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严慎:别让员工培训成为双方的负担

[复制链接]
查看: 707|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为防止员工培训完就离职,公司决定与所有员工签订培训协议。然而规定一出,员工就炸开了锅,他们认为公司的培训不仅对自己的工作毫无帮助,反倒影响正常工作进展。一边是员工拒签培训协议,一边是董事长强硬要求。培训为何变成了负担?

为防止员工培训完就离职,公司决定与所有员工签订培训协议。然而规定一出,员工就炸开了锅,他们认为公司的培训不仅对自己的工作毫无帮助,反倒影响正常工作进展。一边是员工拒签培训协议,一边是董事长强硬要求。培训为何变成了负担?

我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公司董事长非常注重培训工作,并经常组织员工参加培训,这些培训要么是请外部讲师到公司讲课,要么是派员工外出学习。为了防止员工培训完就离职,董事长决定对所有的员工签订一个培训协议。协议规定:

员工接受培训的第一年离职的,赔偿培训费用的80%,第二年离职的赔偿培训费用的60%,第三年离职的赔偿培训费用的40%,第四年赔偿20%,第五年则不需要赔偿了。任何人如不签订培训协议,一律不得享有晋升、加薪等权利。

此规定一出,员工炸开了锅,不少员工纷纷抗议,认为公司培训的很多内容都是虚无缥缈的人生心态之类的东西,不仅对自己的工作毫无帮助,反倒影响正常工作进展,现在竟然还要用这样的培训绑住自己。他们拒签协议。董事长要求人力资源部找这些不听话的员工谈话,并想办法让他们签署协议,不然就清理出公司。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补上“感情”这一关

该公司与员工签订培训协议既合法也合理,为什么会引起员工的剧烈反弹呢?显然,在中国人心里,摆在“法”与“理”之前还有个“情”,该公司要做的事是补上“感情”这关。

首先,公司支持员工培训,是要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提升业绩,促进公司发展。这个良好的出发点,要跟大家明确,宣导到位,让大家充分感觉到公司是为员工着想的,在公司是有奔头的。

其次,要建立信任的氛围。我相信,员工反对的一大理由是:感觉不被公司信任。不被信任,员工就会计较,会计算自己服务一年为公司赚多少。一计算,员工的心就跑了。所以公司在订规矩时,要多征询员工意见,讲明白公司的期望。同时也要明确表示,培训协议表面看似对员工不利,但实际上能使公司在员工培训上毫无后顾之忧,从而加大对培训的投资,更有利于员工的发展,是一件双赢的事。这样的协议,并不是为了约束那些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人,而是规避一小部分人钻空子的风险。

再次,要让员工感受到培训的价值,培训后能将所学用于工作中,感到自己能力的提升与效率的提高,甚至体现在绩效上。

此外,公司也要明确什么样的培训才需要订立培训协议,让员工权益与责任相当。如果是岗前培训、安全培训等本属公司责任的职业培训,或者小金额的培训,则不宜签订培训协议。

总之,对员工的管理既要合理合法,还要把感情工作做到位,让员工真正参与到管理规范中来,体会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一员,与企业共同成长是自己的权利也是义务。

—严正和邦咨询首席顾问

正向传递培训激励的能量

激励要达到效果,本质是从受众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出发,并适当制造其价值或感受上的稀缺性,使受众期望获得该激励。实施激励的一个有效重要手段是:正面传递。建议该公司如下操作:

其一,明确员工真正的内在需求。既然员工认为公司提供的是虚无缥缈的培训,浪费时间,还要他们付费,那么,HR应该充分进行详细的需求调查,并结合公司发展规划进行培训采购。事实上,大多数员工在培训上很难提出相对具体的需求,但我的经验显示,那些根据“那么,按照刚才您说的,我可以概括为:XX技能的培训是您目前想要的,是吗”最后确定的培训内容,会让员工积极参与。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甚至感觉培训是为他们定做的。

其二,充分宣讲实施该培训规划,和公司的战略有何关系,与员工未来发展的结合点在哪里。

其三,制造一定的稀缺性。即使是全员参与的培训,也要变成“今年只有这一次”、“这个讲师在本城市今年只讲这一次”等等。

其四,正面传递。为感谢员工勤于学习,并为公司做出贡献,“本次培训费用由公司先行统一垫付,并且自培训实施起,公司为培训后工作满1年的员工支付20%培训费……工作满4年的支付80%,工作满5年的,培训费用全额由公司承担。”如此一来,培训协议就由赔偿性内容转变为正面的福利性内容。

其五,正向激励。这是正面传递的具体落实。将“参与培训并获得良好成绩,可获得晋升、加薪的权利,且是本公司晋升和加薪的核心条件”写进关联绩效考核,远比“任何人如不签订培训协议,一律不得享有晋升、加薪等权利”有效得多。本案例就是将奖励在感受上变成了处罚,自然引起员工的巨大抵触。

—张锦喜岭南创业管理学院院长

兼顾战略目标与工作绩效

建议人力资源总监先找出一个折中方案,与董事长和员工分别进行深入沟通,使他们正确认识培训的作用,打破公司目前的僵局。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训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案例中,董事长只关注是否进行了培训、培训成本支出,却并未真正关注培训的效果、培训对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支撑程度。而员工只关心培训内容是否与自己的工作对口,认为人生心态、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没有实际意义,浪费时间,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人生心态与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会影响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进而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提升。因此,培训内容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员工实际工作,以及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紧接着,考虑长远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总监应着手考虑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培训既能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又能保证员工业务技能与工作绩效不断提升。

此外,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应多采用正面的激励方式,这体现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应用方面。比如,员工经过培训,工作业绩显著提高后,可得到升职、加薪、更多的年假、参与本专业更多的培训机会等,从而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5 0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企业家们缺的不是战的能力,而是略的魄力!战要战得坚定,略要略得坚决!战要战到极致,略要略到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02: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够躬耕于把赚钱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家一定是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家。商业问题和社会机遇都具备相同的三大属性:一是都有海量的用户,二是都是刚性需求,三是目前都是我们服务和估值的洼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14: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4: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记住这三句话:让都市读懂大山、让未来读懂过去、让世界读懂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13: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情前,你首先要有愿景,你要知道你具体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对过去进行一个分析,基于对过去的分析和总结,你才能抉择,我们必须要让公司的每一个人明白我们的使命和我们的愿景,我们为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奋进,让员工对这个目标产生使命感。还要做好持续的沟通,以及要如何这样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