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利用你的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温柔、同理心,激发你的内疚、疯狂、歇斯底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员工福利:缴纳五险, 月休4,法定假日,按时发薪;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写成员工福利?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接接电话的。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很多企业筛选员工的失败是由于员工只列明了工作资格中的一项或几项,而不是全部,使得聘用来的人员虽然满足了招聘条件但因其他原因无法适应企业。从法律上看,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很容易引起选择歧视的诉讼。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在工作分析中列明所
高效选择员工是企业管理层的主要职责之一,管理者进行人员选择时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
准确:要让每个参与筛选的人员对所需要的员工类型有一个清楚完整的认识。不论选两名员工,还是选10名,筛选标准不能有变化。筛选标准越明确,结果越容易达到你的预期。
客观:自始自终整个聘用过程必须是可量化的,让每一个应聘者都拿到测试成绩,让他们知道根据用人标准他们自己的合格程度。如果评价标准不是完全客观的话,很可能招进不理想的员工,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彻底:所筛选程度必须彻底安全,包括3个阶段,即初始过滤、面试和测试、与主要用人决策者见面。
连续:在筛选过程中,人员、目标和程序的延续性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另外,这种延续性使得企业在经过检验可靠有效的标准指导下进行人员筛选。可以确保公开和无偏见,避免陷入纠纷。
步骤
筛选包括一系列的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明确空缺职位
复查工作说明书明确职责
复查工作要求明确资格要求
明确招聘来源
浏览应聘资源
选择面试环境
选择面试策略
确定面试问题
组织面试
面试结束
评价应聘者
与证明人核实情况
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经过这些步骤的,有些人在前几个步骤中就会被淘汰了。从法律上讲,企业必须认真考察每一个应聘者的受聘资格,当然在企业也有合法权利在适当的时候将不合格的应聘者淘汰掉。
一个筛选员工的方法决定了筛选过程中的长度,很多企业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叫做:多重障碍策略和补偿策略。
多重障碍策略
多重障碍战略因在筛选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对员工进行筛选而得名。如一份前台接待员工作需要应聘者具备(假设以下):
(1)工作中专业知识和工具系统的操作经验;
(2)可以加班;
(3)有一定程度的特长,没有工作中专业知识和工具系统操作经验的应聘人被第一个障碍筛选掉;能加班是第二个条件;态度不坚决的作为第三个障碍筛选掉。这个过程必须基于所有筛选障碍都是完成工作的先决条件。
使用多重障碍或其他筛选战略时,经理人员必须证明所有要求都是与工作有关的;否则企业可能会面临非法歧视的起诉。如果会讲英语与工作实际无关,要求应聘人有这项技能就是歧视行为。
补偿策略
企业决定是否聘用某人是看应聘者是否同时具有几种技能和综合能力。执此理念的企业可以在筛选过程中使用补偿战略。从字面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是看应聘者的优势能否补偿他在其他领域的弱点。
同样以前面的前台员工招聘为例,如果一名应聘者虽然不能讲英语但能讲另一门外语,可以证明此人有迅速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并已报名参加英语培训班了,他也可以被认为是合格的人选。但经理必须注意以一种情况代替一种标准可以引起的歧视。如果有应聘者不会讲英语,经理聘用上述应聘者而没聘用会讲英语的应聘者,这就是歧视行为。
使用这种筛选策略的企业必须清楚什么是必要而定资格,什么只是一般性要求,需要在筛选过程中做更多的判断。在筛选过程中以关键职业资格为导向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以免引起歧视行为。如果一个企业拒聘了一个不能满足所有条件的应聘者,却回过头来选择了一个只能满足一项关键条件的员工,就可能涉及歧视。
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
很多企业筛选员工的失败是由于员工只列明了工作资格中的一项或几项,而不是全部,使得聘用来的人员虽然满足了招聘条件但因其他原因无法适应企业。从法律上看,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很容易引起选择歧视的诉讼。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在工作分析中列明所有要求和必要的工作资格。再次以前台员工为例,如果应聘者完全满足前两个条件,可以建设满足第三个条件因为他会讲法语,可以证明有迅速掌握另一门外语的能力,并报名参加了英语培训班。如果这种资格可以接受,应在工作资格要求中明确。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请允许我先陈(吐)述(槽)事(一)实(下)。现在所在的公司老板非常抠门,也很奇葩。租的是民居办公,所以客厅原来有个空调,但是……空调是坏的。南方非沿海城市,冬天一直坐着不动还是挺冷的。老板的贴心的解决方法是,你们穿厚点,多动动脚。然后他办公室的空调打开关着门。突然有一天,发现用大程序的时候,CPU和GPU高负荷运转(E3主机),靠在机箱上的腿暖暖的……脑洞大开。于是随手一查一大把狂吃CPU和GPU的软件,同事皆用之,近二十台台电脑,功率怎么的也相当于三台空调了(ง •̀_•́)ง顺便给我们发点热。这些电费,应该是老板怎么也想不到的了~~~先提前谢过,不准备转正,收假了准备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