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专注:怎么和员工沟通?当心“位差效应”会事半功倍哦

[复制链接]
查看: 75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英特尔公司的前任CEO安迪·格鲁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领导公司成功的方法是沟通、沟通、再沟通"。领导力培训中也强调过沟通的重要性。但沟通的确很难,其效果受到沟通者的个性、情绪、所处角度、所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英特尔公司的前任CEO安迪·格鲁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领导公司成功的方法是沟通、沟通、再沟通"。领导力培训中也强调过沟通的重要性。

但沟通的确很难,其效果受到沟通者的个性、情绪、所处角度、所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职场中的沟通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可效果却差强人意。

有一组研究数据表明,企业中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被上级清楚知晓,但平级之间的平行交流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

基于这样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平行交流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平等为基础的交流。

沟通具备位差效应,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是沟通效果的保障。

位差效应是始终存在的,那我们如何应对?

老胡有个朋友,从创业至今15个年头,逐步形成了一个规模性的贸易公司,人数从3个人扩张到近400人,各级管理者四五十号人。

这个朋友每次喝茶都感慨,公司大了,领导力培训。反而没有感觉了。自己的公司,员工看到自己都有一种隔得很远的感觉。

——不太清楚基层的队伍状态到底怎么样?

——自己每次会议给中层讲得激情满满,可整个公司好像没什么变化?

——搞了个“总经理访谈日”,跟基层谈话,好像也没发现什么,一切照旧?

其实,这就是产生了位差效应,高层得到的信息已经受到了大幅衰减。

不要以为只有高层出现这种情况,中层和基层也一样,只要发生职位位差,沟通的衰减就可能会出现。

晓哲在一家通讯公司工作了三年了,公司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远景以及业务规划,可晓哲能完成自己的绩效就已经谢天谢地,总感觉自己一堆问题没人能帮忙。每次开会上级领导大谈发展,晓哲都觉得无聊,这些离自己太远,所以领导问困难问想法的时候,晓哲也懒得说了,只会强打精神回应:“没问题,努力就好。”

其实,基层接收的信息在主观或者客观上已经受到衰减,加上位差效应,不认为自己的意见或者问题能够被有效传递上去,因此只能在自己同等层面上沟通着无数的问题或者抱怨。

如果这些问题或者抱怨在某个层次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影响执行力、影响企业运营效率的重大阻碍,甚至产生危机。

公众号胡言非语对诸多企业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多数企业已经采用了相应的机制,例如:“总经理沟通日”、意见信箱、投诉热线、政策宣贯等等,但效果仍然不太好。

可以尝试在以下方面进行提升,有效减少位差效应。

对于员工的意见,

正确的要认真去解决

这方面做得好的典范是沃尔玛公司。

经常有一些各地的基层员工来到沃尔玛总部要求见董事长。董事长沃尔顿先生总是耐心地接待他们,并做到将他们要说的话听完,并详细记录下来。如果员工是正确的,单一的领导力培训效果可能不会太好,需要结合实践和训练,他就会认真地解决有关的问题,并且要求公司每一位经理人员认真贯彻,而不要只做表面文章。

员工觉得自己的意见受重视,才会有动力去提,而重视与否,就看是否采纳或者进行了改善,并且让提意见的员工感受到变化,这会极大地强化他在组织中的存在感。

遵守层级管理,

但也需要偶尔突破常规

员工在组织中,多数人是渴望得到与高层相处的机会的,渴望得到高层的尊重与认可。

对于公司进行的大事,例如年度工作会议,或者董事会,虽然无法亲身参与,但如果能够不在现场也参与相关议题的讨论,或者在事后能看到相关资料或者视频材料等,也是一种鼓舞。

尤其是企业的高管,虽然层级差距比较大,但借助一些活动或者会议,能够与基层打成一片,真诚地与基层交流,也会神奇地消除一些员工心中积压的误解。

让员工明白无误地了解,

组织倡导什么,反对什么,

旗帜鲜明

大卫·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写道:“我们公司开创之初,我和每个雇员朝夕相处,感情的交流很容易。但是随着队伍越来越大,交流感情就困难多了。对一个连我的面都没有见过的人,我怎么可能像他爸爸呢?我的公司现在有男女职员497位,我了解到,他们每人平均有100个朋友,总共497万人。如果我把奥美公司的经营方针、理想和雄心告诉我的志愿,他们又转告给他们的朋友,那么就会有497万人知道奥美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了。”

奥格威先生每年一次把全体职工集合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礼堂里,坦率地向他们报告公司的经营和收益等情况。然后告诉他们自己欣赏的是什么样的行为。

也许,你所在的组织还远远没有达到奥美广告这样成为一家世界知名的公司,但“明白无误地了解”却是一个难题。

当所有的人都知道领导者倡导什么,反对什么的时候,领导力培训开课,就不会有太大的顾忌,也会自己判断行为的得当与否。

位差效应,很大程度的因素是因为职位的差距遮盖和影响了对人的了解。

如果上下级之间是足够了解的,彼此清楚知道规则和要求,领导力培训300场,职位只是权责不同而已,沟通就不会变成应和、妥协或者冲突、抱怨等。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20人以内的团队规模,以下是我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成本支出: 没想到租个100多方的毛坯办公室,单装修费用就要花个5-10万,还以为租几张办公桌椅刷下墙就可以入驻办公; 没想到在有点档次的办公楼,隔几个到顶的会议室,单消防改造就要花2,3万; 没想到营销成本这么高,一个付费点击就要花几块,开了推广账户就要一万,一个月稍不控制下预算,几千到几万的推广费用可能就打水漂了; 没想到招聘网站开户也要钱,一年开了招聘账号就要五六千; 没想到每个月帮每个员工交社保要1K,企业需要承担600-700的费用; 没想到需要交各种各样的税,什么企业所得税,教育附加税,城建税等等; 没想到管理的成本这么高,管理上稍不留神,就要浪费很多人力成本;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社会上负能量非常多,人能不能向正能量去吸收,平衡人体中的阴阳?这就是人不要永远追求辉煌、成功、幸福。讲企业,一个企业的成败首先看这个企业主有没有一种平衡而辽阔的态度,才能穿破极具变化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19: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最优秀的观察家,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留意身边的事情。因此,换种眼光去看习以为常的事。寻找差异和特征,留意事物运转的模式,多角度地看问题,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12: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是竞争中的决胜因素,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大量准确的管理知识储备是激烈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有了管理,组织和个人才有效能,唯有通过管理,智慧、才华、天赋、学识才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16: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制度让好人坚定地留下来,让他找到做好人的价值和快乐,拥有持续做好人的力量;好制度让坏人赶紧走出去,让他觉得留下来没有价值,而且是一种痛苦,让其自动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0: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的管理者最终都会发现,工作职权既不是管理的核心——它不是让他们成为管理者的关键,也不是影响别人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工作职权只是一种效果有限的影响力来源,仅仅依靠职权,无法做到让下属全心投入,让管辖权以外的人与自己充分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