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纳闷,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加班有加班费还好,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下班是我的时间,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何必这样辛苦自己,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毕业季,也是新员工集训季。各企业的新人训练营如火如荼进行中,训练什么、如何训练,尤其如何让新人真正成为接班人,相信各企业都十分关注。A公司的做法,提供了四把“金钥匙”,很有可借鉴之处。
毕业季,也是新员工集训季。各企业的新人训练营如火如荼进行中,训练什么、如何训练,尤其如何让新人真正成为接班人,相信各企业都十分关注。A公司的做法,提供了四把“金钥匙”,很有可借鉴之处。
新员工培训规划的四把金钥匙
定标准
A公司首先列出了本企业优秀员工的“标准”,给出了衡量的“尺子”,也让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这其中既有企业文化的总要求,也有岗位胜任的具体要求,而且不仅仅要给到概念的解说,更实用的是给出具体的行为标准。
以企业文化为例,A公司和B公司的企业文化中都有“敬业”一词,对新员工来说都很抽象。经过企友顾问辅导分解到行为,A公司提倡“热爱本职工作,服从企业安排”,B公司则侧重“排除万难坚决完成任务”。显然,两家公司的“敬业”内涵并不相同,而能具体到这样的行为标准相信新员工更能明白自己的行为要求。
画路径
有了标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达到这个标准。什么时候、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考核……就是告诉新员工要去某个目标岗位或者层级,需要怎么过去。以某技术类新人路径图项目为例,A公司在厘清部门需求的基础上,联手企友召集相关专家规划出关于该类别的新人从入职到定岗,所需的3个阶段共计一个月的学习路径,每一个阶段先学什么、再学什么,自学OR在岗指导OR集训,在线考核OR实操……非常清晰。好比旅游,有了目的地,再提供一张导览图,心里是不是就有数多了?新员工的安定感、稳定性都更强。
配资源
标准有了、路径有了,从组织角度来说,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源,才能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自学?提供自学材料和平台;在岗带教?提供导师和内容;集训?提供课程和讲师……
仍以上述某技术类新人路径图项目为例,A公司在后续继续与企友合作该路径图的课程开发和讲师培养项目,开发出路径图中所需自学材料、课程教材、考题……并训练出其中集训课程的讲师进行授课。且在综合考量学习平台设计之后,又联手企友将其中大部分课程转化为线上微课,进一步减少对线下资源的依赖。
重实践
学习是一个词,学和习是两件事,没有落到工作实践的学习都是虚的。A公司给重要岗位新人提供了长达两年的培养规划,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作实践,例如初期集训期间作为工作人员全程参加项目,在确定容错范围基础上让新人尽可能参与和发挥,效果远超过单纯的课堂培训。根据721原则,70%的学习是在工作实践中完成的,这个角度来说实践其实就是“资源”的一部分。
定标准、画路径、配资源、重实践……A公司其实给我们提供了新人培训系统规划的参考,业内标杆企业的地位来由由此可见一斑~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20人以内的团队规模,以下是我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成本支出: 没想到租个100多方的毛坯办公室,单装修费用就要花个5-10万,还以为租几张办公桌椅刷下墙就可以入驻办公; 没想到在有点档次的办公楼,隔几个到顶的会议室,单消防改造就要花2,3万; 没想到营销成本这么高,一个付费点击就要花几块,开了推广账户就要一万,一个月稍不控制下预算,几千到几万的推广费用可能就打水漂了; 没想到招聘网站开户也要钱,一年开了招聘账号就要五六千; 没想到每个月帮每个员工交社保要1K,企业需要承担600-700的费用; 没想到需要交各种各样的税,什么企业所得税,教育附加税,城建税等等; 没想到管理的成本这么高,管理上稍不留神,就要浪费很多人力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