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轻率:如何降低试用期员工的离职率?

[复制链接]
查看: 315|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没什么说的,我原来就在平安上海电销中心干过,各种加班,什么听别人录音,什么学习什么培训,去你mua。我就不一样了。你说任你说,我不听就是了,再牛逼你能拿我怎么样?开了我?过的可舒服了[吃瓜],还加班,主管说什么开个会干嘛的,超过下班半个小时我就说有事必须去办,有时候主管还:你确定吗。搞笑,我当然确定,根本不理她,每日时常打够了,话术也算都用了,坑不到人怪我咯。去你mua的想让我加班,不可能。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试用期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解决试用期员工稳定性差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HR管理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试用期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解决试用期员工稳定性差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HR管理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试用期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1、对新人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

新员工在试用期内就离职,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招聘时新员工已经对公司有一种期望,当新员工进入公司工作后发现,期望与现实有很大距离。

这个时候新员工通常会处于矛盾状态,努力调整自己心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中同时萌生退意,如果公司没有及时洞察新员工的内心世界,经过一个阶段的思想斗争,有些新员工就会在试用期内离职。

2、工作比较单一、枯燥、乏味

由于职业类别原因,有点工作性质比较单一,或者企业在职业发展设置上存在不足,导致员工晋升空间小,发展有限。

新员工入职后发现如果干的事情不能学到新的东西,工作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只好通过离职来保证自己能获得水平方向上的职业发展。

3、管理、沟通不畅

沟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直接上司和下级员工之间、高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之间、平级员工之间。

新员工将自己的直接上级视为获得关于职位以及公司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员工们如果不能和自己的直接上司建立相互信任,就很难对企业产生依附感;

高层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沟通也很重要。高层管理者往往站在战略的角度看待公司的发展问题,提出的方针、政策、计划具有前瞻性,但是基层员工多数看到的是现在怎么样,如果缺乏沟通,将导致基层员工不理解高层的做法,对企业的前景不看;

平级员工之间沟通不畅体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的沟通不够。很多员工存在这样的现象:大家同处一个企业,但是相互之间却缺乏一些最基本的了解。员工在企业的人际圈子常常陷于一个小团体,感受不到公司的气氛。

4、待遇是新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

薪酬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外部。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新入职基层员工来说,离职成本小,生存需要是主要的,所以对薪酬的刺激非常敏感。

如果公司的薪资待遇比不上同等职位的其它企业,员工离职的概率将会很大。

二、降低试用期员工离职的方法

1、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

对于新员工进公司后,企业必须建立规范、完整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确保从员工行为礼仪,厂规厂纪,员工手册,企业文化,产品知识,岗位操练等方面实施全面培训教导,包括一切应知和应会以及岗位所需的基本要求。

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结束后要进行全面考评,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许多企业新人一进来,培训了半天、一天就入岗,那是要不得的,既不利新人发展,同时造成公司成本浪费。

2、做好新员工环境熟悉引导工作

新员工入职后,前两周是适应期中压力最大的阶段,如果企业人力资源和用人部门能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开展引导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新员工稳定性。

新员工参加了入职培训后,本身对企业有了一定了解,如果在人力资源部和新人直接上司带领下,再进一步去现场适应和了解企业的整体布局情况,宣传推广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规章制度及发展远景与规划,增强新员工对企业的信赖度。

同时,可以组织新员工参观企业各类生活设施,对新员工所必须打交道的职能部门一一进行走访,并同职能部门直接负责人沟通,使新人感到集体的关心和力量。

有条件的企业在面对大批量新员工入职时可以考虑组织新员工欢迎会,多种方式地展现和谐的工作环境,帮助新人熟悉企业。

3、做好新员工师徒帮教工作

任何新员工加入时,无论是从事与以往相同的岗位工作,还是职位上有所提升,都面临对新工作的重新认知和定位,面临对新技术、新操作、新要求、新环境的熟悉,此时HR部门一定要导入师徒帮教机制。

师徒帮教要做好以下三点:

a)找对的师傅带徒

新员工在试用期的成长离不开师傅帮助和教导。那么师傅能不能教?愿不愿教?会不会教?人力资源部和直线部门须对师傅进行有效选择甚至培训,使师傅有能力、有意愿来帮助和关心新员工,严师、明师出高徒。

b)建立师徒帮教协议

对师傅带新人有哪些要求?对新人的学习态度有哪些要求?帮教内容、帮教方式、考评方式、帮教时间、帮教过程掌控等进行详细规范。

同时,要设立奖惩机制,带好了师傅获得哪些奖励?没带好对他有哪些影响?新人学好了有什么发展机会?没有学好对自己的工资、升迁有何不利因素?都要列明清楚。

C)帮教期间明确岗位工作内涵和评价方式

让新员工清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汇报路线、工作任务和计划安排,使新员工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没做好公司会有何种评价?谁来评价?评价什么?评价结果应用等。

4、做好新员工关怀、沟通工作

在试用期内,HR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新员工本人及其直线主管保持有效沟通,同时要做好沟通记录:

进一步掌握新员工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间的匹配程度,了解新员工在新工作岗位上的优秀表现和存在的不足,新员工有哪些困难?有哪些心理不适和压力?都要积极正面地沟通。

同时,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对工作和生活上确有困难的新员工要展开帮助行动,使之解除后顾之忧,建立起对团队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度。

新员工在试用期不可以避免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没有及时的沟通,困惑、焦虑、无助的情绪就会不断积累,最终摧垮新员工走完试用期的信心。

因此,HR部门和直线部门一定做好新人试用期的关怀帮助计划。

5、做好新员工评价管理工作

新员工在试用期内是需要分阶段进行评价的。而不是等要一个月或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后才进行评价,新员工试用期评价是岗位转正的重要依据。

因此,新人在试用期做了什么主要工作?是主持工作还是配合工作,其要求的标准不一样。

新人在试用期内的评价一般包括:工作态度表现、工作行为表现、工作业绩表现、岗位适应性与匹配度等几个方面,评估的主体一般是师傅、部门直接领导、与岗位相关联的平行部门评价、人力资源部门评价等。

对不同阶段的评价结果要告之新员工,同时有必要与新员工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共识,帮助新员工对绩效结果进行恰当认知,做出工作改进和调整。

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新人能不能吃苦耐劳,能不能修行?在招聘时做好对新员工的甄选面试工作也尤为重要,确保新人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组织基本要求能匹配。

同时,由谁来将新员工领进门也很重要。企业只有做好了以上新员工入职管理的五件大事,都共同来关注新员工,帮助新员工,协助他们更加快速地融入团队,才能使新员工平稳度过试用期,成为企业铁骨脊梁。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没想到租办公室还要押金,MD,又不是租住宅,住宅里面配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各种设备,收3个月的押金怕你损坏是合理的,租个办公室就是个空房间,啥东西都是自己配的,房东收3~6个月的押金就是无偿占用了我的现金流啊,还好,最后发现了,有些网站租办公室可以免交押金的,爽!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04: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记住这三句话:让都市读懂大山、让未来读懂过去、让世界读懂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15: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画两条曲线。第一条曲线叫财务曲线,就是怎么样赚钱;另一条曲线叫价值曲线,就是到底我们给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样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初步想法感觉是:顶层有一个决定层,决定层下面会有一个决策层,决策层即为企业制定各种方针政策,为决定层提供方案参考。决策层的人来源于部门,地方,高校等各渠道,人数或许可在50-100人,内部人员也是有流动,以保证方案优质。两个层的关系或许是:1.决策层提供自主化的方案。2.决定层也可以根据要求要求决策层制定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03: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逃避责任在涉及管理和工作质量的时候就成为非常敏感的词汇。在团队协作中,逃避责任是指团队成员在看到同事的表现或行为有碍于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给予提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团队成员由于逃避责任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时,他们就会真的相互怪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14: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才能画好这条曲线,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多重要。有些事可能从一开始的起心动念就让我们觉得有动力,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