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专注:计件工资制如何保证质量?

[复制链接]
查看: 247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经常遭遇这样的提问:计件工资如何保证质量?实在是难于回答。

经常遭遇这样的提问:计件工资如何保证质量?实在是难于回答。

计件工资能够保证质量吗?我个人觉得很难。理由有三:

1、计件了,效率就能够高吗?答案是不一定。员工做多了,工资很高,老板想一想,还是调低单价吧。往返几次,聪明的员工就会控制自己的速度,不做很多,也不做很少,舒舒服服,让工资维持在一定水平。所以,计件工资,是企业管理的低水平徘徊,收入和付出的博弈,输家总是老板。

2、因为计件了,企业就放弃(注意:是“放弃”而不是“放松”)了自己的管理。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心血管理现场吗?不需要了,因为已经计件管理了;还需要设置制作工装夹具来提升效率和品质吗?不需要了,因为是计件,员工自己解决。所以,计件是一种生产管理的停滞或者倒退。

3、因为计件了,品质人员敢于严于职守把好关吗?不敢。查出来多了,员工工资少了,员工会私下甚至是用极端的方法解决。冲突多了,慢慢彼此就能找到一种平衡。很多问题,能够查出来,进行返工还是最好的,检验数据的水分,可想而知。品质人员能够公正公布的,往往是新入职的新员工,无亲无势的。但赔罚多了,收入不行,新员工就跑掉了,很多企业老员工稳定,新员工留不住,跟这情况有关。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提出不同意见,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企业钟情于计件工资?难道计件工资一无是处吗?不的,有的企业还真是合适,这类企业的特点是:

1、工艺、工序较为简单,品质问题较少或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2、对设备依赖性低,或者设备简单,通用性、稳定性好,不会一味追求效率造成设备问题;

3、依靠人力因素较重,人工时是主要成本。

已经实施了计件制的企业,如果要控制品质,有以下建议或许有帮助:

1、质量问题也是计件考核的一个因素,比如出现一件问题扣五件。这个制度就是担心引起生产和质检的矛盾,或者大家最后形成“默契”,公司是冤大头;

2、实行最高限产。无论是机器还是人,都有个极限,长期的超负荷和超极限,都不是好事,不是牺牲了设备就是牺牲了品质。额定产量+加一定量的浮动工资比较合适;

3、对于失误造成物料损坏,不要进行考核,而对于问题隐瞒不报,发现了要严格处理。——为什么这样,道理不讲也明白。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为啥要巴结呢? 越是靠谱的公司,想要升职加薪越需要好的绩效表现,按照KPI或者OKR要求工作,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内超出组织期望就可以了。 在企业人治大于法治的时代,没有严格落实的规章制度,没有靠谱的对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不用说巴结,连默默忍受性骚扰的都屡见不鲜。 当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性骚扰的去你丫的,光靠巴结也不会再好使。 当然不巴结不意味着就不跟领导好好相处有比较良好的私人关系。 但有的领导吧,想跟他/她好好处,真的是一种煎熬。领导的所作所为自己不端正自己业务能力不过关,能正眼瞧你还把你当个领导就不错了,还想让老子/老娘巴结你?滚一边去。 想让90后下属们巴结自己,领导们先自己反思一下,自己配不配。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1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造物先造人,造人先造己。企业首先要造就的是老板,老板是企业最大的推力,也是最大的阻力和天花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9: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目标不仅仅是赚钱,还有对社会的责任、爱、使命,才是这个论坛最终要取得的。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为什么有这种目标?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知识结构过程中,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劳动来的;学习主要是读书学习,光靠读书学习不行的,读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但有时候不增长智慧。人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人的智慧主要是在劳动中来的,劳动增长智慧,一个人如果光读书,不参加任何劳动,这个人最终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劳动的人情商高不了。光劳动不读书也不行,没有理论的滋养你是受限制的。所以作为企业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4: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者的策略在于增加自己的时间,通常是借由缩小或尽快解决下属占用的时间比例,亦即消除“往上指派的工作”(upward delegation),这样他们就可以运用额外的时间,妥善处理老板与组织交付的任务。通常,当下属向上司求救时,他所寻找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解决问题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