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厉害:员工的培训与成长

[复制链接]
查看: 752|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家安徽滁州市全椒县的!一个小县城!房价6000+现在每个月房贷3000!自己吃喝和朋友社交1000~1500!还有亲戚朋友结婚乱七八糟的上份子这样的花销每个月要预留1000左右!现在还没小孩,还没结婚!这笔开销还没算上!我这县城厂工工人平均在4500到5000左右!真的生病都不敢生!我不知道有些人评论真的低能!不食人间烟火吗?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关明生在《关乎天下》中,给出了一道算术题。假如主管战斗力是10,下面有10个员工,每个员工的战斗力是1,那么,团队战斗力应该是多少。解答这个问题前,先谈一下员工的培训。

关明生在《关乎天下》中,给出了一道算术题。假如主管战斗力是10,下面有10个员工,每个员工的战斗力是1,那么,团队战斗力应该是多少。解答这个问题前,先谈一下员工的培训。

从入职到上岗,再到不同岗位,HC有系统全面并具针对性的培训,从专业技能、管理技能到领导力,HC有专门的内部导师制度及外部课程购买安排,应该说,公司用心良苦,操作起来也费时费力费钱,但从结果看,并未达成理想效果。表现在,部分培训,不是福利,而更像是惩罚。员工碍于培训制度或领导要求,被迫前往,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徒具形式的培训,会让人感觉时间被浪费,十分打击人的积极性,而如果又是下班时间时,更会加剧这种沮丧心理。另外,有时因员工绩效未达标准,回炉培训作为惩戒手段强制执行,客观也强化了培训的负面联想。表现在,员工学习的热情,只有在自己是新手时存在,如刚入职、刚调岗时,而一旦对岗位工作有所了解,能应付基本问题时,学习的热情便急转直下,甚至化为乌有。表现在,多数员工离开时,保留的仍是,他当初的天分和他自己的模式,而没有被HC化,没有形成足够专业系统的套路。

好的培训,应该是促发行动的,而不该是,培训的和实际操作是两张皮,各行一套。好的培训,应能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就像好的语文老师,在讲解完课本后,能激发他的学生,主动去阅读原著或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好的培训,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输上,而对影响个人绩效的藏在冰山下的人格、能力、动机产生积极影响。好的培训,应该是和员工成长合拍的,是以员工需求为核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销售入门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及价值观培训、销售流程培训、产品知识培训、行业知识培训、职业发展介绍等,囊括内容很多,是新进员工快速了解产品、公司,快速掌握销售基本功的途径。在众多内容中,企业文化及价值观部分是重中之重,该部分做的出色,会增强员工内心的价值认同,确立长远发展的决心,并能直接影响员工未来的工作态度和绩效表现。由于如此重要,该部分很多公司都是由公司高管直接披挂上阵的,将各地未来的员工全部聚集一处,同时让员工和高管有个接触的机会,高管在公司的发展历程本身也可能对他们有所激励。另外,入门培训,在传输理念、知识的同时,更要强调技能的掌握。如果说管理是一种实践的话,销售更是一种实践,技能是正确的本能反应,让知识内化为技能,需要不断的重复。在入门培训时,将销售流程、销售理念嫁接到销售话术,学习销售流程、销售理念后,要求对话术准确记忆,并能脱口而出。入门培训时,标准需要适当放低,而要求必须严格。

到岗后,员工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和主管的辅导密不可分。但很多主管,在员工业绩不理想时,倾向拿员工的态度及性格特征说事,随意给员工扣帽子,比如说员工懒惰,要性不强等,而不是针对员工的具体行为及方法。主管给员工培训的内容,缺少自己的理解、体验,不是自己身体力行的,甚至不是自己深信的,而只是课件上的、书本上的,同时,主管给员工辅导时,没有和培训内容呼应,没有借此阐述或强化培训内容,这些都将降低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吸收和理解,从而延缓员工的成长速度。而针对员工的特质,协助建立适合的销售模式,并从整体销售流程着手,系统的有步骤的提升他的短板,这样更有助于他的成长。给员工辅导时,主角应该是员工,而不该是主管。有时主管的辅导,成为滔滔不绝的自我展现,而忘记员工的真实需要。

演练,也是到岗后,经常被使用的方式。演练,通过设定一个场景,通过模拟现场,以期达到提升销售技能的目的。演练经常被选用,另外一个潜在原因是,哪怕主管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它仍然可以被正常使用。而事实是,演练不该被如此滥用。演练应该是形象的告诉员工什么是正确的,既然如此,演练前,应该已有经过反复推敲后的脚本,演练对手的回答应该是被设定的,而不是随意发挥的。演练的目的是,告诉参与者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随意发挥后,在点评过程中,不断揪出错误的,这只能强化错误行为,并严重打击业务信心。少数公司,会针对特定情境,写出脚本,然后找专业演员来演绎,并拍成片子,这样员工能直观的感知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便于模仿易于掌握。虽然,真实销售本身无法设定,有一系列的偶然,但模拟过程过于随意,并不有利于参与者在其中获得成长。

通过参与分享,能够启发销售思路,或坚定销售信心。但作为分享内容,最好是经过把关的,而不是随意发挥的。把关这个动作,能够促使分享者更好的组织内容、提炼主题,也有助于他对分享建立信心,而把关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导员工的过程。另外,主管的陪访,主管的示范与参与即“我说你听,你说我听;我做你看,你做我看”对员工的成长也很关键。有效的陪访,应该在陪访前,有认真的沟通,比如一起判断客户的需求、异议,共同制定谈单流程。谈单中要有配合,虽有主次之分,但不能将员工作为摆设。谈单后要有总结,为什么这么谈,是针对客户的什么心理,依据的是培训时的哪个理论,哪些地方谈好了,哪些地方没谈好。这样的陪访,不是靠员工的悟性,而是通过实践让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无论签单与否,都会有效。

从上面可以看出,培训应该是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培训、辅导、演练、分享、训练、陪访等多种形式,同时,各部门需要有分工,但从责任来看,直接主管对员工成长负有主要责任,培训部门负有次要责任。同时,培训是否有成效,应该被持续追踪,而不能简单依赖一堂课或一次教学。目前高企的离职率,无论员工、主管还是公司,以员工成长为基础的,以业绩提升为结果的,扎实的系统的培训已成为理想,取而代之的是,务实的以业绩为导向的快餐式的灌输。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01: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一个好企业的,好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最后我终于找到的标准,我们要做一个百年老店探索者,要有一个永恒的创新,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上要兼听信,跟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文化,包括使命定位的准确性都重要,使命并不是挂在墙上看的,而是习惯,企业文化具备真正的核心力,偷不去,买不到,带不走,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16: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不是领导,管理是让一个系统正常运行,帮助你完成你知道如何完成的事。而领导是建立新系统,或者改变旧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0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业务部门为什么缺乏狼性和战斗力?源自缺乏绩效目标的激励。天底下没有懒惰的人,只有缺乏足够动力的人。企业要用未来的目标激励现在的员工,用市场创造的财富激励自己的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9: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一个好企业的,好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最后我终于找到的标准,我们要做一个百年老店探索者,要有一个永恒的创新,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上要兼听信,跟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文化,包括使命定位的准确性都重要,使命并不是挂在墙上看的,而是习惯,企业文化具备真正的核心力,偷不去,买不到,带不走,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9: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润并不比人重要,人也不应该被简化为统计数字的工具。企业可以成为推动进步的巨大杠杆,但必须明确知道进步不能只包含企业主的利润,还需要打下哲学的基础——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