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狡辩:一个人变成有毒员工的三个迹象

[复制链接]
查看: 918|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感觉这辈子我都不可能再去干销售了,我人生的第二份工作,是在社交软件,例如某Soul,跟别人要微x,然后成为朋友 建立信任,逐步代入到自己的职业,是名营养护肤老师,然后就各种骗顾客从自己这儿买护肤品就行了。每个人都有七八个手机,和七八个微x号。最主要的整个工作氛围,真的跟打了鸡血一样,动不动就鼓掌,大声喊:好!谁卖出去了,还要鼓掌,恭喜xxx出单!我干了两天我就赶紧跑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近来在网上看文章,知道了一个词“有毒员工”。文章里说:哈佛商学院曾做过一个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走访了11家公司超过5万名,业绩差、评价低,甚至处在公司清退边缘的员工之后,研究发现,这些人通常具备四种特征:

近来在网上看文章,知道了一个词“有毒员工”。

文章里说:哈佛商学院曾做过一个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走访了11家公司超过5万名,业绩差、评价低,甚至处在公司清退边缘的员工之后,研究发现,这些人通常具备四种特征:

持利己主义,不关心他人;

过度自信,对自身没有准确认知;

坚持一切遵守规矩,不懂变通;

通常只与业绩较差的员工在一起,拉帮结派。

他们给这些人起了一个名字:“有毒员工”。研究表明,这类员工往往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我对照着想了想这些年遇见的职场人,事例还真不少。

他们的存在,毒害和损伤的,不仅是公司,还有同僚和他们自己。

而比遭遇“有毒员工”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可能正在中毒,却尚不自知。

1

停摆的指针:

安于现状,害怕改变

“我真的有点想辞职了,这单位没什么前途。你们觉得呢?”

上周朋友聚会,在饭桌上,小玲征询大家意见,但其他人心照不宣继续吃饭喝酒,没人回应。

小玲28岁,从前年开始,听她说这话至少超过十次,她所有的不满,我们倒背如流。

老板任人唯亲、公私不分、脾气暴躁还抠门;

比我表现差的员工,拿的钱好像也没比我少多少;

公司乌烟瘴气,多数人的精力都消耗在内斗而不是工作上。

是嘛,既然这样,对老板不满、对酬劳分配不满、对环境也不满,那你离开就是了啊?

但三年了,她没有走,我预计下一个三年,她也大概率不会走。

刚开始我们还为她着急,帮她分析,但她留下的理由,总跟她宣泄的不满一样,速度飞快地出口:

老板是抠,胜在不乱裁人,工资发得也算及时;

我嘴笨,到哪里不是一样?会叫的孩子有奶吃,我去哪都是不会来事的;

这点钱也够我日常生活了,至少有个保底,外面还不知怎么样呢。

就这样,小玲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得过且过,我们也听得习以为常。

不愿改变,表面上看,是小玲担心明天的情况比今天更糟;实则,是因为她从没付诸过任何实际准备,心里没底。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段关于监狱高墙的描述: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高墙,就是每个人内心安于现状、不肯改变的最大障碍。

心理学上有个词“花盆效应”,也是指甘守现状。在舒适的“花盆”里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

守着一成不变的“圆满”不敢打破,总用自我安慰来填补,你的世界就只会是眼前一隅。成长见识,自然永远停留在原来的区域。

正如余华所说:

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那些时刻保持警惕,从不停止个人努力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废掉的。

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害怕改变;

不肯迈步努力,对未来患得患失,

是一个人开始变成有毒员工的第一个迹象。

2

不落地的气球:

被打上“不靠谱”印记

Kent是我的前同事,40出头。正常在他这个年纪,至少是中层管理岗,但他一直还做着基层的一线技术工作。

当时我是项目经理,分给他的任务是一个技术专题,完成时间一周,他爽快点头。

我们每晚需要到微信工作群内汇报当天进度。第一天,所有成员都按时发送,除了Kent。我私信询问,他半天才回:“哦,陪孩子做功课,忘了。事情都做着呢,放心。”

第二天,Kent依然是唯一没有提交的人。我再问,他语气开始有些不耐烦,干嘛这么形式主义,时间都浪费在弄材料上了,还让人好好干活不?

我想,Kent是老员工,年龄又比我大那么多,应该是有分寸的,就没再追问下去。

第六天上午,Kent主动找我,不行了,需要额外找个人才搞得定。

我差点儿炸了,明天就要交货,你现在和我说这个?

Kent说,他做了好几天,突然发现开始的思路有问题,现在重新弄,不过时间来不及了。

我默默没有说话,抽调了所有组员当晚回来加班,帮助Kent分担他的工作,最后我请大家吃了顿宵夜。

整个过程,Kent没有表现出一点愧意,似乎一切都是应该的。

在之后工作中,我也遇到过类似Kent的人。他们大多数其实都不缺独立工作的能力,但过程和结果却无法让人放心。

最可怕的,是他们认为只要做了手上的事,就是尽了职责,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不沟通不反馈,会给其他协作者或管理者带来额外困扰。

心理学上有赫勒法则,即有效的监督是上级肯定下级的一种表现,也是上级对下级工作付出的一种尊重。

海尔集团著名的S形大脚印,就是有效监督的体现。

每天,在车间工作的员工都要经受考评。班组长在下班前,会对一天的情况进行总结。表现不好的员工,要当着大家的面站在S形大脚印上反省。

过程管控,是把员工当成一个有能力完成本职工作的职场人,才会对其有所要求,进行有效监督。

真正成熟的职场人在接到要求时,需要的是什么?

是令必行,行必果!

是工作任务分解后,你每天的实际进度都能匹配预设计划。

靠谱,就是自己的事情保质保量,按时呈现;就是不让管理者担心,不给同事们添麻烦。

事事不落地,不靠谱还理所当然,

是一个人开始变成有毒员工的第二个迹象。

3

掉进泥潭的芦苇:

陷在“按酬量衣”的误区不可自拔

创业老板们聚会,"新人消极怠工,连续被开"是每次必谈话题。

阿海说,他辞退一个小伙子时,对方给他撂了句狠话:“实习期就给3000块,你还想咋的?就这破待遇,你只会找到比我更差的!”

给多少钱,操多少心,干多少活,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没啥问题。但真正有意思的点也在这里:老板给予报酬的衡量标准,和员工并不相同。

阿海摇头,3000块低吗?对,是不高。可你倒是先证明一下你的价值超过3000啊?

艳姐也感慨,她公司也曾有一个年轻销售员。出去跑业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都没有工作结果,每月为公司赚来的还不到自己工资的一半。

最后跟老板闹,就因为你工资开得低,挫伤了我的积极性,所以我只能做到这份上。

阿海说,那几个被辞退的新人不知道,我的助理和他们同龄,月薪早已过万。

“他会主动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会提出更为公司省钱的方案,会事无巨细安排出差行程……因为有他,我的精力可以专注在业务上,为公司带来更大价值。这些,他们做到了么?

“员工让我省心,我是特别愿意给他开出更好待遇的。”

要想拿高薪,先用实际工作证明你行!

大多数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总是抱着极高期待值,认为自己理应被重用,理应拿到丰厚薪水。

事实上,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新人们还不太可能被委以重任,薪水自然就不太可能很高。

创维集团在招聘名校的工商管理学硕士(MBA)人才时,坚持底薪2000元人民币。

他们认为,目前的薪资并不代表你永远只拿这些。只要有能力,能以实际工作证明价值,今后一定能获得匹配你能力的高薪。

可惜,那些心急着吃热豆腐的人并不懂。

做好应该做的事,出色完成任务,自然会有理想收入。

职场不是菜市场。

斤斤计较、按酬称量工作,

是一个人开始变成有毒员工的第三个迹象。

4

唯有清醒看透环境和自我

方能做“百毒难侵”的职场人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我们今天探讨有毒员工,并不是为老板们洗地。既然存在有毒员工,自然也不缺有毒老板与有毒公司,如果不幸遇上了,尽快离开,是明智的选择。

人生那么长,你的每一段职场旅程,走到最终,都一定是在为自己而活。

避开有毒员工,也避免成为有毒员工,能让我们的职场更顺畅,让人生少一些纷扰,多一些美好。

唯有清醒看透环境和自我,方能做“百毒难侵”的职场人。

你要相信,无“毒”一身轻,前方会有更好的去处,在随时恭候你的到来。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20人以内的团队规模,以下是我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成本支出: 没想到租个100多方的毛坯办公室,单装修费用就要花个5-10万,还以为租几张办公桌椅刷下墙就可以入驻办公; 没想到在有点档次的办公楼,隔几个到顶的会议室,单消防改造就要花2,3万; 没想到营销成本这么高,一个付费点击就要花几块,开了推广账户就要一万,一个月稍不控制下预算,几千到几万的推广费用可能就打水漂了; 没想到招聘网站开户也要钱,一年开了招聘账号就要五六千; 没想到每个月帮每个员工交社保要1K,企业需要承担600-700的费用; 没想到需要交各种各样的税,什么企业所得税,教育附加税,城建税等等; 没想到管理的成本这么高,管理上稍不留神,就要浪费很多人力成本;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17: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2: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一个好企业的,好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最后我终于找到的标准,我们要做一个百年老店探索者,要有一个永恒的创新,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上要兼听信,跟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文化,包括使命定位的准确性都重要,使命并不是挂在墙上看的,而是习惯,企业文化具备真正的核心力,偷不去,买不到,带不走,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7: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够躬耕于把赚钱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家一定是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家。商业问题和社会机遇都具备相同的三大属性:一是都有海量的用户,二是都是刚性需求,三是目前都是我们服务和估值的洼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4: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领导都有些共同的特质。在创建联盟、发展和运用支持体系、激励,以及倾听和发展他人方面,领导者的效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8: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企业家们缺的不是战的能力,而是略的魄力!战要战得坚定,略要略得坚决!战要战到极致,略要略到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