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人生成功的1000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即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这四个方面构成1000,其中知识、技能、经验都可以是零,但态度是1,如果没有好的态度,后面的零再多也都只能是零。
人生成功的1000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即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这四个方面构成1000,其中知识、技能、经验都可以是零,但态度是1,如果没有好的态度,后面的零再多也都只能是零。
曾经有句很流行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它跟这个1000定律一样,说明了态度的重要——没有好的态度,一切都是空谈。而良好的工作态度来自于正确的思想观念,所谓正思——正念——正言——正行——正果,负思——邪念——恶语——恶行——恶果是也。一个人要改变结果,就要先改变行为,而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思想,要改变思想就一定要先改变观念,要改变观念就一定要先改变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
在管理学上也有个著名的烧开水原理,我觉得把它用在职业化管理培训上再也合适不过——给以员工培训知识、技能的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心态训练,要让你的学员先改变自己的心态,也就是说要把这壶水先烧开,否则,任何知识、经验、技能都将是毫无用处,并且,对于心态不好的人来说,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对团队、组织的危害也就越大,搞得不好还会变成一个危险品。
我在一家企业搞团队职业化培训时,在第一堂课就想把水烧开。于是一开始,我就问大家都是多少度的水,但连续问了几声后只有老板回答说:大家应该都是半开的水!我心里一喜:心想,这应该很容易烧开的。但在接下来的两场培训中,不管我怎么努力要求,不管我怎么煽情,就是没人做回应,没人与我互动,差不多累得我要死。不只如此,课后我安排了写心得报告,大家写是写了,但几乎都是将我的课程大纲作个复制,没有任何心得,并且,所有的心得报告都无人愿意署名,整个团队简直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气与激情,悲哀啊,这简直都是生水、冻水,部分是臭水,没法烧啊!
于是,在与客户领导沟通后,我不再将大家当做快开了的水,而是都当做“冻水”来烧。首先,我将每次培训都选择坐在最后排的学员全部调至第一排,然后我打破课堂领导与领导一起、朋友与朋友一起的座位排列,通过游戏将所有学员进行分组、通过民主分别选出组长、副组长,让各组自行起个激情饱满的“组名”,然后针对课堂内容引导各组进行答题PK,最后根据得分实施奖励。在整个过程中,大家不再拘束,每个人都在组内充分地表现自己,为自己的团队呐喊,一堂课下来,这些“冻水”终于被我烧开了。
不只如此,我还恰到好处地实施了“饥饿疗法”——调整培训间隔,不按原来排定的计划进行培训,一是让大家有时间消化,而是帮助大家充分地进行转化运用。再要求企业举办一些培训讨论活动,激发大家的学习欲望,现在,几乎所有的心得报告都写的实实在在,部分学员更是感受深刻,那天,客户将他们几份优秀的心得发给我,好家伙,那写得比我都还要好。还经常有员工到人事部问:什么时候才轮到我们培训。至此,这些“冻水”终于被彻底烧开了。
前天,我再去给这家客户搞管理技能培训时,那现场气氛、互动效果、吸收效果都绝对不一样了,课间休息时,好多个“1”都上台来给我提问、要我签名,那种热气腾腾的场面对于培训师来说,真叫“爽”啊。所以,1000定律中的这个“1”真的不能低估啊。
作为培训师,一定要先设法将“水”的状态先弄清,然后对症下药把水烧开,否则,你的培训可能会使你难以下台。再说,孔老夫子说“有教无类”,所以,只有烧水的柴火有问题、烧火的方法有问题,而没有烧不开的水!这句话我的体验现在最深。姚绍龙借此与各位咨询、培训业的同行们共勉!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