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惊奇:你花了那么大力气做的员工敬业度调查真的有用吗?

[复制链接]
查看: 61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我老婆她公司也举行这种培训活动,我那天正好送她去,结果听了五分钟,听不下去了,我蹓跶到楼下大厅,拿起备用机拨打了110,说是诈骗活动,场面很火爆,内容很洗脑,结果没十分钟警察就来了[doge],上去大概半小时左右吧!我老婆下来了,我假装不知,问怎么你也偷溜啦?她神神秘秘的告诉我,有人报警,活动取消了[滑稽],嘿嘿嘿,深藏功与名,这帮神经病,就是欠110收拾。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我们上半年做了一项调研,发现大约有60.3%的客户和企业在做包含敬业度的员工调查,说明很多企业高管对于企业的组织管理、员工的敬业状态、员工的满意状态是非常关心的,同时,有91.7%的员工认为,员工满意度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一、认可员工调查的价值vs实际的员工调查被认为没意义

我们上半年做了一项调研,发现大约有60.3%的客户和企业在做包含敬业度的员工调查,说明很多企业高管对于企业的组织管理、员工的敬业状态、员工的满意状态是非常关心的,同时,有91.7%的员工认为,员工满意度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与之矛盾的一点是,很多员工却认为企业实际的员工调查没有用处。另外有一道题目是问HR,你是否愿意把员工调查这项服务推荐给其他的HR同仁们?即NPS员工推荐指数。只有19.9%的HR是强烈愿意推荐的,还有32.7%的HR不愿意推荐,NPS推荐指数为负值,这意味着HR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比较悲观。

二、员工持续稳定的敬业状态,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回到一个本质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做员工调查?来自通用的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说过,衡量一个企业持续性(非短期的高速增长)的经营指标有三个,第一项就是员工敬业度,员工的持续稳定的敬业状态,是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除了员工的敬业状态之外,客户满意度和现金流,也是持续让公司稳定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我们跟踪调查了一个服务了三年左右的公司,把他们的员工敬业度水平和员工离职率做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了三件事:

1、员工的个人敬业度越高,他的离职率越低。

2、组织赋能感越高,员工离职率越低。

3、员工的敬业度增长率越高,那员工的离职率的降低率也就越高。

也就是说,员工敬业度是非常有价值的,那么我们做员工敬业度调查也就十分有必要了。

三、为什么企业的实际敬业度调查价值不被认可

一件特别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大家感觉到无用呢?通过长期跟踪持续做敬业度调查的客户,我们发现,不同的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1、对员工来说,每年公司都让我填一个敬业度和满意度的问卷,填完之后却没下文,我不知道这件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觉得价值不大。

2、对HR来说,可能调查结果非常真实,但是却无法进行反馈。

一个真实案例,一个HR做敬业度调查的时候发现一个大区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因素是高层领导,因为他的领导风格是指示型、强要求型的,但他带的其实是一个专业性的成熟度很高的团队,因此领导的管理风格影响了员工的敬业度。HR需要给这位领导进行反馈的时候,觉得压力有点大,不知道如何反馈。

3、对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来说,员工敬业度是公司制度、企业文化的原因,和自己关系不大。

4、对高管来说,可能更加重视结果和数字的变化。

为什么敬业度调查大家感觉没用?各方的态度汇总为一个结论,大家没有感受到做敬业度调查是有价值的。

四、“员工组织价值体验共创模型”有效提升敬业度调查价值

那究竟如何让员工敬业度调查变得更有价值呢?我们提出了一个员工组织价值体验共创的模型,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怎么样驱动更多的人来参与,提高我们的敬业度调查的作答率。

第二,我们怎样有效驱动业务条线、职能、条线、员工、管理者、高管,让他们更多参与项目。

第三,我们怎么样让大家感受到变化,怎么样通过持续的复盘和及时的跟踪和反馈,让大家知道整个公司层面是非常重视这件事情的。

1、参与体验

首先从参与体验来看,我们要营造更舒服的仪式感。然后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更多的员工加入,更聚焦调查的内容。

1)舒服的仪式感

现在的管理者多是80后,员工多是90后,他们对于作答体验比较重视,而在技术层面上,其实现在大家更多通过移动端交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简捷的题目、轻松的界面,实时的互动,让大家感受到这件事情是很Easy的,可以随时加入。

2)更多员工加入

在做敬业度调查的过程当中,为了让更多员工加入,HR们想了各种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案例:HR从不同的业务条线中,选择了颜值比较高、比较年轻的员工,制作成海报,并且有一句针对此业务条线的文案。

这样做,员工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这个调查又能通过移动端便捷完成,所以带动了更多员工参与,作答有效率从原来的80%提升到了92%。所以实际操作中,HR可能只需要动一些小心思,提升员工体验,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聚焦的内容设计

我们设计的内容应该围绕着我们的目标,设置尽可能简捷的、跟敬业度有关的内容,这样答案才能更有针对性,我们要尽可能避免设置过多的内容,否则大家会很迷惑问题到底想问什么,此外内容太多,也会影响作答率。

2、行动体验

员工期待把敬业度当成一种对上反馈声音的平台,但是如果看不到HR接下来的行动,员工就会对这件事产怀疑,所以行动体验非常重要。

1)公开的结果披露

我们在进行结果披露的时候,需要让这件事变成公开的正式的,让后续的行动更加显性化,这样员工会觉得自己的声音得到了反馈,也能感受到企业对于这件事的重视。

2)正式的管理解读

除了向员工公开披露结果,还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正式的管理解读,不仅是公司一把手,各业务单元、各区域、各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在内部的管理会议上,都需要公开解读数据。

在过程中,大家还可以进行组织绩效改进计划的研讨,让所有的管理团队参与到数据的解读过程当中,不仅知道我们的数据是什么样,也能找到产生数据的原因是什么,进而才有可能找到行动和改变的计划和建议。这样的动作也会让管理人员意识到,敬业度提升和自身的领导力、团队的管理是息息相关的。

3)相关人士的动作

提升员工调查的价值感说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真正有效的行动应该具备三个特点:

找到深层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

制定清晰的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关键责任人和关键成果。

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行动计划。

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并且不断地通过结果检验,我们才会知道行动是否有效。

3、变化体验

1)进行6-12月的检验和复盘

2)持续的信息披露与行动

总结一下,如果我们想快速成功地实施一场敬业度调研,需要重视三点:参与体验环节里面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让更多的员工来加入我们的调研计划,并且给我们提供真实的数据。在行动体验环节,我们要做正式的管理解读和管理团队对于原因的探讨和分析,找到合适的行动计划,只有如此变化体验才有可能产生。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沉淀成本。无论一个人在哪个年龄段开始创业,都是他之前职业生涯多少年沉淀出来的一次爆发,而这些沉淀的能量一般会在创业初期一到两年迅速消耗掉(人脉,资金,创意…)。后期如果战略眼光不够长远,很容易只顾发力眼前的事,而忽视了继续沉淀能量,会出现断档的问题,这些都是隐藏的危机。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5 22: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执着的重要性是令人吃惊的:它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克制和谦逊的美德相辅相成。克制与谦逊是刹车系统,而只装了刹车系统的车辆是不会跑得太远的。反过来,执着是一个加速器,但是只有加速器的车是危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00: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企业家要善待员工,与其做很多的所谓的慈善工作,还不如真正的善待自己的员工。善待自己的员工,是最大的慈善,最大的企业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3 1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彼此之间学习,如果社会企业能够坐在一起,彼此之间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彼此之间学习怎么做的更好,面对共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分享解决方法,讨论如何建设更好、更干净的环境,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企业可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04: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经济发展时代。社会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一些个人对个人的帮助,需要这样的创新技能,需要这样的倡导,这就是我们社会企业的问题,我们相信很多的社会企业家在中国是很好的企业家,我们需要你们这样的天才,能够适用于我们社会问题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16: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自己的亲友圈子,拥有的是整个团队的圈子;缩小了亲友的圈子,放大的是团队的圈子。圈子决定能量,能量决定平台,平台决定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