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这两天大家都会刷到一条热搜新闻,微软允许员工永久在家远程办公,并且微软会承担远程办公费用的新闻。我跟大家提炼一下这则新闻的关键点,主要有2点:
这两天大家都会刷到一条热搜新闻,微软允许员工永久在家远程办公,并且微软会承担远程办公费用的新闻。我跟大家提炼一下这则新闻的关键点,主要有2点:
1.允许永久远程办公,但是特殊职位比如:硬件实验室,数据中心,现场培训这样的工作,是远程办公无法执行的,是必须到公司办公的。
2.薪酬和福利将根据区域位置而有所变化。
第一条比较好了解,不是所有岗位都实行远程办公,特殊岗位除外。
第二个关键点,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薪酬和福利将根据区域位置而有所变化。怎么变化?具体的微软公司也没有说,个人理解是薪酬和待遇会根据远程办公所在地的市场行情,生活成本来设立标准的,那么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工资待遇高,就以市场行情为准;那么如果你在二三线城市,考虑到生活成本低(房租、生活消费等),薪酬也会相对的降低。
这时候就会有疑问,如果你在三线城市进行远程办公,但是你的技术水平比在一线城市远程办公的同事水平高,你可以接受工资比他们低吗?
再从公司业务的角度来思考:如果远程办公条件很成熟了,同等技术的员工,有人在一线城市,有人在三线城市,那么从公司成本的角度来讲,将来公司的业务和工作会不会向三线城市倾斜?
那么,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公司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微软的做法,实行永久远程办公?
首先,小编从员工角度来看,在家办公听起来像是很自由,不用准时准点打卡,时时刻刻享受温馨的家带给的幸福感。但是想到疫情期间在家办公那段时间已经感受过了,上班和休息时间没有明显区分了,等于随时在工作待机状态,比到公司还累。
从企业的角度看,难度比较大。因为实行远程办公的条件就是:考验公司的管理能力,比如在线文档的管理能力,在线协同沟通的能力等等,当然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很多公司为什么不敢实行远程办公呢?原因就是:管理能力可能跟不上,导致效率低。
远程办公,未来会是一个趋势吗?
小编个人觉得这避免不了,这方面也很考验国家的基建情况,将来普及的远程办公,进一步扩展劳动力来源,同样初期的竞争应该会更加剧烈,但长期的话,应该会诞生且更容易诞生小公司。照这样的全球来想,谁有国际巨头企业,财富和劳动力的集中就更夸张了,而基建不行、封闭的环境,就会错过这种全球化,同样觉得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也会加剧……
以前只能一部分人给我打工,以后全球参与进来的线上空闲程序员都可以给我打工,感觉微软至少先走了一步,能不能走好还不好说,现在环境一种逆全球化,整个国内或区域内的差不多
我只是谈一谈我的看法,这个话题是开放性的,对于微软的永久远程办公,你们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一起留言,一起交流。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说说自己刚起步的一个小微公司的感受吧,公司坐标深圳,员工加上我两个人。每月办公室租金加管理费3500,员工工资3500,两个人每个月3000块钱伙食,自己租房住2000,宽带,手机,固话,水电,交通杂费1000, 其它杂费支出约2000,加上办公设备,仪器陆陆续续投入约10万,不算流动资金和借贷的利息成本,两个人的小公司,投入10万左右的工具和每月最少1.5W的固定开支。 |