬件条件并不是企业有多好的办公楼,而是说要让员工在安全设施健全、身心健康有保证的环境中工作;软环境则是更为重要的部分,比如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习与发展机会等。
(1)人性化管理。
在现代社会,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制度,比如上下班打卡,这一制度最早见于外企。但据笔者了解,一些知名外企——最佳雇主企业,在管理人时更多地体现着人性化的趋向。HEAT公司是英国“百佳雇主企业”之一,他们有一个口号:一边让员工快乐工作,一边让公司持续赢利。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是HEAT公司关注的重点。比如公司推行了工作分享制度、在家工作、减低工时、灵活工作制与错开工时等一系列便利员工处理生活与工作关系的措施。女性员工是这些便利制度的主要受惠人,灵活的工作安排不但满足了她们的需要,同时保证了她们的工作效率。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1.钱给到位,公私分明,五险一金该办的得办。【不给钱再好听的话都是废话】2.BOSS说话算话,别总是坑员工。【这也是本人最讨厌的,说话不算话,事后反悔;然后又逼着员工干活拿执行力说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收拢人心,人都有感情,逢年过节的发点礼物或者购物卡的表示下都行。你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提,员工会觉得我在这里就是被利用的机器,该走还是会走,绝不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