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夸张:与知识型员工沟通的技巧

[复制链接]
查看: 1025|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对话的双方在生活环境、个性素质、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时,沟通才会陷入窘境。其实,就算知识水平相似的“秀才”与“秀才”,彼此沟通也并非易事。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对话的双方在生活环境、个性素质、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时,沟通才会陷入窘境。其实,就算知识水平相似的“秀才”与“秀才”,彼此沟通也并非易事。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型组织中,知识创新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新观点,新理论的争论显得越来越重要。于是在许多知识型企业里,一个新方案最终形成之前的讨论,更多的是“观念上的交锋”。知识性员工大多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又有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这使他们在与人沟通时坚持独立思考,并产生智慧的碰撞。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局限性,坚持自己的角度,往往会使自己的结论“深刻而片面”。但如果将每一种设想都付诸实践,又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所以“很多方案在付诸检验之前就要有判断,这就需要秀才之间的沟通更清楚、更明白,工作本身对秀才讲道理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沟通不畅,不但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组织创新。”这要求知识性员工“本身素质越来越高,阴暗心理越来越少,真正具有追求真理,并服从真理的态度”,可是很多知识型员工在沟通心态和能力上还没有达到合格的水平。

中国知识分子讲理沟通有很多障碍,其根源在于他们保留着很多传统秀才的心态。

中国知识分子由于以前受到的训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讲理沟通有很多障碍,其根源在于他们保留着很多传统秀才的心态。

他们大都比较清高,不少人信奉“天生我才必有用”,总是放不下“我不求你”的架子。而且比较被动,也许是受到“三顾茅庐”之类故事的影响,总是希望等着“你来求我”。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情感和观点时,往往过于含蓄,很难淋漓尽致表达,而只是“点到为止”。其实,你以为已经“点到”了,对方却往往还没有真正“心领神会”,结果错过了及时了解真实想法的时机,小的误会积累起来,有可能最后集中爆发。

传统的知识分子常对领导要求过高,总是抱着“智能之士思明君”心态,他们还回避冲突,过于讲面子。自己有什么想法不会充分表达,对于一些合理的需求,也不愿提出来。同样有需求,反而谁先提出来就鄙视谁。不了解别人的想法,不主动去倾听,只是一味回避潜在冲突,一旦冲突出现,又不习惯谈判妥协等等。

与此相对,西方知识性员工之间的沟通虽然也有一定难度,但是他们通过“建立信任,知识共享,每个人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等手段,能够较好地实现沟通。文化氛围不同,导致中国知识性员工的沟通比西方更困难。

知识型员工不但要使自己的知识现代化,更要让自己的心态现代化。

对于解决之道,首先要学会充分表达自己,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小算盘。知识型组织的领导者要起到好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期望和情感,也要鼓励自己的同事、下属表达清楚其想法、期望和情感,如果遵循传统的逢人只说三分话,尤其是不如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那沟通就无从谈起。

其次,还要理解别人的小算盘,不能猜忌,要多倾听。主动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将心比心,真正理解别人的想法。在了解了双方的小算盘之后,就需要通过平等的交流来一起打“大算盘”。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学会平等对话,学会谈判与妥协。

目前不少知识型员工面临的挑战是知识在不断更新,但是对待知识和自己的心态没有及时更新,知识上已经现代化了,但是没有实现心态的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协作,需要知识型员工之间充分有效的沟通,在某种程度上,阴暗的沟通心态、落后的沟通技能,往往妨碍了知识型组织中的知识创新。所以知识型员工不但要有创造新知识、新观点的高智商,还要有积极、有效地与同行沟通,实现知识共享与协作的高情商。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小细节上吧!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就是创业起步的企业,最后因为政策行情,接不到项目,无奈倒闭。因为人少,老板人很好,在工作上都亲自教学指导。11年开始,包住宿,租了个小区房,一个月2000多,老板偶尔会去宿舍看望我们3人。看到我买了新家电,洗衣机那些。。第一句话就是“开发票没?拿回来报销”,这种细节还是很收买人心的。公司倒闭半年,我在新东家上班3个月,老板打电话说给我转账,因为有个项目回款了,大家都按规则分一点!老板当时是在读博士,后来考了公务员,相妻教子去了。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09: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企业家们缺的不是战的能力,而是略的魄力!战要战得坚定,略要略得坚决!战要战到极致,略要略到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7: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1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07: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逃避责任在涉及管理和工作质量的时候就成为非常敏感的词汇。在团队协作中,逃避责任是指团队成员在看到同事的表现或行为有碍于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给予提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团队成员由于逃避责任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时,他们就会真的相互怪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9: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造物先造人,造人先造己。企业首先要造就的是老板,老板是企业最大的推力,也是最大的阻力和天花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